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山变

分类: qsxs

从书架移除
:‘……观洪氏其人,名为脑,实为意志不坚,见风使舵之徒,后世子孙当与众卿密议,而后密密捕之。捕获之后,可于此人身上找到漏洞,将该邪会及脑全部擒获!此事机密,尔等切忌动作过大激起民变。又,洪氏等人皆邪会脑,尔等当细细查访,务求一成擒,不可有半点疏忽。切记切记,小心小心。’”

说到这里,皇帝的脸色变得非常古怪:“圣祖仁皇帝一代圣主,于朕继统之日托梦于后世子孙,朕实在难以决断,故而亲自翻查皇考起居档暨三十年来往来奏折。终于于道光二十七年六月间查到了来自广西巡抚郑祖琛的奏报:金田县有保良攻匪会,公然练兵筹饷,招收徒众。经金田县弁员搜捕之,出入教名册十七本,其有荒诞语云:‘以岁在丁末,应红羊劫谶。’郑祖琛以不能决亦不能解,乃释。”

“朕想了很久,都想不通这岁在丁末,应红羊劫谶的话到底是何解?”年轻的皇帝不好意思的笑了一下:“今日朝会,把它说出来,你我君臣共议。尔等以为圣祖仁皇帝托梦于朕,可是有何深意?”

这样的事情在大清开国以来还是第一桩,身为臣子自然不能怀疑皇帝的说话是在撒谎,但是这样的事情也太过匪夷所思了一点!

听完皇帝的讲述,穆彰阿回头给季芝昌使了个眼色:“皇上,事关圣祖仁皇帝,非同小可,不如召集六部九卿与内阁大学士众位大臣共议?”

“如卿所议,事关圣祖,当然应该郑重对待,然仁皇帝于梦所言,似乎也不应该轻忽以对吧?”

千里来龙,到此结穴!穆彰阿立刻明白皇上的动议为何,却想不出来皇帝为什么这么郑重其事的对待广西金田县出现的一件小事,含糊应对道:“老奴下去之后,以夹片附在廷寄之送交广西巡抚便是了。”

这句话殊非君前奏对的仪态,也和他言辞便给的口锋本色不符,不过算是应付下来了。

皇帝点点头:“就照此办理吧。不过,圣祖仁皇帝的事情就不要加在夹片了,免得弄得蛇蛇蝎蝎的。”

“喳!”见皇帝没有其他的吩咐,穆彰阿领人跪安而出。

刚刚回到军机处,众人还不等坐定,一个内侍站在门口高声传喝:“皇上有旨:军机处众位大臣勤劳国事,枵(音消)腹从公。特赏赐碎溜小鸡、炒面鱼、云扁豆炒肉,挂炉鸭子各一。着御膳房伺候。”说到最后又加了一句:“毋庸谢恩,钦此!”

第一卷第3节坐而论政

更新时间:201181817:53:38本章字数:4096

说是‘毋庸谢恩’,穆彰阿还是恭恭敬敬的站好,听内侍传完旨意之后离开。随即御膳房前来开饭,除了照例的四盘四碗,加上皇帝赏赐的菜品,摆满了大理石桌面。穆彰阿心感动:新君登基,于自己恩宠不减,想来真是欢喜莫名。

“我们五个人吃不来这许多啊?”季芝昌等人都是5旬开外的年岁,更不用提穆彰阿已经是望七之年,平时的吃饭都是以节食养生为主,偏今天有皇帝御赐的菜品――这可都是要‘消灭’干净的,因此他提议:“不如给他们拨一点儿过去?”

他口的‘他们’指的是在对面南屋的军机章京。清制:军机章京各拣选满汉举人,六部司官经过考试后合格者录取担任,在人数上并无定例,总数大约在o人左右(此处并非作者杜撰。军机章京的人数一直没有一个非常精准的要求。一直到真实历史的洪杨军兴,军机处事物繁忙,咸丰帝下令,将人数扩充为人,以满汉各6人,遂为永例。本书在写作会加以小幅度的改动,知者莫怪。),这o人分为四班,每日两班,隔日进值。

“何必如此麻烦?”穆彰阿随口接道:“就让他们过来一起吃吧?”

“5个人怕是坐不开吧?”

“不怕,挤一挤,总能坐得下的。”

于是,何汝霖下去安排,不一会儿的功夫,人员聚集在军机处,这下可真的是热闹起来了!5人围坐在一张专门找到的特大号圆桌前,开始用餐。

这顿饭吃得很香,一来众人也真是有点饿了,饥者易为食;二来这等大团圆的气氛也可让人心情舒畅,胃口大开。只为现在还是在大丧期,不敢有任何欢颜流露,未免美不足。

和军机大臣见面迁延良久,等到皇帝用罢午膳,已经过了午时了。

回到养心殿东暖阁,在软炕式的宝座上换了个舒服的姿势休息下来,顺手拿起一本奏折,一看题头,年轻的皇帝微笑起来:《尊议大礼疏》,礼部右侍郎曾国藩跪进。

这篇奏折的内容是应皇帝的上谕,召集六部九卿就道光皇帝遗诏特别要求的一条:‘……朕万年后。断不可行郊配,y庙之礼……’而进言的。

疏云:‘大行皇帝功德懿烁,郊配断不可易,庙袱尤在所必行。’一上来就是论证明确,接下来的自然就是论据罗列:先是庙袱一条,‘考古准今万难遵从;而具体的解释则是由古到今,古之祧庙之说乃为七庙亲尽言之,间有七庙亲尽而不祧者,则必有德之主世世宗祀,不在七庙之数,若殷之三宗,周之武是也。’接下来又说:‘……况且诸侯士大夫尚有庙祭,况有天子至尊,敢废升袱之典?’

在奏折的最后,曾国藩写到:“……皇上他日郊祀之时,上顾成命,下顾万世,或者悚然难安,则礼臣(这是指他自己,曾国藩任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