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那》

分类: txts3

从书架移除
个和她穿着同样T恤的志愿者,说这叫众筹,一种投资新模式,投得越多,回报越多,发起人给他们下了保证的,等到明年,起码可以翻到十倍!她又问老头有没有钱,趁现在还有少量机会,可以带他一起投。
  环卫工人用力摆了摆手,和她保持距离,装模作样地提高了音量,说这里太吵了,她说的什么听不清楚。
  刘勇并没有听太清楚电话那头讲的什么,刚才音乐确实太吵了,隔那么远,鼓和贝斯的低音轰得人心脏发颤。
  同事抹着额头的汗问他,那边怎么说。
  “在路上了。让我们低调点,先控制好现场所有的知情人员。”他顺口问同事,这一点能否办到。
  同事回答应该没问题,这要多亏了当时那个武警兄弟,考虑周到又灵泛。
  要不是之前那个巡逻的武警正好出现在茶社门口,又在接到报案后,一边做好现场的稳定工作一边上报警情,事态肯定要严重许多——音乐节有人惨死的事,恐怕早在那群热闹的观众里传开了。
  “走漏风声造成恐慌就完了,这么多人,最怕发生踩踏事件啊。”
  刘勇站在警戒线外,不停举起矿泉水瓶喝水,脸上透着烦躁和紧张。才过了半分钟,他又拿起手机看时间,向身边的同事埋怨,现在这些年轻人都听的是些什么玩意儿。
  同事站累了缓缓蹲下来,附和着说,看他们那么开心,放肆叫、放肆跳的样子,就感觉和茶社里那具一动不动的尸体形成鲜明对比,有点瘆得慌。
  刘勇感叹:“那人是造了什么孽,死这么惨。”
  岳麓分局治安管理大队一个多月前接到这次音乐节的安保任务,刘勇没少带着同事们加班赶夜。尽管橘子洲上常年各种文化活动报批频繁,局里早已积累了丰富经验,但这种上万人的大型活动,谁也不敢保证能杜绝极端事件的发生,仍然需要细致的安保预案来未雨绸缪。
  敦促活动主办方组织了四百多个安保人员维持秩序,调用了一百多名警力巡逻盯梢预防突发事件,安插了三十几个便衣在人群中见机行事,进场安检层层过关、处处设防,演出区域全封闭管理,别说危险品,就连用玻璃瓶子打架斗殴的危害性都考虑在内,只准许售卖一次性纸杯装的酒水饮料。
  结果呢?却发生了如此骇人的凶杀案件。
  “来了。”
  刘勇走了下神,同事指给他看,一辆湘A牌照的红色轿车,领着一辆黑色商务车正朝着这边驶来,车灯刺眼。
  “哐哐”几声开关车门后,背着铝合金箱子、穿着便衣的痕检技术人员和法医下了车,二话不说,快步走进茶社。
  林立莲身后跟着几个刑侦大队的同事,来和刘勇打招呼。他告诉刘勇,杨局也在过来的路上了,火气有点大,让他做好心理准备。又说今天这种情况,之前可从没遇到过,凶犯这么嚣张,在这种场合犯事,很有可能再次作案。
  林立莲看了看舞台那边热闹的人群,悄悄拉刘勇到身边,告诉他这种情况,得赶紧交代手下的人都紧张起来,随时准备应对紧急突发事态,市局那边也在组织更多人马赶过来。
  刘勇叹了口气:“林队,麻烦刑侦的兄弟们了,帮忙早点解决。”
  林立莲拍拍刘勇的肩膀称应该的,邀他进去详谈。
  “对了,我手下有个小年轻,玩乐队的,今天正巧在这里搞演出,我打电话让他先过来的,来了吗?”
  “罗门是吧?我知道他。来了来了,已经在里面做事了。”
  林立莲一边带人往茶社院子里走,一边听刘勇讲大致的情况。
  死者是个年近五十的中年男人,名叫黎万钟,死在茶社二楼的包厢里面。
  几名刑警抬起头,这间开在橘子洲尾沙滩公园的“橘洲故事”茶社,正如刘勇形容的那样,面积不大,结构也不复杂,因为是大落地窗的设计,视野通透。五六处散客桌椅都摆在室外木栅栏围起来的院子里面,建筑内一层有四个卡座,二层有两间包厢,室内有什么都看得比较清楚。不过案发的那间包厢,已经拉上了枣红色的窗帘。
  “本来这两天大型演出,茶社不对外营业,但是黎万钟的这家‘欢聚网络’公司说要包场用作员工休息室。
  “包场不算向观众营业,不违反我们安保预案的规定,场地方那边报批,我们也就同意了。
  “结果今天,这家公司的老板就出事了。”
  刘勇几句话语速很快,意思也明了。
  林立莲问这家欢聚网络公司是做什么的。
  “主办方那边说,是一家众筹网站。”
  刘勇告诉林立莲,这家公司是本次音乐节比较小的一个合作方,提供了点资金,来换取少量的现场广告位置。另外,还免费提供了两百个左右的志愿者,在现场帮忙做些捡垃圾、发放小礼品和引导观众一类的志愿者工作,可以顺便宣传他们公司的众筹产品。
  “众筹啊?最近打这个名号的诈骗和传销挺多。”林立莲在茶社门口停下脚步,吩咐身边的刑警小胖,打电话问下经侦大队那边的同事,有没有关于这家公司的案底和投诉。
  刘勇等林立莲吩咐完,又带他去见坐在卡座沙发上的几个人。
  其中一个黑色职业装、绾着发髻的年轻女孩拳头握紧放在短裙上,腮帮用力咬出了僵硬的轮廓,眼神呆板,脸色发白,看样子被吓得不轻。
  刘勇告诉林立莲,她是最先发现案情的人,是在这家茶社打工的服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