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妃每天想和离

分类: qsxs

加入书架

  小娘子从小跟着老爷和二少爷习武,举手投足间有着寻常闺阁少女身上罕见的飒爽与利落,但她的容貌却随了二少夫人,静默无言时略显清冷,一旦笑开,便如同艳阳般明媚耀眼。
  锦书为她梳着头发,请示地问道:“小娘子,奴婢收拾您的衣物时发现这个,看着眼生,不知是否错拿了二少爷或小郎君的东西……”
  赵晏看向桌面,顿时一怔。
  一块白玉佩躺在那里,温润纯粹,不掺任何杂质,显然是难得一见的上等货色。
  此物雕工精美,缠枝牡丹纤毫毕现、栩栩如生,恍然间,花瓣与叶片似乎轻轻地颤了颤。
  似乎是件男子配饰。
  近些年,社会风气愈渐开放,女子穿男装并不稀奇,赵晏在凉州时,为图行动方便,经常作此打扮,裙钗加身的次数反而屈指可数。
  锦书每日伺候小娘子起居,对她的衣饰了如指掌,却不记得她有这样一件饰品。
  “没有拿错,是我的东西。”赵晏轻声,“旁人送给我的礼物。”
  “那就好,奴婢替您收起来。”锦书不疑有他,小娘子在凉州人缘颇好,此番南下归京,只怕终生不会再回去,有人赠她一份厚礼留作纪念,也在情理之中。
  赵晏沐浴完毕,穿着寝衣坐在窗边,已是将近子时。
  月色隐没,晚风涌入,烛火在琉璃灯罩中跳跃,摇摇欲止。
  她静坐许久,那块白玉佩伴随着一个几乎被遗忘的声音,挥之不去地在脑海中浮现。
  ……
  “我身上没有足够的银钱,先用此物抵押,将来你拿着它到洛阳找我,会得到应有的报酬。”
  “你这个人,说话遮遮掩掩,洛阳那么大,你让我去哪找?依我看,你就是存心想骗……”
  “君子一诺千金,到时候,你就去牡丹开得最盛的地方,我会在那里等你。”
  ……
  她深吸口气,缓缓叹出,内心斗争片刻,止住了打开妆奁的冲动。
  前尘已矣,再看也只是徒增伤感罢了。
  她把玉佩压在一处最隐蔽的角落,本想慢慢忘记,谁知却反而让它躲过了被变卖的命运,随她回到洛阳。
  但可惜,永远不会有人来兑现承诺了。
  彼时与她拉钩的少年,就像那些答应要来京城找她喝酒的乡亲一样,已经葬身在遥远的边关。
  她甚至没有机会看清他面具下的容貌,问一问他真正的名字。
  -
  翌日,赵晏一如既往早早醒来。
  她在院中练了一套剑法,陪父母弟弟用过早膳,便回到屋里看书。
  熟悉的商人们都知道她喜欢各种稀奇古怪的书籍,从话本到游记、杂学,不一而足,就代为四处搜罗,一摞又一摞地交给她。
  这些是她为数不多从凉州带回的物品。
  半上午时,锦书推门而入,神秘兮兮道:“小娘子,外面来了客人,卫尉寺的孟少卿,还带着自家公子。”
  赵晏离京三年,不大清楚这些官署的人员变动,正思索孟少卿是何方神圣,锦书又道:“起初大家都以为他们是来拜见老爷,但没多久,二少爷和少夫人就被传了过去,所以十有八/九,孟少卿是有意让孟公子与小娘子结亲。”
  赵晏闻言,并未觉得惊讶。
  祖父的名声摆在那,想与赵家联姻之人向来不在少数,如今父亲再立战功,前途一片光明,势必会有人把主意打到她的婚事上。
  只是没想到,他们来得这么快。
  她放下书,起身道:“走吧,我们也去看一看。”
  锦书迟疑:“小娘子,这……您就这样去吗?”
  虽说老爷和夫人皆非世家出身,赵家不像京中某些大族那么讲究规矩,但事情尚在商议,小娘子便要过去一探究竟,终归是不合礼数。
  “当然不。”赵晏促狭一笑,目光在她身上打了个转,“客人来访,必定要有人端茶倒水、添置点心瓜果,我穿你的衣服进去。”
  -
  不多时,赵晏扮做婢女,和锦书一道去往堂屋。
  刚巧在门外遇上赵夫人身边的仆妇,赵晏叫住那位嬷嬷,不由分说地接过了她手中的托盘。
  一进门,便看到两张熟悉的面孔。
  孟少卿孟元博,说来还算是皇亲国戚,其夫人嘉顺长公主是先帝庶妹,论辈分,今上还得称她一声姑母。赵晏曾在宫宴上见过这位孟驸马,那时候他还不是卫尉寺少卿,因此锦书刚才提起,她完全没有想到他身上。
  至于另一位,孟少卿的儿子――
  还真是冤家路窄。


第5章 成为他明媒正娶的太子妃。……
  孟公子坐在孟元博下首,玉冠束发、锦袍加身,打扮得光鲜亮丽。
  他的面颊和脖颈处有星星点点的红印,尽管已经用脂粉遮盖,但却逃不过赵晏的眼睛。
  她知道那些痕迹来源于何。
  看来昨天的茶水不够烫,他还能堂而皇之地出现在这里。
  迎着一众家人略带惊讶的目光,她若无其事地将瓜果点心逐个摆上桌案。
  经过孟公子时,明显感觉他身形一僵,随即不由自主地抓紧了手中的茶杯。
  她面不改色,看杯子已经见底,提起茶壶为他加满:“孟公子慢用,当心烫。”
  话音平淡,似乎只是一句善意的提醒。
  孟公子始料未及,昨日在南市遇到的小娘子竟是赵家婢女,一时惊怒交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