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戎》
分类: txts3
是南京道上一宝哩。虽然我是个头下户(身份类似于奴隶),可要不是染上了疫病,那些老爷们还不舍得把我赶到这里来呢。大辽最强的弓、最锋利的剑、最坚牢的甲胄我都造得出来。”
杨应麒看看他结满老茧的手,心想他或许没有吹牛。那一百多个康健的人里面有十几个原来是铁匠,他便借折彦冲的名义把他们挑了出来归张老余统领。他不知道残存的铁料铁矿能造出多少有用的东西,如果能造出武器的话,那也许能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改变他们的命运。
在这段时间里,当初表示和契丹人交涉“不可能”的欧阳适,却出乎意料地和守卫士兵建立了某种联系。契丹的士兵似乎也感应到了谷内的某些变化,愿意通过欧阳适来传达一些信息来让这些奴隶们安心。
“他们说我们如果能够熬过这个冬天,那么没病的人就可以出去。”
“这个冬天,那可还有四五个月啊……”杨应麒等人面面相觑起来,都在对方的眼里看出担忧。
狄喻叹道:“无论如何,这总算是个盼头。”
折彦冲却道:“但我们却不能太掉以轻心,一切都得作最坏的打算,如果有可能,我真希望能找到另一条出谷的道路。”
杨应麒道:“这急不来,不过契丹人既然说要我们熬过这个春天再说,那在此之前应该不会动什么坏脑筋。至于取暖的问题我已经想好一些对策了。这四个月的时间里我们可以做很多事情——除了粮食不得不依赖契丹人。”
欧阳适忽然道:“对了,万一契丹人哪天不耐烦了断我们的粮怎么办?”
杨应麒道:“暂时还不用担心这个,如果真的这样,那我们除了铤而走险也没别的选择了。”
欧阳适笑嘻嘻道:“听说那个窑子里已经开始在打铁了,是不是要造刀剑?”
和狄喻对望一眼,杨应麒说道:“命掌握在自己手里,总好过掌握在别人手里!”
欧阳适道:“有件事情我想提醒一下,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一种人叫汉奸。”
杨应麒心中一动,道:“你是说……”
欧阳适道:“现在,由于我每天都和跟我的刘七轮流守住谷口,这段时间是谁也没有出去过,所以一向轻视我们的契丹人对谷里的一切应该还不清楚。不过我可不敢保证那八百头病猫里没有一两个吃里扒外的家伙——万一有,在关键时候给我们来一下,就够我们受的了。”
折彦冲低下头想了一会道:“我知道了。这件事情我会留心。”
欧阳适点了点头,又对折彦冲道:“说句无关正事的话,你这人是不是有来历?居然连我也觉得被你带着走不丢脸。你的背景一定不简单!”
杨应麒心道:“大哥和我一样来自未来——一定是这样的。真希望他有一天能记起来。”
折彦冲却摇头道:“我真的不记得什么了——甚至连折彦冲这个名字,也是杨开远告诉我的。”
欧阳适转头向杨开远,杨开远道:“我记得折彦冲跟我说过,他父亲是大宋的一个将军,被辽军俘虏以后,和一个女奴生下他的。”他望了望折彦冲道:“还有一句话我不知道该不该说。”
折彦冲淡淡道:“这里都是自己人,那话既然对你说得,让欧阳知道也无妨。”
杨开远这才道:“听折兄说,他的母亲已经去世了,而折兄的父亲,好像并不怎么把他放在心上——你当时的意思,大致如此。”
欧阳适哈哈一笑道:“有趣,有趣。”
折彦冲嘿了一声,道:“是这样么?那更好,我不用对自己的过去有什么牵挂了。”
杨应麒望着他,脸上却是一副奇怪的神色。
第三章 论武(上)
死亡的人数在天气转凉之前出现了一次大爆发。那倒不是因为已经采取的措施执行不力——基本上,在条件如此恶劣的条件下,杨应麒等人的努力已经接近极限。然而在之前一段时间积累下来的恶果还是在这个月内夺走了接近三百人的性命。
不过情况跟着就稳定了下来。杨应麒每天都要到各个地方巡视,重症区和轻症区的人都越来越少,不同的是,重症区人数的减少大多是因为死亡,而轻症区则每天都有若干人康复。
如今康健的人已经达到三百多人了,而这些人显然都具备很强的生命力。
狄喻眼看着这一切,对杨应麒道:“你听过西南有一种蛊术么?”
杨应麒道:“听说过,据说这种蛊术的原理,就是把无数毒虫放到一个狭小的空间里,任其自相残杀。到后来能存活下来的无不是毒中之王。”关于蛊毒的描绘,很多武侠小说都提到过,至于真实与否,他就不知道了。
狄喻点头道:“你年纪虽小,懂的却多。没错,据说蛊毒就是这样来的。而我们现在的情况也有些相似。三千多人,我估计到最后能挺过来的只有五百多——而这些人,每一个都不会是弱者。”
健康的人数一多,就有不少嚷嚷着说自己病好了要出谷,但这些要求都被契丹士兵回绝了。一来他们不很相信这些下等汉民的话,二来这些守在谷口的士兵阶级太低,也没有权力放人走。
杨应麒道:“这样下去不行,疫情基本已经稳定下来了,大家没了危机感,无所事事的人一多,只怕迟早要生乱子。”
折彦冲道:“你有什么主意么?”
杨应麒道:“看来得把契丹人要我们挨到开春的话传下去了,这样应该可以一定程度上把人心稳住,不要让他们有事没事就闹着要出去。还有就是得给他们找些事情做。”
折彦冲道:“找事情做?你是指什么事情?”
“过冬的事情。”杨应麒道:
杨应麒看看他结满老茧的手,心想他或许没有吹牛。那一百多个康健的人里面有十几个原来是铁匠,他便借折彦冲的名义把他们挑了出来归张老余统领。他不知道残存的铁料铁矿能造出多少有用的东西,如果能造出武器的话,那也许能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改变他们的命运。
在这段时间里,当初表示和契丹人交涉“不可能”的欧阳适,却出乎意料地和守卫士兵建立了某种联系。契丹的士兵似乎也感应到了谷内的某些变化,愿意通过欧阳适来传达一些信息来让这些奴隶们安心。
“他们说我们如果能够熬过这个冬天,那么没病的人就可以出去。”
“这个冬天,那可还有四五个月啊……”杨应麒等人面面相觑起来,都在对方的眼里看出担忧。
狄喻叹道:“无论如何,这总算是个盼头。”
折彦冲却道:“但我们却不能太掉以轻心,一切都得作最坏的打算,如果有可能,我真希望能找到另一条出谷的道路。”
杨应麒道:“这急不来,不过契丹人既然说要我们熬过这个春天再说,那在此之前应该不会动什么坏脑筋。至于取暖的问题我已经想好一些对策了。这四个月的时间里我们可以做很多事情——除了粮食不得不依赖契丹人。”
欧阳适忽然道:“对了,万一契丹人哪天不耐烦了断我们的粮怎么办?”
杨应麒道:“暂时还不用担心这个,如果真的这样,那我们除了铤而走险也没别的选择了。”
欧阳适笑嘻嘻道:“听说那个窑子里已经开始在打铁了,是不是要造刀剑?”
和狄喻对望一眼,杨应麒说道:“命掌握在自己手里,总好过掌握在别人手里!”
欧阳适道:“有件事情我想提醒一下,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一种人叫汉奸。”
杨应麒心中一动,道:“你是说……”
欧阳适道:“现在,由于我每天都和跟我的刘七轮流守住谷口,这段时间是谁也没有出去过,所以一向轻视我们的契丹人对谷里的一切应该还不清楚。不过我可不敢保证那八百头病猫里没有一两个吃里扒外的家伙——万一有,在关键时候给我们来一下,就够我们受的了。”
折彦冲低下头想了一会道:“我知道了。这件事情我会留心。”
欧阳适点了点头,又对折彦冲道:“说句无关正事的话,你这人是不是有来历?居然连我也觉得被你带着走不丢脸。你的背景一定不简单!”
杨应麒心道:“大哥和我一样来自未来——一定是这样的。真希望他有一天能记起来。”
折彦冲却摇头道:“我真的不记得什么了——甚至连折彦冲这个名字,也是杨开远告诉我的。”
欧阳适转头向杨开远,杨开远道:“我记得折彦冲跟我说过,他父亲是大宋的一个将军,被辽军俘虏以后,和一个女奴生下他的。”他望了望折彦冲道:“还有一句话我不知道该不该说。”
折彦冲淡淡道:“这里都是自己人,那话既然对你说得,让欧阳知道也无妨。”
杨开远这才道:“听折兄说,他的母亲已经去世了,而折兄的父亲,好像并不怎么把他放在心上——你当时的意思,大致如此。”
欧阳适哈哈一笑道:“有趣,有趣。”
折彦冲嘿了一声,道:“是这样么?那更好,我不用对自己的过去有什么牵挂了。”
杨应麒望着他,脸上却是一副奇怪的神色。
第三章 论武(上)
死亡的人数在天气转凉之前出现了一次大爆发。那倒不是因为已经采取的措施执行不力——基本上,在条件如此恶劣的条件下,杨应麒等人的努力已经接近极限。然而在之前一段时间积累下来的恶果还是在这个月内夺走了接近三百人的性命。
不过情况跟着就稳定了下来。杨应麒每天都要到各个地方巡视,重症区和轻症区的人都越来越少,不同的是,重症区人数的减少大多是因为死亡,而轻症区则每天都有若干人康复。
如今康健的人已经达到三百多人了,而这些人显然都具备很强的生命力。
狄喻眼看着这一切,对杨应麒道:“你听过西南有一种蛊术么?”
杨应麒道:“听说过,据说这种蛊术的原理,就是把无数毒虫放到一个狭小的空间里,任其自相残杀。到后来能存活下来的无不是毒中之王。”关于蛊毒的描绘,很多武侠小说都提到过,至于真实与否,他就不知道了。
狄喻点头道:“你年纪虽小,懂的却多。没错,据说蛊毒就是这样来的。而我们现在的情况也有些相似。三千多人,我估计到最后能挺过来的只有五百多——而这些人,每一个都不会是弱者。”
健康的人数一多,就有不少嚷嚷着说自己病好了要出谷,但这些要求都被契丹士兵回绝了。一来他们不很相信这些下等汉民的话,二来这些守在谷口的士兵阶级太低,也没有权力放人走。
杨应麒道:“这样下去不行,疫情基本已经稳定下来了,大家没了危机感,无所事事的人一多,只怕迟早要生乱子。”
折彦冲道:“你有什么主意么?”
杨应麒道:“看来得把契丹人要我们挨到开春的话传下去了,这样应该可以一定程度上把人心稳住,不要让他们有事没事就闹着要出去。还有就是得给他们找些事情做。”
折彦冲道:“找事情做?你是指什么事情?”
“过冬的事情。”杨应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