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笑,这是大清正史2》

分类: txts3

从书架移除



别笑,这是大清正史2
作者:雾满拦江
内容简介
《别笑,这是大清正史2:鏖兵天下》是《别笑,这是大清正史》系列第二部,描画了自混世魔王张献忠出世(公元1606年)至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岳钟琪入藏击败准噶尔兵105年间的历史。作者以其犀利的笔锋,麻辣的文字,漫画式地再现了流寇祸殃天下,南明小朝廷苦苦挣扎、苟延残喘,清兵入关后的血腥镇压,郑成功的愈挫愈奋、忠贞不改,顺治帝的为爱痴狂、沮丧抗争,康熙的擒鳌拜、平三藩、灭准葛尔的呵呵武功。在这本书中,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形象被彻底颠覆,大汉奸吴三桂仁爱与忠诚的英雄形象更加伟岸,千古一帝,广为后世称颂的明君康熙却是个心理扭曲、性格乖戾、下流无耻的变态狂。乍一读,似乎感到如雷轰顶,让人毛发俱立,难以接受,但细细思量,就能发现其中的无限真意。比之于第一部,本书的文字更为流畅,描写更为生动,考证更为详实,观点更加精辟,不愧是老雾手笔,读来必得多许收获。

第一章 弘光绝唱




1.我的名字叫旺旺


九宫山上,燕雀折枝。


葫芦岭下,英雄埋骨。


闯王李自成折腾了一辈子,自登基以来,屡遭清兵缴击,只身逃入九宫山葫芦岭,为民间私募武装所杀。李自成虽然死了,但是他的老战友,另一名流寇头目张献忠,却是折腾得愈发厉害。


那么张献忠又是怎么个来历呢?


却说元末年间,关中有四大名将,其中一名叫张思道。他是蒙古人与汉人混血的人种,生下来的孩子莫不是牛高马大,精神抖擞。后来大明王朝尽逐元人北走,张思道迎战大将徐达,大败;败了之后却不肯去漠北,而是带着全家,偷偷地跑到了陕西米脂县隐居了起来——大概是这老兄久闻米脂婆姨的美名,所以提早赶来占个位子。


眨眼工夫,张家已经在米脂县躲藏了整整十四代人。到了第十五代,那婆姨的肚皮却是不争气得紧,竟然一连生了三个女儿。正郁闷之际,婆姨又有了身孕,却是古怪,临到生产之时,只听那婆娘在床上辗转反侧,惨嚎不止,竟然是难产。张家人束手无策,突然之间,晴日里平地一声炸雷,就见一道雪亮的电光自高天疾射而入,到了产妇的房里。那电光滴溜溜地打了一个转,电光之中,竟然有一双诡异的眼睛,披毛挂角,正不怀好意地盯着产妇。惊得那婆娘一个哆嗦,就听哇的一声啼叫,婴儿生了出来。


这孩子出生在八月份,于是家人起名曰八旺,习惯叫做旺旺。


然而旺旺这孩子,却是个十足的扫把星。自打这孩子出生,张家先是大女儿突然病死,然后是二女儿病死,接着是三女儿病死。孩子的爹出门做生意,赔得一塌糊涂;地里的庄稼,却又遭了蝗灾。不过几年的工夫,张家已经从小康迅速地返贫了。


旺旺的爹说:穷怎么了?穷人家的孩子也有受教育的权利!


于是旺旺的爹揪住儿子的衣领,来到了乡里的乡塾。


教书先生:这孩子,叫啥名啊?


孩子爹:旺,旺旺。


教书先生:我是问孩子叫什么,你怎么学狗叫?


孩子他爹:我没学狗叫,这孩子的名字,就是叫……旺,旺旺旺……


教书先生:你看你给孩子起的这怪名……你一叫孩子,把狗都招来了……那什么,我给他起个新名字,就叫张献忠如何?


张献忠!


一代乱世枭雄,值此横空出世。




2.洋鬼子神一元


张献忠在乡塾中识了几个字后,就参加了一个地下抵抗组织。


这个地下秘密社团,叫做山王会,乃一个外国人所创建。不晓得这个洋人何时来到中国,也不晓他是如何来的,甚至连他的名字大家也不晓得。只是以讹传讹,模仿着他的名字发音,乡人都称呼他为神一元。


神一元其为人也,金发碧眼,遍体生着钢针似的黄毛。一个汉字也不识得,中国话也说得不是太清楚,但对于中国的女人,他却有独道的研究。他建立山王会这么个公益组织,目的就是为了广行善事,让普天下打光棍的穷男人都有女人睡。所以这个组织,对于未婚男人来说,是有着强烈的吸引力的。


山王会中,分为阳刚队和阴柔队两个部门。阳刚队负责杀人放火,欺行霸市;阴柔队却讲究骗奸妇女,坐地分肥。张献忠年轻力壮,又是新晋员工,就被分配到了阳刚队。


张献忠加入组织之后,第一次行动,就是二十里屯闹革命。


这次行动,包括新员工张献忠在内,阳刚队一共出动了十八个人。趁夜抵达二十里屯后,先将屯长逮起来,逼着他杀鸡宰羊,烫酒招待。然后又命屯长去找十八个美少妇来,替兄弟们松松骨。不曾想那屯长阳奉阴违,竟然找来了十八个老太婆。众兄弟勃然大怒,将屯长一顿暴打,举刀要杀,终于迫使屯民们乖乖地送出十八个美少妇。


十八个美少妇就这样把兄弟们白白地给睡了。兄弟们很是委屈,要求赔偿金,每人赔银子一两。屯民们老老实实地把银子捧出来,交给兄弟们。


兄弟们临走时说:我们这是奉了朝廷的命令,下乡访贫问苦,这么做是有皇上圣旨的。你们要是不信,尽管去乡里问一问好了。


兄弟们敢这样说话,那是因为二十里屯地方偏远,大家掉头回家,这些屯民们去哪儿找他们?


可是这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