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执王爷的掌心娇
分类: qsxs
                    :“我救了你,还帮你逃出城,你怎么恩将仇报?”
裴玄卿薄唇弯起,小娘子虽有一腔热忱、又善良,却到底过于稚嫩了。
“你以德报怨,我恩将仇报,刚好互补。”
江O被噎得一口气喘不上来,互补是这么个互补法吗?这人……这人偏执不讲道理的!
也并非完全不讲,而是有自己的一套歪理。说不过,还甩不脱。
罢了罢了……不就是掩护他回京么,大不了,届时向他多要些银子,再回来便是。
只是,一想到要回去,江O额侧青筋就突突直跳,那些久远的记忆汹涌席卷。每每到爹娘祭日,江伯盈泪痛斥:“老天爷,周贼何德何能坐上院首之位,郎兄夫妇却含恨九泉啊!”
两年前,全国多处旱灾,饿殍遍野起了疫病。周世仁在太医院埋头苦熬,终于写出《疫病杂症论》。按此书施行救治和管理,效率远胜史上任意一次瘟疫。
而只有江O知道,周世仁所拥有的一切,半数靠坑害她的爹娘,半数靠剽窃她的心血。
芳华县毗邻南楚。边界起了瘟疫,她偷偷出境亲入疫区,连累自己都病倒过,终于配出治瘟疫的药。只是每个人体质不同,需得把脉,才能清楚该增添或替换哪味药材。
那时有一位旅人通医理,以帮忙为由,研读过她写的手记。后来,连芳华县都立起了石像,看着底座上的“周世仁”三字,她才知道,自己亲手帮杀父杀母的仇人坐上院首之位。
依皇命,《疫病杂症论》须为天下医者熟读。江O捧着那本书,几乎泣出血泪。
自己宵衣旰食写出的手记,她何须熟读?
逃亡时,圣旨晓喻全国:太医院院首郎承恩,毒害太后,其罪当满门抄斩。
是江伯抱着襁褓里的女儿,带她一路辗转至边境安家。
可笑,爹娘尸首分离,罪魁祸首却偷了她的心血,在京中受人尊敬、富贵无极,这叫她怎么甘心呢?
既然他是监察司指挥使,何不加以利用……
她嘴角漾起一抹笑,隐瞒了身世,只道出周世仁抢功之事。为显逼真,表现得活像一只被夺了食的小猫,张牙舞爪地要给人好看。
或许,他自己都没意识到,方才听她倾诉时,并没有像往常那般,对任何人、任何事与言语,都持着审量的态度。有什么微妙不可言传的东西,正在悄然发芽、布网。
裴玄卿见小娘子被人抢功气急了,云淡风轻地说:
“区区一个院首,我替你做主,监察司直隶皇上。你且写封状书,再附上原手稿。只要我能活着回京面圣,定替你呈上。不过,皇上不会听信一面之词,届时需要你二人对簿御前,在太医院作证下分出真假。”
对薄御前,她并不虚。在盛京时,她也是养在深闺的小姐,几乎没见过外人。且假死时才八岁,与现在的容貌并不相似。
裴玄卿见她沉默不语,故作漫不经心,实则余光一直在窥探她的神情。
“皇上赐了他无数金银田产,证明了本身,就归你咯。”
江O不为所动,盈盈一笑:“裴大人,我不贪图钱财。”
只想要周贼的命!
--------------------
作者有话要说:
裴玄卿;完蛋她发现我装病了?好丢人!
哦,没有……!
第4章 少年乐相知
离芳华县越远,天空越是万里澄碧,纤云不染。夹道又有桃杏含羞,和风送暖,端的是“夏早日初长,南风草木香”。
大周偏远之地治安欠佳,滁州境外,偶有山贼白昼拦官道。因而自秀山出发时,三人跟了当地最大的镖局。
为筹银钱交给镖头,两位曾在秀山胡同小巷转悠,终于锁定目标――一个强收保护费、调戏民女的地痞无赖。人家肿着脸哭诉素不相识、为何劫他时,江O还抛了抛钱袋:“你品行差,抢起来没有心理负担。”
镖局马车离城门不远处,姐妹俩先行下来。镖头催促再三,却见一男子身着松花云纹长袍,配以素白腰带,用新削木簪简单束住墨锦似的长发。
“见、见鬼了,不是三个女人吗?”
裴玄卿行至镖头身前,步伐沉稳,浅浅地点头谢过。马车帘开着,镖头瞥见软座上的衣裙,哪里还弄不清状况。只是,这郎君看着像……
“铮铮铮――”
走出几步,身后赫然响起刀出鞘的声音,镖头带人追上来团团围住。裴玄卿脚下挪了方寸,挡在她们身前,冷声道:“镖头,这是何意?”
镖局众人像鬣狗围捕般,眼神中流露出贪婪的光;“快,去请守军过来。芳华县要抓的人,在盛京逮到,一样有赏!”
一手下连连应和着跑开,江O贴近,低声告饶:“裴大人,待会儿被抓,可否装作不认识,就说我和阿妁是被你欺骗的?”
裴玄卿微微侧首,缄默不语算是应承。
甲胄摩擦其徐如林,守军赶到,镖头谄笑着凑近,绝口不提被人当猴耍的事,只胡诌着“请君入瓮”,只想给官爷们效犬马之劳。
这些地方通缉犯,盛京守军向来不屑参与捉拿,还嫌镖头给他们找活儿呢,便冷眼附和了几句。提督刚拿出镣子,呵斥:“转过来。”就对上厄命阎王眼里的肃杀之意,吓得瞠目结舌,镣子从手中滑落;“裴、裴、裴……”
裴玄卿冷着脸:“呸什么,许提
                
                
                
                    裴玄卿薄唇弯起,小娘子虽有一腔热忱、又善良,却到底过于稚嫩了。
“你以德报怨,我恩将仇报,刚好互补。”
江O被噎得一口气喘不上来,互补是这么个互补法吗?这人……这人偏执不讲道理的!
也并非完全不讲,而是有自己的一套歪理。说不过,还甩不脱。
罢了罢了……不就是掩护他回京么,大不了,届时向他多要些银子,再回来便是。
只是,一想到要回去,江O额侧青筋就突突直跳,那些久远的记忆汹涌席卷。每每到爹娘祭日,江伯盈泪痛斥:“老天爷,周贼何德何能坐上院首之位,郎兄夫妇却含恨九泉啊!”
两年前,全国多处旱灾,饿殍遍野起了疫病。周世仁在太医院埋头苦熬,终于写出《疫病杂症论》。按此书施行救治和管理,效率远胜史上任意一次瘟疫。
而只有江O知道,周世仁所拥有的一切,半数靠坑害她的爹娘,半数靠剽窃她的心血。
芳华县毗邻南楚。边界起了瘟疫,她偷偷出境亲入疫区,连累自己都病倒过,终于配出治瘟疫的药。只是每个人体质不同,需得把脉,才能清楚该增添或替换哪味药材。
那时有一位旅人通医理,以帮忙为由,研读过她写的手记。后来,连芳华县都立起了石像,看着底座上的“周世仁”三字,她才知道,自己亲手帮杀父杀母的仇人坐上院首之位。
依皇命,《疫病杂症论》须为天下医者熟读。江O捧着那本书,几乎泣出血泪。
自己宵衣旰食写出的手记,她何须熟读?
逃亡时,圣旨晓喻全国:太医院院首郎承恩,毒害太后,其罪当满门抄斩。
是江伯抱着襁褓里的女儿,带她一路辗转至边境安家。
可笑,爹娘尸首分离,罪魁祸首却偷了她的心血,在京中受人尊敬、富贵无极,这叫她怎么甘心呢?
既然他是监察司指挥使,何不加以利用……
她嘴角漾起一抹笑,隐瞒了身世,只道出周世仁抢功之事。为显逼真,表现得活像一只被夺了食的小猫,张牙舞爪地要给人好看。
或许,他自己都没意识到,方才听她倾诉时,并没有像往常那般,对任何人、任何事与言语,都持着审量的态度。有什么微妙不可言传的东西,正在悄然发芽、布网。
裴玄卿见小娘子被人抢功气急了,云淡风轻地说:
“区区一个院首,我替你做主,监察司直隶皇上。你且写封状书,再附上原手稿。只要我能活着回京面圣,定替你呈上。不过,皇上不会听信一面之词,届时需要你二人对簿御前,在太医院作证下分出真假。”
对薄御前,她并不虚。在盛京时,她也是养在深闺的小姐,几乎没见过外人。且假死时才八岁,与现在的容貌并不相似。
裴玄卿见她沉默不语,故作漫不经心,实则余光一直在窥探她的神情。
“皇上赐了他无数金银田产,证明了本身,就归你咯。”
江O不为所动,盈盈一笑:“裴大人,我不贪图钱财。”
只想要周贼的命!
--------------------
作者有话要说:
裴玄卿;完蛋她发现我装病了?好丢人!
哦,没有……!
第4章 少年乐相知
离芳华县越远,天空越是万里澄碧,纤云不染。夹道又有桃杏含羞,和风送暖,端的是“夏早日初长,南风草木香”。
大周偏远之地治安欠佳,滁州境外,偶有山贼白昼拦官道。因而自秀山出发时,三人跟了当地最大的镖局。
为筹银钱交给镖头,两位曾在秀山胡同小巷转悠,终于锁定目标――一个强收保护费、调戏民女的地痞无赖。人家肿着脸哭诉素不相识、为何劫他时,江O还抛了抛钱袋:“你品行差,抢起来没有心理负担。”
镖局马车离城门不远处,姐妹俩先行下来。镖头催促再三,却见一男子身着松花云纹长袍,配以素白腰带,用新削木簪简单束住墨锦似的长发。
“见、见鬼了,不是三个女人吗?”
裴玄卿行至镖头身前,步伐沉稳,浅浅地点头谢过。马车帘开着,镖头瞥见软座上的衣裙,哪里还弄不清状况。只是,这郎君看着像……
“铮铮铮――”
走出几步,身后赫然响起刀出鞘的声音,镖头带人追上来团团围住。裴玄卿脚下挪了方寸,挡在她们身前,冷声道:“镖头,这是何意?”
镖局众人像鬣狗围捕般,眼神中流露出贪婪的光;“快,去请守军过来。芳华县要抓的人,在盛京逮到,一样有赏!”
一手下连连应和着跑开,江O贴近,低声告饶:“裴大人,待会儿被抓,可否装作不认识,就说我和阿妁是被你欺骗的?”
裴玄卿微微侧首,缄默不语算是应承。
甲胄摩擦其徐如林,守军赶到,镖头谄笑着凑近,绝口不提被人当猴耍的事,只胡诌着“请君入瓮”,只想给官爷们效犬马之劳。
这些地方通缉犯,盛京守军向来不屑参与捉拿,还嫌镖头给他们找活儿呢,便冷眼附和了几句。提督刚拿出镣子,呵斥:“转过来。”就对上厄命阎王眼里的肃杀之意,吓得瞠目结舌,镣子从手中滑落;“裴、裴、裴……”
裴玄卿冷着脸:“呸什么,许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