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志刚说春秋之三·晋楚争雄》
分类: txts3
贾志刚说春秋之三·晋楚争雄
作者:贾志刚
内容简介
晋国和楚国,两个超级大国,互为对手,却又互相敬重,甚至互相依存。 三次晋楚大战,三次经典战例;两个霸主(晋文公、楚庄王)横空出世,一个战神(先轸)彪炳千秋,没有晋楚争霸,就没有春秋战国的精彩。 而在超级大国内部,权力斗争也超级激烈 晋国六卿制度就是早期的内阁制,六卿制度直接导致无休无止的权力斗争。想学习权力斗争吗?这就是权力斗争的圣典。而权力斗争的规律千古不变谁猖狂,谁灭亡。 外有战争,内有斗争,这就是晋楚争雄的精彩所在。
晋国卿世系
狐氏
狐偃——狐射姑(晋悼公七年出奔)
先氏
先轸——先且居——先克——先榖(先轸少子,晋景公三年被灭族)
赵氏
赵衰——赵盾(赵同、赵括、赵婴)——赵朔(晋景公四年被灭族)——赵武(晋景公十七年获平反)——赵景叔——赵鞅——赵无恤——赵浣(赵无恤兄赵伯鲁之孙,三家分晋后为赵献侯)
胥氏
胥臣——胥甲——胥克——胥童(晋厉公八年被杀)
郤氏
郤缺——郤克——郤锜(晋厉公八年被灭族)
士氏(范氏)
士会——士燮——士匄——士鞅——范吉射(晋定公十五年,被驱逐,后战败奔齐)
栾氏
栾枝——栾盾——栾书——栾黡、栾针——栾盈(栾黡子,晋平公七年被逐,后战死于曲沃,被灭族)
荀氏(中行氏)
荀林父——荀庚——荀偃——荀吴(中行吴)——中行寅(晋定公十五年,被驱逐,后战败奔齐)
荀氏(智氏)
荀首(荀林父之弟)——荀罂——智盈(荀罂之孙)——智跞——智瑶(前453年被赵、韩、魏三家联手所灭)
韩氏
韩厥——韩起——韩须——韩不信——韩庚——韩虎——韩启章——韩虔(三家分晋后韩景侯)
魏氏
魏犨——魏颗、魏锜——魏颉(魏颗子,别出为令狐氏)、魏绛(魏颗子)——魏嬴(魏绛子)——魏舒——魏侈——魏驹(魏侈孙)——魏都(魏驹孙,三家分晋后为魏文侯)
春秋出世的祖师奶和祖师爷(三)
肉袒(裸奔)祖师爷:许僖公
爱国商人的祖师爷:弦高
徇私枉法的祖师爷:赵盾
权力斗争的祖师爷:赵盾
复活的祖师爷:秦国间谍
模仿秀的祖师爷:优孟
心理战的祖师爷:楚庄王
因人设事的祖师爷:郤克
第八十一章 重回五鹿
晋文公五年正月(前632年),晋楚争霸拉开了序幕。
晋国三军齐发,一路东进。晋文公亲自统军,荀林父担任御者,魏犨出任车右。大司马赵衰,掌管三军的赏罚。三军帅佐统领各自的队伍,中军和下军都是四十多岁的帅佐,再看上军,两个六十多岁白发老头领军。
第一个目标,曹国。
为什么打曹国?两个原因。
对外公开说的原因是,当年晋文公路过曹国,遭遇曹共公性骚扰,严重走光。
真实的原因是,曹国去年刚刚投靠了楚国,讨伐曹国,楚国不得不来救。
这就是狐偃和先轸的妙计吗?是。但是,这仅仅是个开头。下棋看三步,狐偃是个超级高手,他不仅仅看了三步,他看了十三步,已经把结果看到了。
【借道卫国】
在晋国攻打曹国之前,抓紧时间介绍曹国的历史。
尽管曹姓起源略为复杂,不过我们基本上可以认为曹姓主要起源于曹国。
周灭商之后,周武王封十三弟姬振铎在曹邑,也就是今天的山东菏泽、定陶、曹县一带,伯爵。由于地盘不大并且经营不好,曹国始终是一个小国,夹在卫宋之间,春秋时期主要投靠宋国。公元前485年,曹伯阳被宋国俘虏,曹国被宋国所灭,这是后话。
看看地图,晋国与曹国并不接壤,要讨伐曹国,必须借道郑国或者卫国。向谁借道?来看看具体情况。
郑国,楚国的保护国,楚成王是郑文公的大舅子。
卫国,卫文公三年前鞠躬尽瘁了,儿子卫成公继位,卫成公一年前把妹妹嫁给了楚成王,现在是楚成王的大舅子。
两个国家,两条裙带。
狐偃选择了向卫国借道,因为向郑国借道是不可能得到同意的,那么只能直接攻打郑国。而郑国紧邻楚国,楚国势必出兵救援,于是,晋国从一开始就要与楚国决战。
不好玩,游戏结束得太快,没劲。所以,狐偃决定向卫国借道。
卫成公刚刚送走楚国特使。楚国特使前来,是要求卫国出兵,从北面进攻宋国,配合楚国大军围攻宋国首都睢阳。
卫成公没有办法拒绝这样的要求,他答应尽快出兵。
这个时候,晋国特使到了。
“请问,贵国有何见教?”卫成公接见了晋国特使,还算客气。不过,他瞧着晋国特使特别别扭,不知道什么原因。
“借道,我国要攻打曹国,借个道使使。”晋国特使说话的声音阴恻恻,还有些尖利。卫成公恍然大悟:哦,这是个死太监,怪不得看着别扭,没胡子。
晋国特使是谁啊?勃鞮。
卫成公很恼火,你晋国派个死太监过来做特使,明摆着瞧不起人啊。再说了,什么叫借个道使使?连句客气话也没有,借你妈个头啊。
“不借,朝别人借去。”卫成公一时火起,当场拒绝。
“哎,别后悔?”勃鞮一听,什么?屁大的国家,跟你借道你不借?当时歪着脖子就问了。
“嗯,你威胁我?来人,赶出去。”卫成公火更大了,这死太监竟然还威胁自己,要不是看在晋国是个大国的分上,直接砍了。
好在卫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