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进城记

分类: qsxs

从书架移除
闻松口气说:“万花的待遇是最好的。”
  万花就是这家服装厂的名字。
  闻欣便稳重地摸摸头发,把翘起来的那几根压下去说:“这样可以吗?”
  虞万支心想看脸的话她保准能过,但留个好的第一印象准没错,说:“很好看,进去吧。”
  闻欣笑得美滋滋,深吸口气往面试的那间小屋子走。
  里头是个三十岁左右的女同志,看她的表格后说:“你结婚了?”
  闻欣没想到第一个问题是这,点点头说:“对,刚结没多久。”
  女同志又道:“我看你之前是在老家,怎么跑到东浦来了。”
  “我男人在附近打工,就一起来了。”
  有家有口的人不爱换工作,所谓面试也就是确定几句,聊聊工资,不然每个都详细问的话大半夜也忙不完。
  女同志在表上又盖个章,说:“明天早上到厂门口看结果。”
  闻欣觉得自己十有八九能过,出去后冲着虞万支兴奋道:“居然有十块钱的基本工资!”
  她还以为跟老家一样都是计件活。
  虞万支倒不意外,说:“服装厂有淡季。”
  一到夏天活就没多少,不给点饭钱很多人都不愿意干。
  闻欣以前一到没活的时候就回家种地,没想到外头还有这种好事,说:“你们有吗?”
  工资上虞万支跟她交代过一点,毕竟是相亲认识的,但具体的没提过,这会说:“三十。”
  闻欣的喜悦消散,羡慕之情油然而生道:“真好。”
  虞万支觉得她看人的眼神很难不让人充满自信,搓搓鼻子说:“打工也就这样了。”
  哪像人家念过书的,坐办公室体面又清闲。
  闻欣觉得很有必要纠正他的观点,说:“打工也挺好的。”
  她读书上没天赋,怎么努力都不出成绩,在家里常常觉得自己是个没用的人,但出来做事后一帆风顺,学什么都快,才开始觉得人就是有适合自己的领域。
  虞万支心想,她再在东浦待一段时间就不会这么想,这儿的有钱人实在是太多,三天两头有人从各种渠道发财的故事。
  他道:“走吧,吃晚饭去。”
  此时已经是华灯初上,路边几盏昏暗的灯和街边小铺的招牌照亮前行的方向。
  闻欣是先闻见香味才说:“在烤什么,好香啊?”
  虞万支本来想带她去吃炒面,咬咬牙说:“你今天觉得怎么样?”
  闻欣有九成把握,说:“两个都盖章基本是过关的意思。”
  这种流程虞万支也是知道的,说:“行,你想吃什么。”
  一脸豁出去的样子。
  闻欣假装没看见,说:“还有卖牛杂的?”
  一上来就挑个最贵的,虞万支笑得都有点扭曲了,说:“嗯,吃吧。”
  闻欣光看他的表情就能吃下三碗饭,津津有味道:“行啦,我请你。”
  她心里有数,知道只凭自己的话是不能在今天就摸出头绪的,人家帮她大忙了。
  虞万支一没被女生请过,二觉得夫妻之间讲这个有些奇怪,毕竟在他的理解里两个人是没法算清楚的,这也是他前几年一直没结婚的原因。
  他道:“不用。”
  闻欣看他抿着嘴,把自己小心翼翼地试探又收回来,琢磨不清他的想法就不想。
  她边吃边四处转看,目光停在书报摊上。
  虞万支还以为她会看衣服鞋子什么的,摸着自己钱包的手又放下来。
  他现在每个月工资差不多是一百五,是一点一点熬出来的,平常除吃饭和一点日用品没啥花销,不过进厂头三年是学徒,压根挣不到什么钱,好不容易攒的三千吧,结婚就花掉一千五,想起来他心头都突突跳。
  与之相反,闻欣富了。
  她自己结婚前存着八百,聘礼八百一分不少在她手上,加起来就是一千六,别怪她没出息,这已经是她见过最多的钱。
  人口袋里有钱腰杆都是挺的,她吃完说:“我去买个东西。”
  虞万支把剩下两口倒进嘴里,跟着站起来,虽然没说话,看动作就知道是什么意思。
  闻欣没跟他争谁付这顿饭钱,站在书摊边看。
  摆在这的当然不是什么严肃文学,封面花花绿绿的,偶尔还有些少儿不宜的图案,城管来的话第一个就逮这些。
  稍微正经一点的就是杂志,不知道从哪收回来的旧货,书页都微微发黄。
  但闻欣是打发时间而已,并不挑剔,挑了四本说:“这些多少钱?”
  “一本一毛五。”
  买东西哪有不讲价的,闻欣道:“五毛。”
  两个人拉锯几句,达成协议后虞万支把早拿在手上的五毛钱递过去。
  闻欣抱著书还是挺高兴的,说:“咱俩一起看。”
  虞万支上过初中,初一没念完就辍学,字还是认得的。
  但不管是什么类型的书,他都是很久没碰过,这会说:“你看吧。”
  闻欣觉得自己是有心示好,他还硬邦邦的,撇嘴说:“那回吧。”
  回去的路照样是东拐西绕,不知道是谁家的玻璃瓶子倒地,有几分阴森森的感觉。
  从暗处蹿出一只野猫来,闻欣就吓得抓住男人的手臂,走几步还得疑神疑鬼的回头,简直是杯弓蛇影。
  太阳下山以后有点风,汲取到的那点体温也许就是陪伴的意思。
  虞万支道:“有我在,没事的。”
  他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