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好孩子
分类: qsxs
被他的长矛直接从马上挑飞,垂死的惨叫声音,即便是在徐州城头也能听得清清楚楚,同时也让城墙上的徐州军民再次爆发出了振奋人心的欢呼声音。
“二弟!二弟!二弟你看到没有?看到没有?”大哥陶商吼叫着冲上了台阶,冲到陶应面前,双手抓住陶应的双肩不住摇晃,兴奋得简直就象是一个刚得到心爱玩具的孩子。
“回兄长,小弟看到了。”陶应恭敬的回答,尽可能的让自己尽快熟悉这个时代的说话语气与称呼习惯。
“二弟,你看,那个拿长矛的将军,会不会就是玄德公的三弟,张飞张翼德?”陶商指着远处那名手持长矛的刘军将领,激动问道:“二弟,你说,他会不会就是糜别驾说的那位张翼德?在虎牢关和玄德公、关云长联手大战吕温侯的张飞张翼德?!”
“兄长所言极是,应该是张翼德张将军吧。糜别驾也说过,张将军手里拿的,正是丈八蛇矛。”陶应顺口敷衍,心里盘算的却是另一件大事。
远处那位将军是不是大名鼎鼎的张飞张翼德并不重要,对陶应来说,目前最重要的,是保命!因为陶应已经打听到了,自己的便宜老爸陶谦好心办坏事,派都尉张]护送曹操的亲老爸曹嵩过境,张]那个白眼狼干掉了曹嵩全家,抢走了曹家的大把钱财去干山贼那个很有前途的职业去了,结果暴跳如雷的曹操把帐算到了陶谦头上,领着大军杀到了徐州,发誓要屠尽徐州军民百姓为老爸报仇,做为陶谦的次子,陶应如果落到了曹操的手里,下场如何,也就可想而知了。
曹操,郭嘉,荀攸,夏侯、夏侯渊、曹仁、曹纯、曹洪、乐进、李典、于禁、典韦……
想到城外这些等着要自己命的敌人,陶应就有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这些家伙,那一个不是伸出一根小指头就能把自己捻成肉酱的牛人?
刘备的救兵距离城门越来越近,城墙上的欢呼声越来越大,陶谦也已经下令心腹曹宏打开城门,领兵出城接应刘备救兵,语气兴奋得难以自己,陶应的便宜大哥陶商,也是乐得手舞足蹈,振臂高呼徐州有救,陶应却始终不动声色,不仅没有半点喜色,内心反而更加担忧。
因为陶应知道,不久之后,自己的便宜老爸陶谦和刘备之间,将要发生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便宜老爸陶谦,将会把徐州牧之位传给无亲无故的外人刘备!而陶应这个徐州牧次子,将彻底的沦落为酱油男,永远的泯灭在历史长河之中。自己将来是死在徐州的另一个将来主人吕布手里,还是死在曹操手里,或者是象刘琦那样死得不明不白,史书都懒得记载!
陶应更知道,常败将军兼战场保命大师刘备刘皇叔,还有一个绰号――老大克星!除了命比他更硬的曹操曹老大外,跟谁克死谁!
刘备!关羽!张飞!赵云!对了,好象还有陈到,那个没在《三国演义》里留名,实际武力却丝毫不在赵云之下的猛男!
一想到城外来抢地盘的这几个对手,陶应不仅毛骨悚然,还感觉头皮发麻,自己上辈子到底是做了些什么缺德事,老天爷怎么给自己安排了这么多恐怖的对手?自己可不是董老大,没有吕布去对付这些变态!
“要不,考虑一下讨好刘备,给他打工卖命如何?”陶应一时都有些动摇,但想起刘琦和刘琮兄弟的下场,刘璋一家投降刘备后的凄凉,在史书上消失得无影无踪的自己和大哥陶商,刘备接管徐州后发生的种种变乱,陶应难免又有些犹豫起来。
第二章一让徐州
刘备这一次是走了运,本来曹军的主力就是驻扎在徐州正北,但因为孔融和田楷的两支援军抵达战场,在徐州正北方向的三十里外扎下大营,腹背受敌的曹操不得不分兵防范,放松了对其他方向的防范,加之刘备出人意料的选择了突破曹军防线直接增援徐州城池的战术,结结实实的杀了曹军一个措手不及。
一边是有备而来,还有名将猛将开路,一方是准备不足,措手不及,这场小战的结果自然可想而知,打了半个多时辰,刘备军成功突破曹军阻拦,全军杀至徐州城下,与出城接应的徐州军队会合,负责徐州东门战场的曹军大将于禁则颜面丧尽,不仅没有拦住刘备,还被刘军阵斩五百余人,灰头土脸的去向曹操请罪去了。
刘军入城驻扎时,徐州全城轰动,陶谦亲率文武官员至城门迎接,对刘备礼敬有加,陶应没有官职,没能凑到面前刘备行礼问安,只是挤在人群中,和徐州军民百姓围观这位大名鼎鼎的刘备刘皇叔,观察他是否值得自己投靠,心思复杂之至。
和传说中一样,身着甲胄的刘备确实生得仪表非凡,三十多岁的年纪,面如冠玉,唇若涂脂,耳垂虽然没有大到传说中双耳垂肩的地步,却也远超常人,嘴角还随时挂有亲切微笑,给人一种容易亲近的感觉,同时又相貌堂堂,气质不凡,又让人觉得他不容冒犯,情不自禁的生出景仰之心,天生就有一种领袖风范。
陶应又看到了一位个头鹤立鸡群的红脸将军,长髯三尺,绿袍绿冠,手持青龙偃月镔铁大刀,一举一动威风凛凛――绿草地、西瓜皮、关老二的帽子邮电局,这位是谁,想来也不用介绍了。
豹头环眼,燕颔虎须,手里拿着两人多高的蛇矛,这位当然是张飞张翼德了,这次刘军入城,他始终冲在队伍的最前面,手刃曹军兵将无数
“二弟!二弟!二弟你看到没有?看到没有?”大哥陶商吼叫着冲上了台阶,冲到陶应面前,双手抓住陶应的双肩不住摇晃,兴奋得简直就象是一个刚得到心爱玩具的孩子。
“回兄长,小弟看到了。”陶应恭敬的回答,尽可能的让自己尽快熟悉这个时代的说话语气与称呼习惯。
“二弟,你看,那个拿长矛的将军,会不会就是玄德公的三弟,张飞张翼德?”陶商指着远处那名手持长矛的刘军将领,激动问道:“二弟,你说,他会不会就是糜别驾说的那位张翼德?在虎牢关和玄德公、关云长联手大战吕温侯的张飞张翼德?!”
“兄长所言极是,应该是张翼德张将军吧。糜别驾也说过,张将军手里拿的,正是丈八蛇矛。”陶应顺口敷衍,心里盘算的却是另一件大事。
远处那位将军是不是大名鼎鼎的张飞张翼德并不重要,对陶应来说,目前最重要的,是保命!因为陶应已经打听到了,自己的便宜老爸陶谦好心办坏事,派都尉张]护送曹操的亲老爸曹嵩过境,张]那个白眼狼干掉了曹嵩全家,抢走了曹家的大把钱财去干山贼那个很有前途的职业去了,结果暴跳如雷的曹操把帐算到了陶谦头上,领着大军杀到了徐州,发誓要屠尽徐州军民百姓为老爸报仇,做为陶谦的次子,陶应如果落到了曹操的手里,下场如何,也就可想而知了。
曹操,郭嘉,荀攸,夏侯、夏侯渊、曹仁、曹纯、曹洪、乐进、李典、于禁、典韦……
想到城外这些等着要自己命的敌人,陶应就有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这些家伙,那一个不是伸出一根小指头就能把自己捻成肉酱的牛人?
刘备的救兵距离城门越来越近,城墙上的欢呼声越来越大,陶谦也已经下令心腹曹宏打开城门,领兵出城接应刘备救兵,语气兴奋得难以自己,陶应的便宜大哥陶商,也是乐得手舞足蹈,振臂高呼徐州有救,陶应却始终不动声色,不仅没有半点喜色,内心反而更加担忧。
因为陶应知道,不久之后,自己的便宜老爸陶谦和刘备之间,将要发生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便宜老爸陶谦,将会把徐州牧之位传给无亲无故的外人刘备!而陶应这个徐州牧次子,将彻底的沦落为酱油男,永远的泯灭在历史长河之中。自己将来是死在徐州的另一个将来主人吕布手里,还是死在曹操手里,或者是象刘琦那样死得不明不白,史书都懒得记载!
陶应更知道,常败将军兼战场保命大师刘备刘皇叔,还有一个绰号――老大克星!除了命比他更硬的曹操曹老大外,跟谁克死谁!
刘备!关羽!张飞!赵云!对了,好象还有陈到,那个没在《三国演义》里留名,实际武力却丝毫不在赵云之下的猛男!
一想到城外来抢地盘的这几个对手,陶应不仅毛骨悚然,还感觉头皮发麻,自己上辈子到底是做了些什么缺德事,老天爷怎么给自己安排了这么多恐怖的对手?自己可不是董老大,没有吕布去对付这些变态!
“要不,考虑一下讨好刘备,给他打工卖命如何?”陶应一时都有些动摇,但想起刘琦和刘琮兄弟的下场,刘璋一家投降刘备后的凄凉,在史书上消失得无影无踪的自己和大哥陶商,刘备接管徐州后发生的种种变乱,陶应难免又有些犹豫起来。
第二章一让徐州
刘备这一次是走了运,本来曹军的主力就是驻扎在徐州正北,但因为孔融和田楷的两支援军抵达战场,在徐州正北方向的三十里外扎下大营,腹背受敌的曹操不得不分兵防范,放松了对其他方向的防范,加之刘备出人意料的选择了突破曹军防线直接增援徐州城池的战术,结结实实的杀了曹军一个措手不及。
一边是有备而来,还有名将猛将开路,一方是准备不足,措手不及,这场小战的结果自然可想而知,打了半个多时辰,刘备军成功突破曹军阻拦,全军杀至徐州城下,与出城接应的徐州军队会合,负责徐州东门战场的曹军大将于禁则颜面丧尽,不仅没有拦住刘备,还被刘军阵斩五百余人,灰头土脸的去向曹操请罪去了。
刘军入城驻扎时,徐州全城轰动,陶谦亲率文武官员至城门迎接,对刘备礼敬有加,陶应没有官职,没能凑到面前刘备行礼问安,只是挤在人群中,和徐州军民百姓围观这位大名鼎鼎的刘备刘皇叔,观察他是否值得自己投靠,心思复杂之至。
和传说中一样,身着甲胄的刘备确实生得仪表非凡,三十多岁的年纪,面如冠玉,唇若涂脂,耳垂虽然没有大到传说中双耳垂肩的地步,却也远超常人,嘴角还随时挂有亲切微笑,给人一种容易亲近的感觉,同时又相貌堂堂,气质不凡,又让人觉得他不容冒犯,情不自禁的生出景仰之心,天生就有一种领袖风范。
陶应又看到了一位个头鹤立鸡群的红脸将军,长髯三尺,绿袍绿冠,手持青龙偃月镔铁大刀,一举一动威风凛凛――绿草地、西瓜皮、关老二的帽子邮电局,这位是谁,想来也不用介绍了。
豹头环眼,燕颔虎须,手里拿着两人多高的蛇矛,这位当然是张飞张翼德了,这次刘军入城,他始终冲在队伍的最前面,手刃曹军兵将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