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的父亲是赵云

分类: qsxs

从书架移除
功的摆脱了魏军的追杀,而且还取得了三倍的杀敌效果。这一点,就算是大将军姜维也办不到。

而今,赵广又拿出沙盘来演示地形,阴平的山川地貌跃然于眼前,比草草的一份锦书地图要具体的多。

与刘、马两人不同,倒是陈寿一脸平静,在见识了水泥的神奇之后,对赵广信心倍增,熟读史书的他,可没有在书中找到岩石在捣碎之后,又能坚硬如铁的记载。

“赵将军,这是何物?”新羌王杨飞龙吃惊的问道。

杨飞龙脸盘狭长、眼窝深陷,鼻头高耸肩挑,完完全全的一副羌人相貌,在他身边,马承黄色的头发虽然继承了马超羌族的血统,但面容上更多的显示出了汉人宽厚平实、细眉朗目的特征。

初登白马羌王之位,杨飞龙的地位还不算稳固。年不过三十,城府还不够深的他,一脸紧张的趴在沙盘上,死死的盯着标注白马羌寨的位置。

羌族之间,相互征伐自古有之。

杨飞龙现在最惧怕的,就是白马寨被窥视羌王位置的对手所趁,要知道杨千万可不只是杨飞龙一个孙子。

眼前的沙盘让他对赵广产生了莫名的惊惧,赵广这一支蜀军败退到阴平,很是出乎他的意料,要知道魏军人马比蜀军多了三、四倍,在杨飞龙看来,赵广莫说全身而退,能捡到一条命已经非常了不得了。

“羌王可是对沙盘标注位置有异议?”赵广哈哈一笑,杨飞龙的反应正在他的意料之中,这位新羌王对蜀汉的忠诚度有限,蜀汉覆亡在即,杨飞龙若是投靠魏国,赵广他们在阴平就没有了立足之地。

震慑白马羌。

让这些三心二意的羌人、氐人不敢轻举妄动,如果杨飞龙心存不轨的话,赵广立马可以联合有异心的羌部首领,再令马承率精骑突击杨飞龙的本寨。
第五章 我有姜维
白马羌。

氐羌人一支,杨飞龙的部落势力较大,杨氏遂被推选为首领。

有史记载:在西晋年间,杨氏在武都、阴平一带建立了仇池国,历时长达三百余年,也算是五胡中的小强了。

白马羌本寨的位置,大致在后世的九寨沟一带,这里风景秀丽、草甸散落于坡谷之间,在深山人迹未至的峡谷之间,更是生存着上古的异兽。

食铁兽。

这种后来被称为国宝的动物,就生活在白马羌不远的地方,杨飞龙身上披着的黑白皮毛裘袍可以见证。

当然,三国这个时代,没有人去追究杨飞龙杀害国家保护动物的罪名。

瞧见杨飞龙露出惊惧表情,赵广将案上一枚校尉印递了过去:“大将军前番留言,杨兄弟接了羌王之位,即授西羌校尉,凡武都、阴平、天水一带羌民,皆归白马羌统领。”

杨飞龙接过军印,大喜过望,新羌王的身份能得蜀汉朝廷的认可,这对于他来说,就有了讨伐其它羌人部落的上方宝剑。

比如:位于天水南安一带的姚氏烧当部落,其首领姚柯回因被曹魏授予镇西将军,绥戎校尉,其实力正在加势扩张,白马羌若得不到蜀汉的支持,武都一带必将不保。

有汉一代,汉人和羌人、氐人的治理方式并不一样,对于羌人部落的治理,蜀汉一般来说,就是任用听话的羌人首领,用他们代替朝廷管辖。

这种方式直到明、清两朝还继续存在,清乾隆年间,大小金川的青羌、白马羌起事,乾隆帝数次派兵征讨,其原因就是金川一带的首领不再听从朝廷的号令。

“白马王,我军还要与魏军搏杀,马军侯率本部驻守羌寨,与你一起担起后勤重任,战马的补充、后续的粮草、伤卒的救治,就交你了。”赵广见杨飞龙上钩,随即吩咐道。

蜀骑在阴平一带回旋余地很小,山道作战更多的依靠象无当飞军一样的步卒,留马承在白马羌,也是可以起到监视杨飞龙的作用。

蜀汉大将军姜维久历羌事,对于陇上这些羌人部落的争斗一清二楚,在离开沓中之际,留下西羌校尉印,也是看到了杨氏白马羌新老王交替的不稳定。

阴平所在,可耕之地稀少,白马羌杨氏部落从河西一带迁移至此,已有百年。蜀汉政权在刘禅这个败家子的统治下,已经无力对山高路远、又是魏蜀前线的羌人加以严控,以羌制羌也是无奈之举。

也幸好赵广能够安然到达阴平,要不然的话,没有蜀军的镇慑,这枚留在阴平的军印能发挥的作用寥寥。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其实曹魏也好,蜀汉也好,东吴也好,对于羌人、鲜卑人、山越人的态度,是一贯的。

打压,拉拢、分化,再择其精壮为吾所用。

正是这样的策略,让魏蜀吴三国之间,大小战事无数次,却依旧能吊打周边一众异族。

曹魏一方,乌桓两任大王,丘力居和蹋顿或被迫投降,或被杀死;蜀汉一方,诸葛亮平定南中,七擒孟获一时传为佳话。至于孙十万的东吴,虽然过江作战屡屡败北,但吴军将领与山越作战时胜率也是相当高的。

到了西晋,司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