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天》
分类: txts3
                    海,就在你眼前还七月下了雪,凡人都知道的事情你还不知道,有的什么誓言!
唐僧双手合十:"阿弥陀佛。"他的手心里有一颗眼泪,所以合十的时候是怀念了一遍一秤金的红色容颜,然后就忘记了。
10
四人回到东岸,与众相见,大家就帮着忙准备船儿送四人过河去,买桅蓬、办篙桨、出绳索、雇水手,正在河边上吵闹,忽听得河中间高叫:"孙大圣不要打船,花费人家财物,我送你们师徒过去。"原来是一只老鼋,钻出水面,道:"感谢大圣,水底下的水鼋之第原来是我住的地方,被那个妖邪占了,现在大圣除了他,我不用再挨土帮泥的,可以回家了。"
行者应了一声:"唔。"
八戒道:"真的假的呀?"
老鼋道:"我要是没真情送唐僧过这条通天河,天打雷劈肠穿肚烂不得好死。"
八戒道:"没创意。重新发过一个来听听!--哎呀不过算了,像我这么聪明的人到底是很罕见的,不为难你了,省得憋得背过气去又说我不尊老爱幼。你上来吧。"
老鼋负近岸边,将身一纵,爬上河岸,背上有四丈围圆的一个大白盖。
八戒道:"稳不稳的呀?不稳我可晕,晕了搞不好就要吐,吐得稀哩哗啦的的那可不好。"唐僧道:"多谢了。"就上了鼋背,四人都上稳了,老鼋蹬开四足,踏水面如行平地。河面上风很大,风里还有细小的水雾,好像是还有剩下的冰雪,擦着行者的脸颊飞过。行者的黑色发稍也在风中上下飞舞。
沙垂着头,她想,加上八百里,我们去西天又走了八百里。沙又想,别再想了,我老是想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想了,还要自己在心里说出来,前头就一直在说,说得我自己都烦了,能不能不说呢?说了就错。我有时甚至觉得我自己这样的内心言语已经到了絮絮叨叨的地步,可我有时又迷恋这种感觉。对自己想的东西都会烦了腻了,那么是不是会对去西天取经这件事也烦了腻了?可是又不能停下,可真是痛苦啊。其实,没有人说不能停下,没人说非继续不可,都是我自己,我不舍得。其实又有什么不舍得的呢?我真是搞不懂了。总之就是苦恼啊,发愁。再想下去,不知道还能不能数出去西天的行程,不知道还到不到得了西天。唉!沙又想,又在想了。还是八戒好。
八戒坐在鼋背上看大河的磅礴美景,很是高兴的样子。
沙想,师父也很好。不像我,不健康。大师兄也不健康。他是个病人。我也有病。有病还要出来长途跋涉,把那病加深了,入了精神,就恐怕好不了了。
师徒四人驾着白鼋,不消一日,行过了八百里通天河界,干手干脚地登岸,唐僧用一只手行了礼,他再不双手合十了。
白鼋道:"我听说西天佛祖无灭无生,能够知道过去未来的事情,我在这里整整修行了一千三百多年,虽然延寿身轻,会说人话,可是难脱本壳,你能不能到西天帮我问一下,我什么时候才能把这个壳给脱了,得一个人身。"
沙想,原来人想成仙得道益寿延年,可是能益寿延年的说到底是为了做人。做人很好么?等我这次的路走完,我也做人试试,不知道做这种一百年内就会死的生物有什么好的。
唐僧答应了白鼋,白鼋便淬水中去了。行者服侍唐僧上马,沙和八戒挑了担子,寻到大路一直奔西。毕竟不知此后还有多少路程,还有什么凶吉。通天河是过去了,从此岸到达了彼岸,然后先前的彼岸就变成了此岸,身后又是滔滔浪响,回头看去依旧浩渺无边看不见对岸,也许对岸已不是来时的样子,无法肯定在离开后的那一岸是不是还是原来的那一岸,说什么一苇渡江,从无数个此岸渡到彼岸,这就是路程,就是开章。此岸彼岸,全部也就是这样。毕竟不知此后还有多少路程,还有什么凶吉。
(通天河完)
第二章 火焰山
1
唐僧师徒四人赶奔西天,说不尽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历过了夏月炎天,几场雨一下,天很快冷下来,天上的云变得稀薄,有时中午也会刮风,一阵紧似一阵,沙觉得冷,手和脚都冷。八戒挺高兴,他喜欢看看沙,沙常常垂着头盯着自己的脚,脚上穿着一双磨破的僧鞋,全神贯注的,露着一节很好看的白色脖子。冬末的夜里,忽然闻到空气中温暖湿润的春天将至的气味,或者秋天的微寒,都会叫他心情愉悦,“太好了,天又冷了。”八戒说,天暖和了,天冷了,天又暖和了,他和很多人一样不断地以欢乐的心情期待着每个新春、每个新夏,期待着新月和新年,常常觉得自己期待的事情姗姗来迟,自然的本质是这样,人们在渴望回到派遣他来的地方去,回死亡的故乡。“好冷。”沙忍不住说。八戒说:“冷么?”走过去握住沙的手呵了口暖气,笑嘻嘻地说:“要加衣服了。”沙点点头,八戒微笑着抬头,看到很远的天边飞过几只黑色的鸟,远处的山很苍凉,一个接一个的山头,漠漠的,连绵不断,“果然秋已经深了。”八戒喃喃道。远处的山峰里传来一声不知道什么鸟的叫声,冷清而空空荡荡的。八戒觉得挺好,就是大家话少了点儿,不知道是不是累的,是够累的。
这段路走了几天,却渐渐热起来,起初以为是天时不正、秋行夏令,再走一段更加燠热,热得邪门。唐僧的苍白额头上沁出了细细汗珠,他勒马,路旁有座庄院,红瓦盖的房舍,红砖砌的垣墙,红油门扇,红漆板榻,一片都是红的。唐僧道:“行者,
                
                
                
                    唐僧双手合十:"阿弥陀佛。"他的手心里有一颗眼泪,所以合十的时候是怀念了一遍一秤金的红色容颜,然后就忘记了。
10
四人回到东岸,与众相见,大家就帮着忙准备船儿送四人过河去,买桅蓬、办篙桨、出绳索、雇水手,正在河边上吵闹,忽听得河中间高叫:"孙大圣不要打船,花费人家财物,我送你们师徒过去。"原来是一只老鼋,钻出水面,道:"感谢大圣,水底下的水鼋之第原来是我住的地方,被那个妖邪占了,现在大圣除了他,我不用再挨土帮泥的,可以回家了。"
行者应了一声:"唔。"
八戒道:"真的假的呀?"
老鼋道:"我要是没真情送唐僧过这条通天河,天打雷劈肠穿肚烂不得好死。"
八戒道:"没创意。重新发过一个来听听!--哎呀不过算了,像我这么聪明的人到底是很罕见的,不为难你了,省得憋得背过气去又说我不尊老爱幼。你上来吧。"
老鼋负近岸边,将身一纵,爬上河岸,背上有四丈围圆的一个大白盖。
八戒道:"稳不稳的呀?不稳我可晕,晕了搞不好就要吐,吐得稀哩哗啦的的那可不好。"唐僧道:"多谢了。"就上了鼋背,四人都上稳了,老鼋蹬开四足,踏水面如行平地。河面上风很大,风里还有细小的水雾,好像是还有剩下的冰雪,擦着行者的脸颊飞过。行者的黑色发稍也在风中上下飞舞。
沙垂着头,她想,加上八百里,我们去西天又走了八百里。沙又想,别再想了,我老是想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想了,还要自己在心里说出来,前头就一直在说,说得我自己都烦了,能不能不说呢?说了就错。我有时甚至觉得我自己这样的内心言语已经到了絮絮叨叨的地步,可我有时又迷恋这种感觉。对自己想的东西都会烦了腻了,那么是不是会对去西天取经这件事也烦了腻了?可是又不能停下,可真是痛苦啊。其实,没有人说不能停下,没人说非继续不可,都是我自己,我不舍得。其实又有什么不舍得的呢?我真是搞不懂了。总之就是苦恼啊,发愁。再想下去,不知道还能不能数出去西天的行程,不知道还到不到得了西天。唉!沙又想,又在想了。还是八戒好。
八戒坐在鼋背上看大河的磅礴美景,很是高兴的样子。
沙想,师父也很好。不像我,不健康。大师兄也不健康。他是个病人。我也有病。有病还要出来长途跋涉,把那病加深了,入了精神,就恐怕好不了了。
师徒四人驾着白鼋,不消一日,行过了八百里通天河界,干手干脚地登岸,唐僧用一只手行了礼,他再不双手合十了。
白鼋道:"我听说西天佛祖无灭无生,能够知道过去未来的事情,我在这里整整修行了一千三百多年,虽然延寿身轻,会说人话,可是难脱本壳,你能不能到西天帮我问一下,我什么时候才能把这个壳给脱了,得一个人身。"
沙想,原来人想成仙得道益寿延年,可是能益寿延年的说到底是为了做人。做人很好么?等我这次的路走完,我也做人试试,不知道做这种一百年内就会死的生物有什么好的。
唐僧答应了白鼋,白鼋便淬水中去了。行者服侍唐僧上马,沙和八戒挑了担子,寻到大路一直奔西。毕竟不知此后还有多少路程,还有什么凶吉。通天河是过去了,从此岸到达了彼岸,然后先前的彼岸就变成了此岸,身后又是滔滔浪响,回头看去依旧浩渺无边看不见对岸,也许对岸已不是来时的样子,无法肯定在离开后的那一岸是不是还是原来的那一岸,说什么一苇渡江,从无数个此岸渡到彼岸,这就是路程,就是开章。此岸彼岸,全部也就是这样。毕竟不知此后还有多少路程,还有什么凶吉。
(通天河完)
第二章 火焰山
1
唐僧师徒四人赶奔西天,说不尽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历过了夏月炎天,几场雨一下,天很快冷下来,天上的云变得稀薄,有时中午也会刮风,一阵紧似一阵,沙觉得冷,手和脚都冷。八戒挺高兴,他喜欢看看沙,沙常常垂着头盯着自己的脚,脚上穿着一双磨破的僧鞋,全神贯注的,露着一节很好看的白色脖子。冬末的夜里,忽然闻到空气中温暖湿润的春天将至的气味,或者秋天的微寒,都会叫他心情愉悦,“太好了,天又冷了。”八戒说,天暖和了,天冷了,天又暖和了,他和很多人一样不断地以欢乐的心情期待着每个新春、每个新夏,期待着新月和新年,常常觉得自己期待的事情姗姗来迟,自然的本质是这样,人们在渴望回到派遣他来的地方去,回死亡的故乡。“好冷。”沙忍不住说。八戒说:“冷么?”走过去握住沙的手呵了口暖气,笑嘻嘻地说:“要加衣服了。”沙点点头,八戒微笑着抬头,看到很远的天边飞过几只黑色的鸟,远处的山很苍凉,一个接一个的山头,漠漠的,连绵不断,“果然秋已经深了。”八戒喃喃道。远处的山峰里传来一声不知道什么鸟的叫声,冷清而空空荡荡的。八戒觉得挺好,就是大家话少了点儿,不知道是不是累的,是够累的。
这段路走了几天,却渐渐热起来,起初以为是天时不正、秋行夏令,再走一段更加燠热,热得邪门。唐僧的苍白额头上沁出了细细汗珠,他勒马,路旁有座庄院,红瓦盖的房舍,红砖砌的垣墙,红油门扇,红漆板榻,一片都是红的。唐僧道:“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