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归缘田居

分类: qsxs

从书架移除
是你妈觉得太大不好偷偷地弄走吧,就埋在了那里。唉,想当年,那个磨磨出来的面真是细啊,比现在的打面机好多了,吃着还有味道……真是可惜了啊。”

“那咋还埋起来了?”

“那不是破四旧吗,”谢暖衣还以为谢奶奶会再说点谢妈妈什么的,没有想到谢奶奶却语带追忆地说道,“分家,起院子,那些东西就砸的砸扔的扔……”

“砸了??”谢暖衣吃惊地张大了嘴,这石磨也在四旧之列吗?这不是农家必备的吗?

谢奶奶想起了以往,脸上带着复杂,愣着神没有听到谢暖衣的话,也没有再理会谢暖衣。谢暖衣看着奶奶的样子,心里莫名地一阵怅然。她捧着脸蹲在一边,环顾着院子,看着这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在后来一点痕迹都没有留下,湮灭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后来,她们家四周都起了高楼,谢暖衣她们村子离城很近,过了河就是县城,河不大,在村子的东面,旁边不远处还有一个不算高的小土山。也算得上是依山傍水,这在以前来说是相当好的风水之地。可是如此好的地方,没有让村子里的人欢喜珍惜。

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人们的想法一天天的改变,都想要快速高效地挣大钱。这里虽说依山傍水,可是因为水不大,山不高,也没有什么珍奇的物种,人们在外面打工回来后,就地取材,开了一家家的造纸厂、塑料厂、卫生筷等一系列工业厂房。粗制滥造,污水都排进了河中……没有几年,河水周围就没了人家,大老远的都能闻到刺鼻的味道,周围更是寸草不生……

第七章 闲话

“是啊,以前咱们家还挖的有地道呢。”不知道谢奶奶触动了什么,陷入了对往事的追忆中。

“地道?”谢暖衣来了兴趣,这在上一辈子可从来没有听说过,“在哪儿在哪儿?”

“现在哪里还有啊,早就填了。”谢奶奶笑着对谢暖衣说道,“那时是打仗,后来一解放就填上了。就在咱们屋后。”

谢暖衣有些懈气,不过想想这也是应该的。都已经解放了,哪里还会留下这些东西:“奶,就咱们家挖了吗?”

“不是啊,村子里都挖了,就连咱们菜地里也挖的有,天变了,人也变了,都变了啊……那时死了好多的人,都埋在了……”谢奶奶声音越来越小,后面的话不知道是说了还是没有说。

谢暖衣想想就明白了,才过去的十年风暴,特别是如谢奶奶一般的旧人,还缠过小脚的人。从心理上是惧怕的。

谢暖衣不知道那时的情景,但是从村里几户人家的反应上可以想像得出。后来长大了她才明白,那时村子里走出去第一批的大学生,听说还是京城的学府,因为游街被人送回来后,下场惨烈。其中一家只有那一个孩子,怎么也舍不得,只是偷偷地把他关了起来,一关就是几十年。而另几户的,听说都喂了点药,人就这样的没有了……

生命都如此的脆弱,何况是这些死物?

谢暖衣目带眷恋地看着家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听奶奶的意思,之前村子里也不是这个样子的,只是经过战争,经过天灾人祸,到谢暖衣眼里,只剩下了山青水秀,田园风光。只是这些,在后来也没有保住。

再后来,经过大肆开发,就连山上也变成了光秃秃的,每逢下雨都会有泥沙冲下来,听说还埋了几户人家。从此后,方圆几里更是没有了人烟……再后来,村子里的人都以走出去为荣,几乎所有的人都在县里或市里买了房子,村子就荒了下来。如果不是因为后来农村的政策好了些,加上县城扩建开发,村子估计真的会成为历史。最后极有可能也只是地方县志上的一个名字,掩在历史的画卷中。

但是就算是如此,那时的村子已经面目全非,人们就算是回来也是冲着占地的补偿款来的,没有人再有心情来重整家园故土。她偶尔回家一次,都看不到熟悉的面孔。她感受越来越明显,村子再也不是以前的样子,它已经被时代所同化,成了城中的小区的模式……

“你呆坐在那里干啥?”谢爸爸回到家里看到谢暖衣,笑着问道,“咋没有和你姐一起去割草?”

谢暖衣看看爸爸,又想起了自己的户口的事情,她张张嘴,却无奈地叹息一声,转了话语:“爸——”

谢奶奶看到了,把篮子放在一起,想站起身来:“你咋这时候回来了?”

“回来拿篓,一会儿还去。”谢爸爸随口回道。

谢奶奶抬起头看着谢爸爸奇怪地道:“现在这时候拿篓干啥?”

谢爸爸一边找一边答道:“村子里来了个技术员,说是让种早苞谷,到时候下来时不但可以当粮食还可以卖。”

谢奶奶的想法相对保守些,她有些担心地问道:“有人种没有啊,你别听风就是雨。”

“有人种,咋没有人种?咱们村长就种了。听说今年是头一年,国家为了扶植还免了这个的公粮哩。到时候说不好还能评个先进呢。”

谢爸爸就是如此的头脑简单,什么别人一说就相信了。每次都被骗得家里起口角,可是过后还是依然如故。

谢奶奶听了这话并不放心,她放下了手中的活计,起身帮着谢爸爸翻找:“咱又不能跟他家里比,他们又不指着这几亩地吃饭。这才分过地没有几年,老老实实地种田才是本分……继业,你要看看别人啊。”

谢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