三国大航海
分类: qsxs
岁时英年早逝了。周家的荣华富贵成了一场梦,如果周瑜地下有知,不知道当作如何想。
但对于小桥来说,她总算过了一段好日子。不过也仅此而已。
关于书名
首先承认,如果按照某些标准,老庄这次是标题党了。
三国之中,魏以铁骑为先,蜀以有利地形为重,而江东则以长江天堑上的水师称雄,总的来说,魏处于主动进攻的位置,吴蜀都处于防守位置。孙权一直不能越过长江主动攻击,这是他的致命伤,他后来联络辽东公孙渊,实际便是想开辟另一个战场,很可惜,这个策略最后失败了。现在主角来了,这个战略便会发挥他应有的作用,此为大航海一。
江东的人口虽然有所增长,但总的来说,还是地广人稀,江东争需人口,孙权派人入夷洲,便是掠夺人口,这个行动因为主角的到来,会得到加强,此为大航海二。
主角的身份很特殊,孙权不死,他很难在江东本土崛起,主角如果要想和平崛起,只能另辟蹊径,就是利用江东强大的水师在海上,此为大航海三。
所以,大航海是必然的,但是又不可能是唯一的内容,一开始主角就驾着船出海?请大家耐心一点,老庄心里有数,一定会为大伙儿奉上一个真正的、说得过去的三国故事。
再说说孙绍的身份。
一直跟过来的书友知道,老庄总希望在历史和幻想之间寻求一个平衡,所以孙绍不可能突然之间扶摇直上,孙权可不是吃素的。要想把孙权干掉,也许并不是难事,但是孙权完了,江东立刻大乱,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孙绍不会干这样的傻事。他的崛起,必然是一个不可抑止,却又曲折的道路,外斗曹刘,内斗厚黑叔,难道不更有意思?
最后再说一句,老庄一直相信,历史是多种利益关系的复杂组合,而历史也正因此而精彩。抗着大杀器,见英雄就宰,见美女就收,不是老庄的风格。对那些非此不欢的书友,抱歉了!
三江感言
接到消息的时候很意外。老庄上次上三江,好象是一年多前的事了。
所以这次很兴奋,特别是在新书成绩不温不火的时候,实在是对老庄的一个莫大的鼓励。
老书友可能觉得有些意外,新书和以前的路子有些不太一样。其实呢,这也是老庄故意而为之,说实在的,老庄一直想写这种文。老庄一直没有写其他朝代的文,而是固守秦汉三国,本心是希望能过长期的积累,能真正对汉代有一些比较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能写出一些具有汉代独特味道的文来,这个目标可能很遥远,但是老庄一直在努力。
当然,也需要各位的支持。
最后,感谢一直给老庄鼓气的编辑冬瓜妹妹,感谢一直给老庄提建议的几位书友。
本来想写长长的感言的,忽然不知道写什么好了。--!唉,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第一卷江左风流
第一章红颜薄命
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秋,吴县(今苏州),故讨逆将军府。
孙绍懒洋洋的坐起身来,盘腿坐在床上,无奈的看着窗牖里透进的微弱时晨光,眼神有些呆滞,有些迷茫。
在床上躺了十几天,他还是不太能接受事实,不就是听音乐会的时候打了个盹嘛,怎么眼睛一睁,就到三国了?他曾想幻想在再一次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还在音乐厅,可惜这个愿意一直没有实现,每次睁开眼睛,都是这个用素色丝帛遮住的床顶,四周淡青色的帷幕。
虽然不愿意接受,可是他不得不接受,他不在是那个二十一世纪的小白领,而是三国小霸王孙策的独生子孙绍,与前世的他同名。但是,他们相同的仅仅是名字,除此之外,没有一点相同的地方。且不说两人相隔一千八百多年这个时空差距,其他方面他们也没有一点相同的地方。本尊孙绍好武成性,好象还继承了孙策的基因,在武学上颇有造诣,刚刚十八岁,已经是个高手,而他这个山寨孙绍则是个文弱书生,谈文说艺、卖卖嘴皮子可能还算厉害,要论体力那就差得太远了,如果要和本尊孙绍单挑,估计不够人家一手指头的。本尊孙绍是高干子弟,老爹孙策虽然死得早,可是叔叔孙权却是江东之主,他怎么说也是准皇亲贵戚,而他这个山寨孙绍却是一个普通白领,还是一个有点自命清高的小白领。本尊孙绍颇有其父之风,性格开朗,甚至有些急躁,好勇斗狠,杀心很重,而他这个山寨版孙绍却是个悲天悯人,连鸡都没杀过一只的书生。
总之一句话,两人原本风马牛不相及,如果不是上苍安排,他们根本不可能有任何交集。
估计本尊孙绍对这个一千八百年后的山寨版孙绍占了他强悍的身体很不服气,所以这十几天来虽然原有的意识不断的淡去,但是那股与生俱来的暴戾还时不时的冒出来,让他这个习惯于安静冥思的山寨版心烦意乱一般。
说起来,本尊孙绍是个杯具。
孙绍刚出生不久,孙策就遇刺身亡了,二叔孙权继承了他刚刚创立的基业,励精图治,耽精竭锐,经过十几年的打拼,现在已经初步掌握了江东,随着绝世枭雄曹操荡平河北,长跑健将刘备占据了巴蜀,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汉末大乱已经趋于平定,三分之势初显,孙家经过两代人的努力,已经当仕不让的成为江东之主,但是这却跟孙绍无关。
但对于小桥来说,她总算过了一段好日子。不过也仅此而已。
关于书名
首先承认,如果按照某些标准,老庄这次是标题党了。
三国之中,魏以铁骑为先,蜀以有利地形为重,而江东则以长江天堑上的水师称雄,总的来说,魏处于主动进攻的位置,吴蜀都处于防守位置。孙权一直不能越过长江主动攻击,这是他的致命伤,他后来联络辽东公孙渊,实际便是想开辟另一个战场,很可惜,这个策略最后失败了。现在主角来了,这个战略便会发挥他应有的作用,此为大航海一。
江东的人口虽然有所增长,但总的来说,还是地广人稀,江东争需人口,孙权派人入夷洲,便是掠夺人口,这个行动因为主角的到来,会得到加强,此为大航海二。
主角的身份很特殊,孙权不死,他很难在江东本土崛起,主角如果要想和平崛起,只能另辟蹊径,就是利用江东强大的水师在海上,此为大航海三。
所以,大航海是必然的,但是又不可能是唯一的内容,一开始主角就驾着船出海?请大家耐心一点,老庄心里有数,一定会为大伙儿奉上一个真正的、说得过去的三国故事。
再说说孙绍的身份。
一直跟过来的书友知道,老庄总希望在历史和幻想之间寻求一个平衡,所以孙绍不可能突然之间扶摇直上,孙权可不是吃素的。要想把孙权干掉,也许并不是难事,但是孙权完了,江东立刻大乱,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孙绍不会干这样的傻事。他的崛起,必然是一个不可抑止,却又曲折的道路,外斗曹刘,内斗厚黑叔,难道不更有意思?
最后再说一句,老庄一直相信,历史是多种利益关系的复杂组合,而历史也正因此而精彩。抗着大杀器,见英雄就宰,见美女就收,不是老庄的风格。对那些非此不欢的书友,抱歉了!
三江感言
接到消息的时候很意外。老庄上次上三江,好象是一年多前的事了。
所以这次很兴奋,特别是在新书成绩不温不火的时候,实在是对老庄的一个莫大的鼓励。
老书友可能觉得有些意外,新书和以前的路子有些不太一样。其实呢,这也是老庄故意而为之,说实在的,老庄一直想写这种文。老庄一直没有写其他朝代的文,而是固守秦汉三国,本心是希望能过长期的积累,能真正对汉代有一些比较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能写出一些具有汉代独特味道的文来,这个目标可能很遥远,但是老庄一直在努力。
当然,也需要各位的支持。
最后,感谢一直给老庄鼓气的编辑冬瓜妹妹,感谢一直给老庄提建议的几位书友。
本来想写长长的感言的,忽然不知道写什么好了。--!唉,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第一卷江左风流
第一章红颜薄命
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秋,吴县(今苏州),故讨逆将军府。
孙绍懒洋洋的坐起身来,盘腿坐在床上,无奈的看着窗牖里透进的微弱时晨光,眼神有些呆滞,有些迷茫。
在床上躺了十几天,他还是不太能接受事实,不就是听音乐会的时候打了个盹嘛,怎么眼睛一睁,就到三国了?他曾想幻想在再一次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还在音乐厅,可惜这个愿意一直没有实现,每次睁开眼睛,都是这个用素色丝帛遮住的床顶,四周淡青色的帷幕。
虽然不愿意接受,可是他不得不接受,他不在是那个二十一世纪的小白领,而是三国小霸王孙策的独生子孙绍,与前世的他同名。但是,他们相同的仅仅是名字,除此之外,没有一点相同的地方。且不说两人相隔一千八百多年这个时空差距,其他方面他们也没有一点相同的地方。本尊孙绍好武成性,好象还继承了孙策的基因,在武学上颇有造诣,刚刚十八岁,已经是个高手,而他这个山寨孙绍则是个文弱书生,谈文说艺、卖卖嘴皮子可能还算厉害,要论体力那就差得太远了,如果要和本尊孙绍单挑,估计不够人家一手指头的。本尊孙绍是高干子弟,老爹孙策虽然死得早,可是叔叔孙权却是江东之主,他怎么说也是准皇亲贵戚,而他这个山寨孙绍却是一个普通白领,还是一个有点自命清高的小白领。本尊孙绍颇有其父之风,性格开朗,甚至有些急躁,好勇斗狠,杀心很重,而他这个山寨版孙绍却是个悲天悯人,连鸡都没杀过一只的书生。
总之一句话,两人原本风马牛不相及,如果不是上苍安排,他们根本不可能有任何交集。
估计本尊孙绍对这个一千八百年后的山寨版孙绍占了他强悍的身体很不服气,所以这十几天来虽然原有的意识不断的淡去,但是那股与生俱来的暴戾还时不时的冒出来,让他这个习惯于安静冥思的山寨版心烦意乱一般。
说起来,本尊孙绍是个杯具。
孙绍刚出生不久,孙策就遇刺身亡了,二叔孙权继承了他刚刚创立的基业,励精图治,耽精竭锐,经过十几年的打拼,现在已经初步掌握了江东,随着绝世枭雄曹操荡平河北,长跑健将刘备占据了巴蜀,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汉末大乱已经趋于平定,三分之势初显,孙家经过两代人的努力,已经当仕不让的成为江东之主,但是这却跟孙绍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