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儿不为奴

分类: qsxs

从书架移除
是,对社会的这种畸形现象他却毫无办法,只能在痛骂之余做那沉默的大多数。但穿越之后,父母妻儿的死让他再也无法做沉默的大多数!

国仇家恨第一次如此血淋淋的摆在眼前,任谁都无法再做那缩头乌龟,任谁,也再无法视若不见!任谁,也要挺胸复仇!

周士相,既然你没了血性,那就让我这个后来人为你重塑脊梁骨吧!

脑海中,一幕幕画面闪现...

庭院中,满头白发的父亲望着一手箍好的木桶,露出满意的笑容;

灯光下,年迈的老母看着为儿子一针一线纳好的鞋底,目光中满是慈祥;

书案旁,妻子端着做好的夜宵看着正在读书的丈夫,脸上满满的都是幸福;

襁褓中,才出生几个月的儿子咯咯笑的看着父亲,神情满是好奇。

一幕幕的画面不断闪现在脑海之中,周士相只觉自己的鼻子酸得难受,他很想放声痛哭,可是他哭不出来,他的眼中早已没有泪水。

爹、娘、晴儿、安儿,我周士相一定替你们报仇,一定替你们报仇!

不知何时,周士相转身离开了这两座空坟。

................

新书上传,还请喜欢骨头作品的读者朋友们能够给予支持,点击、收藏、推荐、评论....都是您对我及这部作品最好的支持.

《汉儿不为奴》这部作品只想告诉世人,历史是血淋淋的,穿越同样也是血淋淋的,在这个华夏陆沉的岁月,汉家儿郎难道真要去做那异族的奴隶!

第三章 复仇

出城祭拜的新会居民已经陆续回城,同出城时一样,人群同样没有声音,有的只是脸上那还未干掉的泪痕。间歇中,偶尔能听到一两声哽咽。

风中再也没有纸钱落下,队伍中也不见了祭品,白色的缟服已经去了大半,但那凄凉的哀肃之情却是一点也没有减弱。微风拂过,只让人感觉天地间皆是昏茫茫一片。

看着回城的百姓,一众差役们都是松了口气,没出事就好。他们怕得不是明军去而复归,而是怕有人因为亲人的死对清军闹出事来。临出城前,黄知县可是再三叮嘱他们,千万不能出事,否则,他们的差事便到了头。现在一点事都没有,差役们自然轻松下来,能在县衙吃粮可是好差事,任谁也不想平白丢了这饭碗。

眼看就要进城了,黄四却仍不放心,特意带了几个差役前后又观察了一下,确认不会有人生事后,这才带人赶到前头。

快到城门时,却是看到一队清兵簇拥着一员骑马的将领出城来,黄四一眼就识得这人是平南王麾下的参将由云龙。

说到这由云龙,身份可高贵着,乃是正儿八经的汉军旗出身,是随平南王他老人家在太宗时就在辽东从的龙,还受过太宗爷的夸赞,顺治五年随平南王南下后一路斩将夺旗,愣是从小小把总一跃而为参将,在平南王心中可受着重用。论亲近程度,一同驻守新会的绿营右翼总兵吴进忠可是远远不及由云龙的,故而当初老本贼围城,守城清军是以由云龙这个参将为主,吴进忠这个总兵为辅的。

由参将这是要出城去哪?

黄四小声嘀咕了声,他这卑微小人物哪里敢去问人家汉军旗参将的事,正寻思着是不是进城向县尊禀报,却看到黄县令带了县丞和一个书办匆匆从城门快步奔了出来。

从县衙一路小跑过来,黄之正也着实累得够呛,可要是能请动由参将向平南王爷进言免了新会三年赋税,他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这不听说由云龙要回广州觐见平南王,他便急匆匆的赶来,生怕来得迟了耽搁事。

路上一直担心由云龙已经走了,现在看到人还未走,黄之正顿时心下一喜,松了口气,三步并作两步就走到由云龙马下,不及喘定便恭敬的行了一礼,将来意说出。

马上的由云龙听了几句后便点头示意,一扬马鞭,颇是同情道:“新会残破,百姓艰苦,本将也是看在眼里的,也罢,难得黄县令如此为民,这免赋的事就交给本将了,待本将见着王爷后定遂了你的心愿,不然,本将也没脸再来这新会城。”

“多谢将军成全,下官代新会百姓谢过将军大恩!”

听由云龙允诺了此事,黄之正立时大喜,见由云龙勒马欲走,便赶紧躬身道:“下官恭送将军!”

由云龙哈哈一笑,打马便要朝前奔去,可眼前却见那出城祭扫的百姓已经到了城门,也不知怎的,看到那些如丢魂般的百姓,杀人不眨眼的由参将竟然鬼使神差的将马鞭给放了下来,人也不走了,只勒马定立在那。

黄之正见状,心知缘由,也不敢说话,小心的陪立在一边。一众由云龙的亲兵也都沉默不语站在那里,个别人看向那些百姓的目光中明显带有几分愧疚之色。

...........

回城的百姓在清军的注视下一群群相继往城中去,城头上、城门处都没人说话,静悄悄的让人窒息。

眼看百姓差不多都要入城了,忽然,有一个秀才打扮的年轻人却从人群中跃步而出,径直向着由云龙所在方向快步走了过来。

这人举动立时引起清兵注意,由云龙身后的亲兵作势便要往前拦截,由云龙却是挥手斥退了他们,在他看来,对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秀才也要如此紧张,传出去可真是他由云龙的笑话了。

见那秀才跌跌撞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