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汉时关
分类: qsxs
史入仕。
当时的法律规定,史是世袭的,只有史的儿子才有资格学史。违抗者是要杀头的。
从这里我们可以大胆地推断出,赵高他老爹也是一位史,相当于今天的下级公务员,且专业知识强,可以说更大胆地推测后来赵高步步高中,出人头地,成为全国级别的法律家和书法家,都是受他老爹耳濡目染的教导。
中国历史上这样的例子不少。比较出名的汉武帝时期的张汤,他就是子承父业。张汤以后,张家世代以律学传家,皆是身传家教的世业。
赵高确定了他今后要走的路,迈出了他奇幻人生的重要一步。
让我们来简单回顾一下他这条艰辛的历程。
赵高从学习刑狱法律起步,以出色的文字录入能力和书法功力被选拔入宫。这不是吹牛,相传此人当年对于书法的造诣颇不一般,他曾经与丞相李斯、太史令胡毋敬一起主持制定秦的文字书法教科书,其中之一的《爰历》六章,就是由他编定的。包括《爰历》在内的秦的文字书法教本,是根据古来的文字书法教本《史籀》篇作成的,赵高对于《史籀》篇和当时汉字书法的各种书体,精通烂熟,他的功夫,是从小就修得炼成了的。
除此之外,赵高也是个考试天才。要想达到学史的终极目标,必须通过三项考试。考成了分别获得“史”、“令史”、“尚书卒史”,这些都是秦代小官名,赵高连考三次,三次第一名,顺利地进入秦宫为吏。
看完这段简历,此人的确厉害!
可以说,赵高是秦帝国刀笔吏中出类拔萃的最上者,他精通书法文牍,一路高中三连冠以刀笔之文进入秦宫,担当秦王的文牍近臣。
由此,赵高终于近身为嬴政身边的近臣。且这个人长得帅,精通法律,字写得漂亮,又特别会说话,很懂得揣测上意。就这样苦干了几年,他博得了嬴政的赞赏,并被提拔为车府令。
“车府令”是个什么官?说白了就是嬴政的专用车夫。但赵高这个车夫的权利比较大些,除了皇帝出巡他得随行驾驭以外,出行的一大票车马行头都归他管,什么时候走,什么时候停大多情况也是他说了算,如果嬴政不反对的话。可见,这是个不大但是能和帝王亲密接触的官职。
赵高在中车府令这个职位上一干许多年,他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干得非常出色。到了后来,嬴政更是让他兼任小儿子胡亥的老师,只管教狱法方面。不要忘记,我们前面就说过了,赵高是当时秦帝国第一流的法律家和书法家。这个工作他绝对能胜任。
事实证明,这个兼职他也干得非常好。好到什么程度?有例为证。
在身兼车府令和胡亥老师两职时,赵高犯了重罪。嬴政将他交给蒙毅处置,蒙毅这个人很正直当时就判处赵高革职处死。这事本来已经完了,可这时候嬴政说话了,他说:“蒙毅啊,赵高虽然犯罪,但向来办事勤快,这次就算了吧。”
皇帝的人情谁敢不买,蒙毅捏捏鼻子:得,您都这么说,那就算了吧。
历史上赵高到底犯了什么重罪?没有记载。但既然蒙毅说应该要杀头,应该不是什么偷鸡摸狗的小事。而嬴政竟然因为欣赏赵高的办事能力,就亲自下令赦免了他,并且还官复原职。可见,赵高绝对可以称得上当时的劳模,此人实在是太能干了!
关于此人的小花絮大概这么些,这个历经宦海沉浮的宦官,到沙丘这一年,应该是40多岁。前半生的经验让他明白,要想过好日子就得掌权。
人和人是不一样的。有些人性格天生善良仁德,这种是圣人贤人;有些人性格中善恶的力量一直在不停交战,不是这个占上风就是那个占上风,当然从不会有一边独大的情况,这种人是凡人普通人;还有一种人表面恭顺勤勉,实际上恶念的种子一直被他深深压制在心底不见光线的深处,只要一个时机就会爆发,从而一发不可收拾。
赵高就是这第三种人,这种子就是权力!
嬴政这个庞大到只能仰视的巨人,日夜横踞在他面前,在他森然目光下的赵高只能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去做那个敦于事的中车府令。赵高体内隐藏的权力种子隐藏得很好。在他任车府令这一他在嬴政时期最高官职的时候,只有一次他未能控制住。
就是蒙恬按法律要处死赵高这次,历史卷册中并未提及半点赵高适时的罪行。但从他日后做法来看,那时候赵高肯定犯了如同今日一样的错误,他做了自己绝对不应该做的事!
只有一次就够了,他为了自己犯的错误差点丢了脑袋,赵高被吓怕了。权力的种子又一次蛰伏下去,埋得更深。只不过已经体味过光线、感受过疯长乐趣的种子,怎么甘心永久沉沦。它只是在等一个机会,如同他的主人一样。
就在沙丘那一天,忽然之间,他亲手接过嬴政手中那封遗诏那刻,这个机会陡然地袒露在赵高面前。他果断地扣下诏书。
在这之后的两三天里,一个大胆的计划成形。要实现这个计划,要做的有三件事。第一件:扣下诏书。这个轻而易举,第二件事却难一些,他要分别去找两个人。
师父说的话总是对
胡亥。
这就是赵高第一个要找的人。
嬴政有二十多个儿子,当然,那时候没有计划生育。胡亥是他的第十八个儿子。此人真正出名,要推后到这时间的
当时的法律规定,史是世袭的,只有史的儿子才有资格学史。违抗者是要杀头的。
从这里我们可以大胆地推断出,赵高他老爹也是一位史,相当于今天的下级公务员,且专业知识强,可以说更大胆地推测后来赵高步步高中,出人头地,成为全国级别的法律家和书法家,都是受他老爹耳濡目染的教导。
中国历史上这样的例子不少。比较出名的汉武帝时期的张汤,他就是子承父业。张汤以后,张家世代以律学传家,皆是身传家教的世业。
赵高确定了他今后要走的路,迈出了他奇幻人生的重要一步。
让我们来简单回顾一下他这条艰辛的历程。
赵高从学习刑狱法律起步,以出色的文字录入能力和书法功力被选拔入宫。这不是吹牛,相传此人当年对于书法的造诣颇不一般,他曾经与丞相李斯、太史令胡毋敬一起主持制定秦的文字书法教科书,其中之一的《爰历》六章,就是由他编定的。包括《爰历》在内的秦的文字书法教本,是根据古来的文字书法教本《史籀》篇作成的,赵高对于《史籀》篇和当时汉字书法的各种书体,精通烂熟,他的功夫,是从小就修得炼成了的。
除此之外,赵高也是个考试天才。要想达到学史的终极目标,必须通过三项考试。考成了分别获得“史”、“令史”、“尚书卒史”,这些都是秦代小官名,赵高连考三次,三次第一名,顺利地进入秦宫为吏。
看完这段简历,此人的确厉害!
可以说,赵高是秦帝国刀笔吏中出类拔萃的最上者,他精通书法文牍,一路高中三连冠以刀笔之文进入秦宫,担当秦王的文牍近臣。
由此,赵高终于近身为嬴政身边的近臣。且这个人长得帅,精通法律,字写得漂亮,又特别会说话,很懂得揣测上意。就这样苦干了几年,他博得了嬴政的赞赏,并被提拔为车府令。
“车府令”是个什么官?说白了就是嬴政的专用车夫。但赵高这个车夫的权利比较大些,除了皇帝出巡他得随行驾驭以外,出行的一大票车马行头都归他管,什么时候走,什么时候停大多情况也是他说了算,如果嬴政不反对的话。可见,这是个不大但是能和帝王亲密接触的官职。
赵高在中车府令这个职位上一干许多年,他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干得非常出色。到了后来,嬴政更是让他兼任小儿子胡亥的老师,只管教狱法方面。不要忘记,我们前面就说过了,赵高是当时秦帝国第一流的法律家和书法家。这个工作他绝对能胜任。
事实证明,这个兼职他也干得非常好。好到什么程度?有例为证。
在身兼车府令和胡亥老师两职时,赵高犯了重罪。嬴政将他交给蒙毅处置,蒙毅这个人很正直当时就判处赵高革职处死。这事本来已经完了,可这时候嬴政说话了,他说:“蒙毅啊,赵高虽然犯罪,但向来办事勤快,这次就算了吧。”
皇帝的人情谁敢不买,蒙毅捏捏鼻子:得,您都这么说,那就算了吧。
历史上赵高到底犯了什么重罪?没有记载。但既然蒙毅说应该要杀头,应该不是什么偷鸡摸狗的小事。而嬴政竟然因为欣赏赵高的办事能力,就亲自下令赦免了他,并且还官复原职。可见,赵高绝对可以称得上当时的劳模,此人实在是太能干了!
关于此人的小花絮大概这么些,这个历经宦海沉浮的宦官,到沙丘这一年,应该是40多岁。前半生的经验让他明白,要想过好日子就得掌权。
人和人是不一样的。有些人性格天生善良仁德,这种是圣人贤人;有些人性格中善恶的力量一直在不停交战,不是这个占上风就是那个占上风,当然从不会有一边独大的情况,这种人是凡人普通人;还有一种人表面恭顺勤勉,实际上恶念的种子一直被他深深压制在心底不见光线的深处,只要一个时机就会爆发,从而一发不可收拾。
赵高就是这第三种人,这种子就是权力!
嬴政这个庞大到只能仰视的巨人,日夜横踞在他面前,在他森然目光下的赵高只能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去做那个敦于事的中车府令。赵高体内隐藏的权力种子隐藏得很好。在他任车府令这一他在嬴政时期最高官职的时候,只有一次他未能控制住。
就是蒙恬按法律要处死赵高这次,历史卷册中并未提及半点赵高适时的罪行。但从他日后做法来看,那时候赵高肯定犯了如同今日一样的错误,他做了自己绝对不应该做的事!
只有一次就够了,他为了自己犯的错误差点丢了脑袋,赵高被吓怕了。权力的种子又一次蛰伏下去,埋得更深。只不过已经体味过光线、感受过疯长乐趣的种子,怎么甘心永久沉沦。它只是在等一个机会,如同他的主人一样。
就在沙丘那一天,忽然之间,他亲手接过嬴政手中那封遗诏那刻,这个机会陡然地袒露在赵高面前。他果断地扣下诏书。
在这之后的两三天里,一个大胆的计划成形。要实现这个计划,要做的有三件事。第一件:扣下诏书。这个轻而易举,第二件事却难一些,他要分别去找两个人。
师父说的话总是对
胡亥。
这就是赵高第一个要找的人。
嬴政有二十多个儿子,当然,那时候没有计划生育。胡亥是他的第十八个儿子。此人真正出名,要推后到这时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