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港社区

分类: qsxs

从书架移除
。”许冬梅坐下来点点鼠标,再次看看电脑屏幕,随即抬头道:“爷爷,奶奶,您二位的党费该交了。再就是我们社区党支部的活动安排在每月25号下午,到时候我会提前给您二位发信息,您二位的电话我这上面都有。”
  “好好好,太感谢了。”老太太拿起钱包,忙不迭掏钱。
  “我们社区的党费每月最低三十,您二位在那边交的多少?”许冬梅取出登记党费的账本。
  老爷爷愣住了,迟疑了好一会儿才带着几分尴尬地说:“小姑娘,我……我以前是大队支书,后来去了砖瓦厂,再后来转户口进城的,没有退休工资,一个月就拿一百六,我……我……”
  不等老爷爷解释完,老太太就怯生生地接过话:“我以前在乡下做民办教师,后来家里困难,孩子又多,顾不过来,72年就不做了,跟他一样没退休工资。现在一个月拿一百六十二,以前是一百二十五,这一百六十二还是这几年才涨的,一年拿一次。我们在三里闸那边的党费,是一个人五块,两个人加起来十块。”
  两位老人不断解释,也不知道是不是有硬性规定,这让许冬梅很为难。
  韩晓武从未见过这种事,心想每个月来社区开一次会有那么重要吗?不来就不用交,都这么大年纪了,经济条件又不好,谁也不会找上门跟他们要。
  见两位老人最后从钱包里取出几张皱巴巴的纸币,把党费给交上了,韩晓武有些不是滋味儿,真想站出来帮他们交上一年甚至十年的党费。
  就在他想上网查查缴纳党费有没有相应标准时,许冬梅突然说:“爷爷,奶奶,现在有个政策,像您二位这种情况,只要年满80周岁就能申领尊老金。您二位今年都是79周岁,明年四月份就可以领了,到时您二位带上身份证过来,我们帮您二位办。”
  “还有这政策?”老人很意外。
  “有啊,每人每月六十块钱,您二位一年下来能领一千四百四。到时候记得来办,千万别忘了。”
  “好的,小姑娘,谢谢了!”
  “不客气,回去时慢点啊。”
  此情此景,让韩晓武心中油然而生起一股暖意,再看许冬梅,发现她也不是那么不近人情。


第2章 全新的一天(二)
  送走那对老人,又迎来一位神色凝重的阿姨。
  她婆婆夜里去世了,要是在医院去世的,医院会出具死亡证明,但她婆婆是在家寿终正寝的,按规定要先来社区开证明。
  看上去许冬梅对这项业务一样不熟悉,又给另一个同事打电话,事无巨细问了五六分钟,才从前来办事的阿姨手里接过户口簿、身份证等材料,然后翻箱倒柜找出一本空白证明帮着填写,交代阿姨拿她开的证明去离社区工作站不算远的卫生室,请社区医生出具什么一式四联单,拿到四联单之后送到社区来,到时候她会留下其中一联……
  办完这些并没有急着让阿姨走,问阿姨老人去世前这半年有没有住院,花了多少医药费,建议阿姨等丧事办完之后把病历、医药费的单据等材料全拿来,到时候社区会帮着申请报销一部分,会帮着申领丧葬费之类的。
  阿姨很感激,千恩万谢的走了。
  这种事韩晓武同样是头一次遇着,好奇地问:“许姐,这些事本来不归你管吧?”
  “不光开死亡证明不归我管,连刚才转组织关系原来也不归我管。”想到刚才那手忙脚乱的样子,许冬梅觉得有必要解释一下,不然会被新同事笑话。
  “管这些事的人呢?”
  “有的去街道开会了,有的去参加活动,今天就我一个人值班。”许冬梅端起茶杯喝了口水,接着道:“你看看桌上的名牌就知道了,我本来只负责妇联、计生,可原来负责党建的那位辞职了,书记和主任就让我先顶上,其实我连党员都不是。”
  “不是党员还负责党建?”韩晓武笑问道。
  “没人,没办法,我们社区现在就书记和主任两个党员。”许冬梅笑了笑,又说道:“死亡证明归小童管,她今天参加活动去了,这种事又不能让人家等,只能先打电话问清楚,再帮人家办。”
  “不懂就要问,许姐,那以后有不懂的地方,我就跟你请教。”
  “什么请教,都是同事,”许冬梅将空白证明放进小童的抽屉,不无感慨地说:“你说得也对,不懂是要问。比如刚才那个证明,以前有个新来的不是很懂,跟人家说人死了要去行政服务中心的公安局窗口注销身份证。人家搞不清楚,真去了行政服务中心。公安局的人看了下材料,问清楚情况,接过身份证,拿起剪刀咔嚓一下把身份证的角剪了,把死者的户口给注销了。”
  韩晓武不解地问:“人死了,户口和身份证不就应该注销掉吗?”
  “是应该注销,但不能注销的这么快。这边丧事还没办完,那边就把身份证剪了,把户口给注销了,死者去世前的医药费怎么报?大病补助怎么申领?丧葬费怎么申领?死者存在银行里的钱怎么取?反正因为这事,人家不知道跑了多少冤枉路,去这儿开证明,去那儿开证明,腿都快跑断了!”
  “看来程序很重要。”
  “是啊,程序真的很重要,我们社区是第一步,我们这儿一出错,步步错。”女人都有一颗八卦的心,许冬梅见韩晓武不但看着挺顺眼而且很礼貌,忍不住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