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奴

分类: qsxs

从书架移除
是方才跪在老头旁边一声不吭的汉子。

康熙,总有一天我会亲眼见见你这个大麻子的!汉子狠狠的盯着大船看了数秒后,迅速又将头低了下去,脸上平静如初,好像刚才那一幕从来没有发生过一般。

他叫赵强,前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学生,大学毕业后因为一时没找到什么好工作,便帮其父经营一家猪肉店,每日杀猪卖肉之余以读书打发时间。那日因为收摊早,便趴在案摊上看《清史》,因为昨天夜里也看书到通宵,所以精神有些不济,看着看着便睡着了,等一觉醒来却发现自己已经到了康熙二十一年,附身在另一个也叫赵强的汉子身上!

当确信自己没有做梦,脑袋后那条金钱鼠尾辫的确存在的时候,赵强如遭雷击般懵了。但他什么也做不了,因为他所附身的这个赵强只不过是一个兵败后被押往关外为奴的战俘,而他兵败之前效命的对象却是原明朝的山海关总兵、满清的平西王、大周朝的昭武皇帝――吴三桂。

吴三桂在史书上顶着汉奸之名已经被骂臭,但赵强却认为他是一个英雄。姑且不论他当初放清兵入关是否真如某些民间史学家所言,是借清兵之力“为君父报仇”,之后骑虎难下不得已当了汉奸。还是他为了自己的女人陈圆圆冲冠一怒又或是为了保全关宁集团利益甘愿投清当汉奸,总之一点,这些都是世人的猜测,吴三桂的真实动机无人能知晓,不过仅从他日后再次举兵反清而言,也当得英雄二字。人赎无过,至于功过是非,天下人自有公论,说吴三桂是三姓家奴也好,说他是无耻小人也好,说他是汉奸也罢,总抹不掉他反抗清王朝统治的事迹。难道仅因为清朝统治中国二十余年,就要认定它是正朔,吴三桂起兵就是逆天行事,破坏统一大局不成?如果硬要说吴三桂是汉奸,那么他起兵反清又怎么称呼?仅一个反复小人恐怕不能让人信服!在民族感情上,赵强认同任何一个敢于反抗满清统治的人,不论他之前做过什么,只要他起来反清了,那么在赵强眼里他就是一个英雄。

在后世时,赵强最讨厌的就是荧屏里整天播放的清宫辫子戏,《康熙大帝》、《施琅大将军》什么的二杆子戏让他看了有吐血的感觉。偶见几部穿越戏,竟然也是美女穿到那些阿哥身边谈情说爱,以“格格”、“福晋”为荣,至于一些文学网站上的清穿小说,更是让他看了火大,恨不得把作者揪出来好好质问一番:那什么小四、小八的难道真是你梦中的白马王子不成!

然而他改变不了现实,除了郁闷之外,他什么也不能做,什么也改变不了。只能在晚上睡觉时,幻想一下如果自己生活在外族入侵的那个大时代里,该如何做才能挽救华夏文明的传承。现在命运真的给了他一个机会,让他回到满清入关三十年后的这个黑暗时代,他却什么都不能做,因为他没有显赫的家世、与生俱来的高贵血统;也没有一支死心忠于自己的军队,更没有万贯家财可以让他用来招兵买马,甚至连人身的自由都没有,因为他只不过是一个被发配关外的奴隶而已。

吴三桂病死衡阳后,其侄吴应期领军南撤,至此吴军便分崩离析,再也无法抵抗住清军的攻势。赵强所附身的这个同名汉子,原是吴军大将王屏潘的侍卫,王屏藩于四川战败自杀后,他便与两千多吴军残部向清军投降,后来与各地被俘的吴军旧部及忠于吴三桂的滇民共计六万余人,被清廷分批押往关外宁古塔和尚阳堡拨给披甲人为奴。

第二章披甲人为奴

所谓“披甲人”就是清军征战时所虏获的降人,汉蒙都有,他们与阿哈(汉人和朝鲜人)一样,战时成为旗人战兵的辅兵,平时则作为家奴帮主人干活。只不过披甲人的地位比阿哈要高些,有些入了汉八旗或蒙八旗,有自己的住所,战功多的则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奴隶。此次清廷将吴军旧部迁发关外,一多半便是给了这些披甲人为奴。按清廷的说法,赵强他们属于吴逆乱党,凡副将以上官阶和十六岁以上的成年男子都要被杀头,余者不论老弱妇孺,一概发配关外,世世代代受苦役,子子孙孙不得翻身。不过赵强只是王屏藩的侍卫,并无其他官职,且是主动投降,所以在清廷初期大规模处理吴军旧部时,没有被一同砍了头。后来康熙可能觉得杀人太多,便生了一些怜悯,下旨意将余下的几万人全部迁往关外为奴,让他们世代服苦役,赵强这才侥幸活了下来。

即便如此,却也是受尽煎熬,许多人在流放途中受不了长途跋涉之苦死去,到了关外之后,更是有数千老弱耐不住严寒而冻死在这白山黑水之中。比起那些已经死去的人,赵强算是幸运得多,不过同被发配关外的犯官罪民与他们这些活下来的吴军旧部比起来,则更要幸运的多。因为他们只要不生事,一旦遇上皇帝大赫,就能回到关内,重新过以前的生活,有些更可以被起复重新为官。而这些活下来的吴军旧部和滇民却是永生永世再也不能入关内一步,因为康熙圣谕很明确:吴逆旧部,从贼日久,恶习不改,如遇大赫,亦不可赫。

此时是康熙二十一年,距离三藩之乱结束已有一年多时间。在这一年多里,赵强和大多数吴军旧部一样,已经心如死灰,对于各种欺凌早已变得麻木,只知像牛马一样活着,日夜做着各种重活苦活,任凭那些披甲人主子和旗丁们打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