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台湾流浪到大西北

分类: qsxs

从书架移除
人代写书信,维持家庭生活。

以至后来,在亲朋的帮助下,我祖父才租赁了别人的两间临街店铺,从新开起了干果店,日子才开始有了转机。

我父郭兴业,生于1912年。先前曾在亳县读过几年私塾,1927年随其父到了蚌埠后,家境有了好转,便考上了蚌埠江淮中学,在此度过了他的中学时代。

第二章 倭进中原 狼烟四起

更新时间2007-5-23 13:26:00 字数:2717

第一节

日本帝国主义为实现占领中国,称霸亚洲的野心。继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侵占我国东三省之后,其又疯狂地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的芦沟桥,发动了突然袭击,驻守宛平的二十九军官兵,在全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的影响下奋起反抗,英勇还击。“七.七”芦沟桥事变正式揭开了八年抗战的序幕。从此,中国人民进入了生死存亡的全面抗日战争时期。

芦沟桥的炮声,震撼了中华民族四万同胞的心。人们痛切地感到亡国的危机“平津告急!华北告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投入到抗战之中,才是我们的唯一出路。每一个有良知、有骨气、有民族气节的中国人都被迫发出愤怒的吼声:“誓死不当亡国奴!坚决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暴行”。

在这国难当头,民族危亡的时刻,国内形势也发生了急剧变化……

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代表国民政府宣布对日抗战。7月中旬,共产党向国民党递交了国共合作宣言,并派周恩来前往庐山同国民党谈判。

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于1937年8月将陕北红军三万余人,改名为国民党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又称第八路军)。下辖三个师:即一一五师、一二零师、一二九师。

随之,又将江西、湖南、湖北、广东、浙江、福建、安徽、河南八省的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下辖四个支队。

9月22日,公布了国共合作宣言。自此,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终于实现了国共两党历史上的第二次合作。

芦沟桥的枪声,激怒了中国亿万民众。顿时,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掀起了抗日的怒潮。在抗战前期,国民革命军担负了正面战场的御敌任务,在对日本侵略军的作战中,给敌军以致命地打击还是积极有效的。在中国抗战史上写下了可歌可泣的不朽篇章……

在抗击日本侵略军入侵平津地区的战斗中,国民革命军二十九军的将士们同仇敌忾,奋勇杀敌。他们顽强地抗击日军,赢得了全国人民的一致称赞!在这场殊死的战斗中,师长张自忠身先士卒,率军杀敌,身负重伤。副军长佟麟阁亲临前线指挥,战死沙场,壮烈殉国。实现了“人身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信念。

7月30日,北平、天津相继陷落,二十九军的爱国将士们怀着满腔悲愤,撤出了平津地区。

平津失陷后,日本帝国主义扬言要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并分南北两个战场,大兵压境。日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淫,使中国人民遭到空前的浩劫。

不久,日本侵略军又大举进攻上海,制造了“八.一三”事变。

1937年8月13日打响了上海淞沪保卫战,这场中国军民不畏强暴,

拼死保卫国土的战役,粉碎了日军“三天占领上海,三月占领中国”

的嚣张狂言。1937年9月5日,日军集中30余艘军舰,掩护陆军向

宝山发起猛攻,守卫宝山的姚子青营500余名官兵浴血奋战,击退日

军数次冲击,9月7日,孤立无援的姚营官兵只余20多人,在东门

与敌短兵相接,展开白刃巷战,姚子青营长腹部中弹,壮烈殉国。淞

沪会战中,守卫宝山县的五百名官兵,在敌人炮火的猛烈轰击下,坚

守阵地,激战两昼夜,全营官兵全部壮烈牺牲。

1937年10月26日,淞沪抗战,为掩护大部队撤退,中国守军88师262旅524团进驻上海光复路四行仓库实行阻击战。在日军的重重包围下,“八百壮士”孤军奋战,坚守4昼夜,击退了敌人在飞机、坦克、大炮掩护下的数十次进攻。打死日军200多人,击毁坦克3辆,以誓死保国的勇气,一展民族尊严与气节。

1937年9月23日,八路军一一五师在**、聂荣臻的指挥下,在山西灵丘县平型关设下了埋伏,决定在此将日军坂垣师团从侧后予以袭击。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平型关大捷。在这次战役中,八路军打得敌人人仰马翻,乱作一团。经过七个小时的激战,共歼敌一千多人,并缴获了大量武器装备。日军精锐部队坂垣师团二十一旅团全军覆没。

1938年春,日本侵略军进攻徐州,妄图打通津蒲铁路,把华北和京沪占领区连接起来。当时驻守徐州地区的中国军队计有四十余万人,由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令日军闻风丧胆的爱国名将张自忠将军时任右翼兵团总司令,在此又立功勋。

从3月下旬开始,中国军队和日本侵略军在徐州北边的台儿庄展开激战。驻守台儿庄的中国军队有三个师,进攻台庄的日军约有四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