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雅》

分类: txts3

从书架移除
曰旌,有铃曰旂,错革鸟曰旟,因章曰旃。──旌旂。
<img src="/uploads/allimg/200627/1-20062G6343X05.jpg"/>

释地第九
两河间曰冀州,河南曰豫州,河西曰雝州,汉南曰荆州,江南曰杨州,济河间曰兖州,济东曰徐州,燕曰幽州,齐曰营州。──九州。
<img src="/uploads/allimg/200627/1-20062G634395G.jpg"/>
鲁有大野,晋有大陆,秦有杨陓,宋有孟诸,楚有雲梦,吴越之间有具区,齐有海隅,燕有昭馀祁,郑有圃田,周有焦護。──十薮。
东陵阠,南陵息慎,西陵威夷,中陵朱滕,北陵西隃雁门是也。陵莫大于加陵,梁莫大于湨梁,坟莫大于河坟。──八陵。
东方之美者,有医无闾之珣玗琪焉;东南之美者,有会稽之竹箭焉;南方之美者,有梁山之犀象焉;西南之美者,有华山之金石焉;西方之美者,有霍山之多珠玉焉;西北之美者,有昆仑虚之璆琳琅玕焉;北方之美者,有幽都之筋角焉;东北之美者,有斥山之文皮焉。中有岱岳,与其五谷鱼盐生焉。──九府。
东方有比目鱼焉,不比不行,其名谓之鲽;南方有比翼鸟焉,不比不飞,其名谓之鹣鹣;西方有比肩兽焉,与邛邛岠虚比,为邛邛岠虚啮甘草,即有难,邛邛岠虚负而走,其名谓之蹷;北方有比肩民焉,迭食而迭望;中有枳首蛇焉。此四方中国之异气也。──五方。
<img src="/uploads/allimg/200627/1-20062G63439346.jpg"/>
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牧,牧外谓之野,野外谓之林,林外谓之坰。
下湿曰隰。大野曰平,广平曰原,高平曰陆。大陆曰阜,大阜曰陵,大陵曰阿。可食者曰原,陂者曰阪,下者曰隰。田一岁曰菑,二岁曰新田,三岁曰畬。──野。
东至于泰远,西至于邠国,南至于濮铅,北至于祝栗,谓之四极。
觚竹、北户、西王母、日下,谓之四荒。
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
岠齐州以南,戴日为丹穴,北戴斗极为空桐,东至日所出为大平,西至日所入为大蒙。太平之人仁,丹穴之人智,大蒙之人信,空桐之人武。──四极。
<img src="/uploads/allimg/200627/1-20062G63439201.jpg"/>

释丘第十
丘,一成为敦丘,再成为陶丘,再成锐上为融丘,三成为昆仑丘。
如乘者,乘丘;如陼者,陼丘。
水潦所止,泥丘。方丘,胡丘。
绝高为之京,非人为之丘。
水潦所还,埒丘。上正,章丘。
泽中有丘,都丘。当途,梧丘。
途出其右而还之,画丘。
途出其前,戴丘;途出其後,昌丘。
水出其前,渻丘;水出其後,沮丘。
水出其右,正丘;水出其左,营丘。
如覆敦者,敦丘;逦迤,沙丘。
左高,咸丘;右高,临丘。前高,旄丘;後高,陵丘;偏高,阿丘。
宛中,宛丘。丘背有丘为负丘。
左泽,定丘;右陵,泰丘。
如亩,亩丘;如陵,陵丘。丘上有丘,为宛丘。
陈有宛丘,晋有潜丘,淮南有州黎丘。
天下有名丘五,三在河南,其二在河北。──丘。
望厓洒而高,岸。夷上洒下,不漘。
隩,隈。厓内为隩,外为隈。
毕,堂墙。重厓,岸。岸上,浒。坟,大防。
涘为厓。穷渎,汜。〔通〕谷者,溦。──厓岸。

释山第十一
河南,华。河西,岳。河东,岱。河北,恒。江南,衡。
山三袭,陟。再成,英。一成,坯。
山大而高,崧。山小而高,岑。锐而高,峤。卑而大,扈。小而众,岿。小山岌大山,峘。
属者,峄。独者,蜀。上正,章。宛中,隆。山脊,冈。未及上,翠微。山顶,冢。
崒者,厜<厂义>。
山如堂者,密。如防者,盛。
峦山,堕。重甗,隒。
左右有岸,厒。
大山宫小山,霍。小山别大山,鲜。山绝,陉。
多小石,磝。多大石,礐。多草木,岵。无草木,峐。
山上有水,埒。夏有水,冬无水,泶。
山豄无所通,谿。
石戴土谓之崔嵬,土戴石为砠。
山夹水,涧。陵夹水,澞。
山有穴为岫。
山西曰夕阳,山东曰朝阳。
泰山为东岳,华山为西岳,霍山为南岳,恒山为北岳,嵩高为中岳。
梁山,晋望也。

释水第十二
泉一见一否,为瀸。
井一有水,一无水,为瀱汋。
滥泉正出。正出,涌出也。
沃泉县出。县出,下出也。
氿泉穴出,穴出,仄出也。
湀<门辟>,流川;过辨,回川。
灉,反入。潬,沙出。
汧,出不流。归异,出同流,肥。
瀵,大出尾下。水醮曰厬。
水自河出为灉;济为濋,汶为灛,洛为波,汉为潜,淮为浒,江为沱,濄为洵,颍为沙,汝为濆。
水决之泽为汧,决复入为汜。
“河水清且澜漪”:大波为澜,小波为沦,直波为径。
江有沱,河有灉,汝有濆。
浒,水厓。水草交为湄。
“济有深涉,深则厉,浅则揭”:揭者,揭衣也;以衣涉水为厉,繇膝以下为揭,繇膝以上为涉,繇带以上为厉,潜行为泳。
“汎汎杨舟,绋缡维之”:绋,<索率>也。缡,緌也。
天子造舟,诸侯维舟,大夫方舟,士特舟,庶人乘泭。
水注川曰谿,注谿曰谷,注谷曰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