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颠倒

分类: qsxs

从书架移除
妇人穿着黑金配色睡袍从楼梯上下来。艳丽如宝石的一张脸,笑着道:“你就是电话里的Rita吧?云森跟我说过你。”
  云森,是靳云森,五十出头,如今娱乐圈硕果仅存的天王。
  一般这时候,屏幕上会出现一部三十年前的电影,靳云森是男主角,她是女主角,那时候香港电影全盛时期,她是出了名的美人,现在怀旧向的电影CUT里,永远有她一席之地,她演唐朝美人杨贵妃,云鬓高耸,带着混血感的一张脸,艳光四射,如同一朵盛放的牡丹。
  牡丹花期不长,她也一样,拍了几部电影,就隐居到国外,留下无数传说。其中一个,是她嫁给了橡胶大王的儿子,后来又离婚,分得一半家产。
  这传说随着黎商红得铺天盖地,被渲染得愈演愈烈,甚至把许多美籍隐形富豪都翻出来,誓要找到黎商的父亲。
  其实华丽幕布下不是什么新戏法――就像那个豪华别墅其实外强中干,Rita和Vincent喝酒时也无意中提到,说黎蕊其实也就是个旧日的空架子,别墅装修都是十年前的风格了,许多年没换过,里面很多地方都旧了,草坪也疏于打理,可能是因为美国人工贵,请不起住家的园丁了。她本来还想拍一下参观别墅,看实在拿不出手,只能拍了泳池和客厅就回来了。黎蕊当年走亏了,留下来多拍几年电影,正赶上香港电影全盛时代,多少钱赚不得。
  她是华天的老人,自然知道黎蕊嫁得并不好――甚至可能根本没嫁进去,否则何必这么多年音讯不通呢。许多那时候的明星也都移民美国,她也不跟他们往来。
  Vincent这么刻薄的人,竟然没跟着嘲讽,只是喝了口酒,淡淡道:“其实那时候,《梁祝》的女主,定的是她,她走了才让郁蓝演的。”
  《梁祝》这电影红遍两岸三地,一度辐射整个亚洲,刚出道的郁蓝因为一部电影封神,从此三王一后里,她就是那个后。
  Rita听了这话,怔了怔,没说话。她在这圈子里久了,知道这种与爆红的机会擦肩而过的经历有多折磨人――都不用别人议论,光是自己午夜梦回想的那句“如果”就够折磨自己许多年了,太过诛心。所以一般有点常识的都不议论这个,媒体也不写,算是一点慈悲了。
  于是她沉默了一会儿,喝了两杯酒,转而感慨道:“她要是不嫁,半山豪宅也有一套了。可见男人这东西实在是害人!”


第5章 裴隐
  但Rita向来是能把三分颜色炒成十分,何况黎商条件如此优越,四分之一混血,骨骼舒展漂亮,是近年来最好看的男偶像。其实他和他母亲关系也不是Rita通稿里写的那样好,他小时候就被扔到寄宿学校,黎蕊没什么母性,好在那时候还有钱,只管给钱。她有点像那种传统的贵妇人,半辈子只顾着美了,每天大半时间在保养上,偶尔发现自己儿子这么大了还要吓一跳的那种。不过她对黎商的职业规划倒是不错,一封信写到华天,刚好被尹奚截胡,把黎商带到百里传媒,交给了Rita。
  Rita也是如获至宝,她深知黎商的家世是梦幻感重要因素,所以不能让他在个选秀节目中随便出道,费尽心机为他创造一个隆重出场――用那一整个选秀节目作为垫脚的石头,衬托黎商的身份高所有练习生一等,反正现在新人太多,观众审美疲劳,选出一堆小练习生也没什么用,不如黎商奇货可居。那选秀节目创下她手上节目记录,一个好苗子没出,圈内全部跌破眼镜,只有少数几个人看出她醉翁之意不在酒,是一场豪赌。
  她赌了,也赌对了,黎商出道三年,已经成为顶级流量,没一首好歌,电影更是不消说,但是收入是百里传媒目前所有艺人中最高,撑起年初的预算会议半壁江山。《长歌行》这部电视剧,只给了二十天档期,片酬就接近九位数。他简直是格林童话里的金苹果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多少人眼红到夜不能寐。
  这是她自从来到百里传媒后第一得意事。她其实和尹总观念一直有分歧,她是商业化的天才,尹总却老有点阳春白雪的追求,最欣赏的永远不是她和她看中的艺人。结果黎商赚的钱比他所有阳春白雪加起来都多。
  他是天生该吃这碗饭的。
  其实在他之前的男团ECHO,也有几个条件不错的成员,但他不像夏铮,老想拍电影,拍好电影,为此牺牲商业价值也在所不惜,又太爱惜羽毛,明明红得很,却活得像那些快穷死的文艺片演员,不知道少赚了多少钱。黎商也不像聂决明,老想掌握主动权,老是在谋划大动作,虽然热闹,其实没攒下多少钱。他踏踏实实地当他的流量,做他的偶像,做到煊煊赫赫,做到遮天蔽日,做到那些大导演为了热度没有办法不给他一个有重量的角色来做噱头,引得影评人痛骂他们失了节。
  而苏容是看着黎商起来的。
  那些Rita扬眉吐气和Vincent喝酒的日子里,苏容就在旁边,他反正哪都能去,也常跟着Rita的节目录制,他师兄裴隐忙不过来的时候,他也给黎商化过妆。那时候黎商前途未卜,看起来反而苏容地位比他更高,要下手也该趁那时。
  但这时代早不流行这风尘巨眼识英雄的故事了。就像已经不存在所谓的“好看而不自知”的故事一样。
  连普遍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