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开挂我骄傲了吗
分类: qsxs
不过是“命中300球”而已。
当然……科比的投篮命中率肯定比眼下的王大林高多了。
各位不会真以为科比的投篮很烂吧?
要知道,科比整个职业生涯的投篮命中率是44.7%,比他同时期的麦迪、卡特和艾弗森三大分卫都高。
如果科比稍微克制一下自己的投篮欲望,在投篮选择上慎重一点,尤其在职业生涯最后一个赛季时减少一些出手,他职业生涯的命中率又怎么会低于45%?
休息了一会儿,王大林起身继续。
这一轮他再次投进300球,不过比上一轮多用了近10分钟,而且投进他足足出手了400多次!
随着体力逐渐下滑,投篮命中率当然也会越来越低。
按照王大林71的中投能力值,当他体能充沛且无人防守的情况下,命中率差不多能达到80%左右,手感好的时候多进几个也很正常。
之前的全国高中生篮球锦标赛,王大林的场均中投命中率达到了55.7%。
不得不说,在实战中能打出如此效率,王大林已是相当逆天了。
当然那只是高中生比赛,如果是NBA,连科比都投不了那么准。
又歇了半个小时,王大林咬了咬牙继续。
这一轮他频频打铁,出手二三十次就歇个几分钟,磕磕绊绊的耗费了一个半小时,终于又投进了300个球。
还差100个球,王大林已是有心无力,只好收拾东西回了自己临时的家。
揉着自己酸痛的右臂,王大林不禁脸上露出一丝苦笑。
刚看到任务时他满心欣喜,还以为当天就能完成前两项任务,谁知连第一项任务都没有完成。
王大林心中已做了决定:拿到积分后全部用来提升体力!
区区54的体力值,也就能在国内高中生篮球界耀武扬威一番,放到NBA赛场上估计加一起都撑不下来10分钟!
这种说法可一点也不夸张。
就算体力值达到80,在NBA估计也就能撑二十几分钟。
比如姚铭那时候在NBA,每当登场三十多分钟以上,他总会效率大幅下降,这就是体力不足的原因。
当然,姚铭身为一个内线球员,几乎整场比赛都在篮下与对方的“黑粗硬”激烈肉搏,体力消耗肯定会更大。
吃过午饭王大林躺床上小憩了一会儿,醒来后右臂更加酸痛了。
忍着疼痛给自己的膀子胡乱按摩了一番,下午就没再去。
王大林知道手臂酸痛这事儿可大可小,如果练得太狠导致肌肉损伤,那就得不偿失了。
晚上他不到八点钟就睡下了,睡觉之前又用左手给右臂肌肉狠狠揉捏了一番,第二天早上醒来已经好了许多。
第4章 斗牛(一)
不得不说,年轻就是好!
若换成原来那个39岁的王大林,让他也这样“跳投”1200多次,没个两三天铁定回不了血。
早餐简单啃了几片面包,王大林便拿着篮球出了门。
只剩100球,这次他仅耗时二十分钟就轻松完成,大气儿都没怎么喘。
兴致冲冲地领取了500积分奖励,打开能力值加点的页面,王大林顿时失落感爆棚……
特么的!太黑了吧?加1点体力值竟然要200积分?
合着我累死累活投进了1000球,就够加2点体力?……话说这体力54和56又有什么区别?
还不一样都是“乐色”?
王大林眼珠一转……如果用来提升三分能力会怎样?
“卧槽!提升1点三分能力居然要500积分?”
既然如此他也不再纠结,直接加了2点体力值。
反正三分能力67比66也没准个啥,估计每一百球能多进一两个罢了。
加2点体力至少能多投十来次吧?
这就叫“两害相权取其轻”!
再说,第二项系统任务可没要求非得“跳投”,应该能轻松一些吧?
王大林满怀希望地来到三分线前面,刚出手两次便已发觉……这特么也没轻松多少啊?
诚然,投三分时系统并没要求他必须跳多高,在起跳上倒是省了些体力,可手臂和手腕出的力却是大了许多。
NBA每年全明星赛都有“三分球大赛”,其中许多参赛选手都用了“掂儿投”这一投篮动作,也就是略微一个小跳就投篮出手。
这种投篮动作在正规比赛场上当然不行,放在“三分球大赛”中却相当实用。
毕竟没人防守嘛!
既能节省体力,又能提高投篮的稳定性。
当年圣安东尼奥马刺队的邦纳就是这种投篮动作,职业生涯三分命中率达到了35%以上。
当然,若没有“GDP”组合把对方的防守球员带走,就他这种投篮动作……一场球能出手几次?
其实要论投篮稳定性,完全不跳才是最稳的!
要不然罚球的时候干嘛不跳?规则又没规定不许跳?
扯远了……继续说三分球!
NBA的“三分球大赛”是要求参赛者在三分线外五个点分别投五个球,时间只有1分钟。
哪怕是专业的篮球运动员,哪怕是“掂儿投”,一分钟内连续出手25次也绝不轻松。
杜兰特当年就曾评论过科比单场81分的那次壮举,他并没有多提科比表现有多么牛掰,反而对他的体能大加赞赏。
当然……科比的投篮命中率肯定比眼下的王大林高多了。
各位不会真以为科比的投篮很烂吧?
要知道,科比整个职业生涯的投篮命中率是44.7%,比他同时期的麦迪、卡特和艾弗森三大分卫都高。
如果科比稍微克制一下自己的投篮欲望,在投篮选择上慎重一点,尤其在职业生涯最后一个赛季时减少一些出手,他职业生涯的命中率又怎么会低于45%?
休息了一会儿,王大林起身继续。
这一轮他再次投进300球,不过比上一轮多用了近10分钟,而且投进他足足出手了400多次!
随着体力逐渐下滑,投篮命中率当然也会越来越低。
按照王大林71的中投能力值,当他体能充沛且无人防守的情况下,命中率差不多能达到80%左右,手感好的时候多进几个也很正常。
之前的全国高中生篮球锦标赛,王大林的场均中投命中率达到了55.7%。
不得不说,在实战中能打出如此效率,王大林已是相当逆天了。
当然那只是高中生比赛,如果是NBA,连科比都投不了那么准。
又歇了半个小时,王大林咬了咬牙继续。
这一轮他频频打铁,出手二三十次就歇个几分钟,磕磕绊绊的耗费了一个半小时,终于又投进了300个球。
还差100个球,王大林已是有心无力,只好收拾东西回了自己临时的家。
揉着自己酸痛的右臂,王大林不禁脸上露出一丝苦笑。
刚看到任务时他满心欣喜,还以为当天就能完成前两项任务,谁知连第一项任务都没有完成。
王大林心中已做了决定:拿到积分后全部用来提升体力!
区区54的体力值,也就能在国内高中生篮球界耀武扬威一番,放到NBA赛场上估计加一起都撑不下来10分钟!
这种说法可一点也不夸张。
就算体力值达到80,在NBA估计也就能撑二十几分钟。
比如姚铭那时候在NBA,每当登场三十多分钟以上,他总会效率大幅下降,这就是体力不足的原因。
当然,姚铭身为一个内线球员,几乎整场比赛都在篮下与对方的“黑粗硬”激烈肉搏,体力消耗肯定会更大。
吃过午饭王大林躺床上小憩了一会儿,醒来后右臂更加酸痛了。
忍着疼痛给自己的膀子胡乱按摩了一番,下午就没再去。
王大林知道手臂酸痛这事儿可大可小,如果练得太狠导致肌肉损伤,那就得不偿失了。
晚上他不到八点钟就睡下了,睡觉之前又用左手给右臂肌肉狠狠揉捏了一番,第二天早上醒来已经好了许多。
第4章 斗牛(一)
不得不说,年轻就是好!
若换成原来那个39岁的王大林,让他也这样“跳投”1200多次,没个两三天铁定回不了血。
早餐简单啃了几片面包,王大林便拿着篮球出了门。
只剩100球,这次他仅耗时二十分钟就轻松完成,大气儿都没怎么喘。
兴致冲冲地领取了500积分奖励,打开能力值加点的页面,王大林顿时失落感爆棚……
特么的!太黑了吧?加1点体力值竟然要200积分?
合着我累死累活投进了1000球,就够加2点体力?……话说这体力54和56又有什么区别?
还不一样都是“乐色”?
王大林眼珠一转……如果用来提升三分能力会怎样?
“卧槽!提升1点三分能力居然要500积分?”
既然如此他也不再纠结,直接加了2点体力值。
反正三分能力67比66也没准个啥,估计每一百球能多进一两个罢了。
加2点体力至少能多投十来次吧?
这就叫“两害相权取其轻”!
再说,第二项系统任务可没要求非得“跳投”,应该能轻松一些吧?
王大林满怀希望地来到三分线前面,刚出手两次便已发觉……这特么也没轻松多少啊?
诚然,投三分时系统并没要求他必须跳多高,在起跳上倒是省了些体力,可手臂和手腕出的力却是大了许多。
NBA每年全明星赛都有“三分球大赛”,其中许多参赛选手都用了“掂儿投”这一投篮动作,也就是略微一个小跳就投篮出手。
这种投篮动作在正规比赛场上当然不行,放在“三分球大赛”中却相当实用。
毕竟没人防守嘛!
既能节省体力,又能提高投篮的稳定性。
当年圣安东尼奥马刺队的邦纳就是这种投篮动作,职业生涯三分命中率达到了35%以上。
当然,若没有“GDP”组合把对方的防守球员带走,就他这种投篮动作……一场球能出手几次?
其实要论投篮稳定性,完全不跳才是最稳的!
要不然罚球的时候干嘛不跳?规则又没规定不许跳?
扯远了……继续说三分球!
NBA的“三分球大赛”是要求参赛者在三分线外五个点分别投五个球,时间只有1分钟。
哪怕是专业的篮球运动员,哪怕是“掂儿投”,一分钟内连续出手25次也绝不轻松。
杜兰特当年就曾评论过科比单场81分的那次壮举,他并没有多提科比表现有多么牛掰,反而对他的体能大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