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小厮

分类: qsxs

从书架移除
手无策,连夜赶去县城医馆去请大夫,半路鞋跑掉一只都不知道。好在老秀才名声不错,医馆里的大夫又是个医术高明的善人,答应当晚就去镇上治病救人。翻来覆去折腾半旬时间,老秀才家祖传的老宅也没能保下来,抵的抵当的当,只留下两间小破屋容身。
  糟糠之妻大病一场后保住了性命,不过再也干不了田间地头的活计,算是不幸中的万幸。可怜手无缚鸡之力的老秀才,临老还要学农,有好心人看他可怜,招呼镇上的几家人,凑了些钱,在镇北盖了间书塾,请老秀才去当塾师,老秀才的学问来教孩童自然绰绰有余,孩童进书塾交的束侑再加上街坊邻里的帮衬,这日子倒也还能过下去。
  连见过大世面的老秀才都落得如此下场,去小镇外见啥世面,老老实实种田做个小买卖娶媳妇生几个大胖小子,再盖两间新房,闲时还能来两盅,老来儿孙满堂,享享清福,那不惬意?
  小镇上的老一辈人教训自家儿孙时如是说。
  还能去那小青楼呐,男人们打趣道。


第2章 小镇头见大风流
  不过是五月中的小满节气,镇里已偶有些蝉鸣蛙声,这日头还不算怎么晒人,再过十天半个月的就要农忙,好酒的那些个庄稼汉们趁着这时候田里地里的活计还不太多,偷摸着跑去镇上屈指可数的那些个酒家食肆犒劳自个儿的五脏庙,一碟子花生瓜子儿,一两样时蔬,家里婆娘管得宽裕的还能沾点儿荤腥,配上两碗滋味十足的村酿土烧,嘿,这小日子赛过神仙喽。
  话说这几家酒肆里最大的,开在镇中唯一一条还算宽敞的行道上,两层高的木楼子,盖黑瓦,刷着大白墙,在镇子里是头等的气派场地了。但凡是镇里排的上号的人物,都喜欢上这酒楼里去打打牙祭,鸡鸭鱼肉在那自称是在县城里大酒楼里学的手艺的肥圆厨子手里,的确要比自家老妈子做得色香味俱全许多。
  这不刚到辰时,一件敞开的油腻黑圆领窄袖袍衫子裹挟着快二百斤结实彪肉迈过了酒楼的青石门槛子,照例是二楼望得着街上情形的隔间,满满一盘子酱肉,滚烫鸡子,下酒吃食若干,几盘蔬果,一张小桌面儿上挤得是满满当当,一壶城里进来的烧刀子,零零总总,抵得上镇上小户人家一整月的开销。谁叫人钱二爷在镇上有几家旱涝保收的铺子,又有近百亩的水田的租子收,每天拎着个鸟笼子里是十几两银子都买不到手的学舌八哥,满镇子溜达,没事儿去铺子看看又有多少银子进账,天色暗了就哼着早年闯江湖时学来的小曲儿:
  “美人儿思慕那习武少年郎,
  好男儿迷上那纵马好风光,
  瞧瞧那游侠儿潇洒,
  看看那大刀客嚣张,
  天下不止读书人才是好情郎,
  江湖也有千百风流子弟美娇娘。”
  钱二爷当年是混过江湖的,言语中那个不知比整个镇子大了不止万倍的江湖里到处都是小镇人闻所未闻的故事风景。据说人年轻的时候还跟好些豪侠剑客有过一面之缘,还有几个思慕他的女侠仙子。可等钱二爷厮混了几年江湖后遇上了一桩变故,家里等着他回来继承家业的钱老爷子身体早已比不上当年硬朗,好容易嘱咐了县城经常要外出做买卖的世交好友,怎么着把钱二爷绑也给绑回来。
  不过钱老爷子世交好友见着钱二爷时,人正和几个一起在江湖厮混的狐朋狗友犯愁下一顿饭在哪,带出去的盘缠不消说,自然是早就涓滴不剩,置办的那身游侠儿行头也抵在了当铺,就差没把相依为命的那把刀拿去换几顿饱饭。二话没说,带着去那城里馆子胡吃海塞一顿,再去置办几件新衣裳,就心甘情愿回去继承家业。
  没两年钱老爷子撒手归西,钱二爷自然而然继承了家里的产业,成了镇里数得着的有钱人,娶了妻不说,人还纳了一房小妾,让全镇的老少光棍都红了眼睛,骂这钱二,娶一个不够还要再来一个,真当自己是后院儿娘们成群的官老爷了呗,自然,这些没钱没权的老少爷们只敢暗地里问候秦二爷的祖辈女子,不然让有武艺傍身的秦二爷听见,斗大的拳头咱能抗几下?
  又应了镇上老一辈人那些道理,出去闯荡的能有几分出息,看看人秦二爷还不是回来过这舒服日子,读书人还有个说法,对,叫什么浪子回头金不换。
  钱二爷酒足饭饱,又灌下心思活泛小二送上的消食陈茶,跟楼里相熟的几个酒友吹嘘了半天当年行走江湖的事迹,几分真假不知,但对这些县城都没去过几趟的镇上人来说,倒是听得津津有味,钱二爷一直唾沫横飞到日头偏西,拎起鸟笼,与还在咂摸其中滋味的听众道一声“明儿见”,又和先前从柜里出来送的老掌柜道一声“记账上”,就哼着那小曲儿,敞开衫子朝镇北头自家宅院走。
  江湖虽好,容得下怎多无根草,奈何没个座山门容身,又没个靠山护身,更别提有几座金山银山傍身,随便一个浪头都能拍死无数自个儿这样的小角色,翻翻白眼,钱二爷依旧是钱二爷,在在镇子上仍是名头响当当的头等角色。
  人在江湖漂。
  哪能总挨刀。
  嘿, 好歹二爷也算是见识过江湖风景的,现如今明白了个江湖险恶的道理,这不老老实实搁着一亩三分地上过日子了嘛。
  又是好一阵长吁短叹,天晓得这么个肚子里没半两墨水的彪形大汉哪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