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大亨

分类: qsxs

从书架移除
也没有九年义务教育,他想了想笑道:“这本是家传的一点诀窍,说穿了也不稀奇!”接着他便将九九乘法表和四则运算规则粗粗的解说了一遍,最后笑道:“只要把这两样记熟了,反复多练些时日,一百以内的心算还是没有问题的。”
陈家叔侄听了周可成这一番解说,端的是目瞪口呆,陈四五还好,能听懂个三四分来,小七那是完全不懂,只是用敬佩的目光看着周可成,半响之后方才摇头叹道:“周兄弟你真是忠厚人,这等诀窍岂能随便说给人听的?”
“这也算不得什么吧?”
“怎么会算不得什么?”陈四五叹道:“咱们村子里的庄户人交粮出租,借钱还息,可没少受官府财主的盘剥。他们说多少便是多少,我们半句话都说不出来,只有吃亏的份!”
“这个――”听了陈四五这番话,周可成也不禁愕然,他万万没想到这点粗浅的知识对于古代农民来说都是如此的可贵,他想了想低声道:“您对我有救命之恩,我无以为报,要不然我便将方才那点东西传授给您,也算是报答一点恩情吧!”
“好,好!”陈四五笑道,他一把将外甥扯了过来:“我倒是不打紧,我外甥年纪还小,可不能像我这般做一辈子的睁眼瞎,周兄弟你便教他就是!来,小七,快给周师傅磕个头!”
周可成赶忙避让,陈四五却要坚持,两边正拉扯间,突然听到旁边有人高声喊道:“徽王的船到了,快去看呀!”便看到街上的闲汉们乱哄哄的往码头那边跑去,人流涌动,将三人挤到路旁。小七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阿叔,好不容易遇上一趟,咱们也过去看看吧!”
三人还没走到码头,便发现通往码头的那条街道已经被人群挤满,无数颗包布、梳着发髻、戴着帽子的脑袋汇成了一片,他们不得不奋力向前挤,才能看到码头到底发生了什么。那条足有三百步长的防波堤上停满了船只,其中最小的一条也有三十米长,桅杆如林,船帆如墙,在最近的泊位上停泊着一条巨大的福船,与其相比其他的船像是一群侏儒。从周可成的位置可以看到一行人正从那条大船上下来,为首者绯袍玉带、头戴金冠,身后的随从举着金顶五檐黄伞;开道侍卫皆金甲银盔、持出鞘明刀,身后随行的十余个小头目也都大帽袍带、银顶青伞,俨然是高官显宦,后面的随从挑夫不下千人,将整条防波堤塞得满满当当,好不壮观。
“好大的架势!”直到这一行仪仗从自己的视野里消失,周可成才意犹未尽的摇了摇头,当初在旅游景点看到的那些表演和这比起来简直是做戏了,古代的剥削阶级果然骄奢淫逸呀!他左右看了看,却发现找不到陈家叔侄了,想必是方才被人流冲散了,他赶忙推开行人往僻静小巷,想要赶去小船停泊处与两人汇合,却听到旁边一个汉子低声冷笑道:“好一个胆大包天的贼子,竟然僭越礼法,以王侯自居,眼里还有朝廷纲纪法度吗?当真是嫌自己命太长了!”
周可成闻言心中一动,这时那汉子转过身来,看到身后有人,脸色一下子变得阴冷起来,眼睛里露出凶光来。周可成急中生智,装出倭人的模样,深深鞠了一躬,然后高声道:“初はじめまして、どうぞよろしくお愿(ねが)いします!”(初次见面,请多多关照?)
那汉子虽然听不懂周可成说的是什么,但也知道并非华语,又见他一头短发,服饰形容与明国人氏大异,还以为对方是个倭人,没有听懂自己方才的话,败露身份的担心也就去了,便冷哼了一声,将袖中的匕首收了起来,冷笑了一声:“倭贼长得这么高大,倒是少见!”说罢径直一甩袖子扭头便走。

第四章分歧上
周可成见骗过了对方,这才松了口气,唯恐那汉子回头来找自己的麻烦赶忙快步离开。他穿过两条巷子,正努力回忆着去停船处的路,突然身后听到有人说:“哎呀,你方才跑到哪里去了,叫我好生找!”
周可成被吓了一跳,转过身来一看才发现是陈四五,这才松了口气,苦笑道:“见谅,我方才只顾着看那仪仗,却忘了你们。”
“这倒也难怪!”陈四五也不着恼:“像这等威风,周兄弟还是第一次见到吧?”
“老子国庆阅兵式都见过,这又算的什么?”周可成心中冷笑,脸上装出不好意思的神情:“陈大哥见笑了,我的确是头一遭,不过我方才遇到一个人,倒是有些奇怪!”于是他便将方才听到的又重新描述了一遍。
“呵呵!周兄弟你这就有所不知了!”陈四五笑了起来:“这徽王却不是真王。”
“不是真王?难道这个还有冒牌货?可我看那仪仗架势可不小呀?”
陈四五笑了笑,将周可成拉到路旁,低声解释起来。原来方才那黄伞之下,身着绯袍玉带之人姓汪名直,他本是大明徽州歙县人氏,本是个破落户出身,少年时便以任侠好施,慷慨大度而闻名乡里。由于歙县山多地少,人烟稠密,粮食无法自给,只能生产林、茶、漆等产品向外输出换取粮食,因此当地人喜欢出外经商,汪直也不例外,他听说海上贸易利润丰厚,便与同乡在嘉靖十九年前往广东从事海上贸易。往来于日本、暹罗、西洋等地,他向外走私硝石、硫磺、棉布、丝绸、铁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