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

分类: qsxs

从书架移除


可惜,子龙将军出身于微末之间,与前面两者不搭嘎,在重视出身的年代被蒙尘就不难理解了。

其二,属性单一。

这里不仅仅是武艺方面,简单地说,作为武将,他被描写成为将才,而不是帅才。

刘备入川,关羽据荆州,统帅人马,东拒孙吴,北抗曹魏。只不过这个帅才有点儿坑,刚愎自用挂掉了。

张飞也可以领一军,与张郃对峙,赵云只不过偶尔出场,挥挥枪耍耍帅。

在谋生技能方面,蜀汉帝国的老大刘备,青年时期织席贩履,还能养活自己。

关羽关云长,杀人之后到处逃窜。在交通不便的东汉末年,河东到涿郡可不短,说明他的生存能力暴强。

张飞家就不用说了,这哥们子承父业,杀猪宰羊,就是在现代社会也能混个温饱。

赵云自从出现的时候,就在公孙瓒的营盘里。说白了,他就是一个纯粹的职业军人,除了当兵打仗,什么都不会。

其三,始终对东汉正统存有幻想,就是一个普通老百姓的意识。这恰好是不懂政治的一种表现,难道不清楚刘备刀口舔血就是为了当皇帝吗?

刘备平定益州时,欲大赏封地,诸将默然。

只有赵云谏曰:“益州人民,屡遭兵火,田宅皆空;今当归还百姓,今安居夏业,民心方定,不宜夺之为私赏也。”

仍是一秉以往忠君救民之志,堂堂正正,刘备只得大喜从之。只此一言,已把蜀汉的满朝文武得罪尽了。

蜀国统治阶级内部有矛盾是必然。

当时政权里面充斥的势力不下三股,蜀地原来的势力,荆州一部分势力,从一开始跟刘备的势力。

甚至还有其他势力,这些势力里面,当属益州的那派人最多。

赵云和历史上的孤臣可以划等号,只是为服务对象考虑。

没有野心,不懂得巩固自己的势力,没有自己的亲信家将,在那乱世之中,广张羽翼是何等重要的事情。

关张自成一党,家将众多,如关平,周仓等。

马超世代公候,投刘备时又是带者全部家将,。

黄忠曾为长沙太守,亲信也肯定不少。

独有赵云,向来是单枪匹马,自然在朝中也就人微言轻了。

为官清廉。从刘备,孔明几次欲大赏赵云,赵云不受或分赏诸军,可见赵云为官必然清廉。

清官自然就没钱笼络家将,估计他也是蜀汉那些贪官的眼中钉。

我在想,若是蜀汉统一天下,一班文官主政的话,恐怕赵云更不好过。

其四,是赵云时运不济。

投刘备时,是在刘备最危难的时期,根本无兵可用。

一直到入主益州,刘备都是是寄人篱下,因此赵云屡屡充当警卫长的角色。

等到刘备开始有兵可用了,已经是十数年后了,谁都习惯了子龙兄警卫长这一职位。

因没有统兵经验,蜀汉又将领众多,自然也就没有统兵机会了。

到蜀汉后期,诸葛亮实在无将可用了,才派赵云为主将上阵。那时的赵云,已经是满头白发。

叶落归根,子龙将军直到死,也没有等来蜀汉打到老家,葬骨异乡。

四川大邑,那里有连绵不绝的九座山峰,叫锦屏山。

千载悠悠,赵子龙就孤单地躺在那里。

云粉们,我用这本书为赵云将军正名,请给我时间,少喷点儿,多给一些建议,谢谢。

第一章前世今生

汉光和三年辛巳月,岁在庚申。

自桓帝以来,士大夫、贵族等对宦官乱政的现象不满,与宦官集团发生权力争夺。

因宦官以党人罪名禁锢士人终身而得名党锢之祸,前后共发生过两次。

党锢之祸最终后果就是豪族诛杀宦官,以结束长期宦官专权结束。

当时的言论以及日后的史学家多同情士大夫一党,并认为党锢之祸伤汉朝根本,为黄巾之乱和汉朝的最终灭亡埋下伏笔。

话说颍川郡,这里是大禹的故乡,翻开华夏历史第一页,我们还会发现,颍川郡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夏朝的首都所在地。

此处民风淳朴,看往来之人,虽是街井小民,却也是谦恭有礼,一派斯文。

颍川郡多是山地,所以颍川书院是倚山而建的,党锢之祸中有不少名人都在这里教书育人。

书院坐落在城郊,原本是颍川豪门荀氏的一座别庄,书院成立后就被捐出来做学堂。

赫赫有名的颍川书院,没有高大的围墙,没有烫金的匾额,没有黄铜的兽面门环。

低矮的围墙刷得雪白,一扉显然年深日久的木门开启着。

正门的上方挂着一块黑漆红字木匾,上面书着大大的四个字:颍川书院,落款:司马德操。

字体遒劲有力,红与黑相映,红如鲜血,黑如夜空,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沉稳而凝重。

进入大门,走过青石板路,正对着是一间大屋,屋宇方正,青砖砌就。

上有雕花瓦当,屋中央是一个大大的香案,香案后悬着孔夫子的画像。

黄铜香炉中插着几枝香,袅袅香烟缓缓上升,渐渐散开。

穿过旁门,就是读书的地方,矮几上满满都是书卷,坐垫分散四周。

造型精美的古琴摆放一边,一个半大青年,双眼微闭,手指轻轻拨动,琴声悠远。

旁边几个人或坐或立,神情和弹琴人差不多。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