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两千年

分类: qsxs

从书架移除
了位于黄浦江沿岸的高档社区――景园。

这是远在芝加哥的老管家为端木赐选的江景房。

房子很大,上下两层约莫600平米,是一个大型的双层复式结构,每一层的高度都相当于寻常人家的两层,换言之,端木赐一人便独居了四层楼,只不过看起来是两层而已――两大层。

原木的家具结构和黑白色的漆壁风格使整个房子看起来十分简练,甚至隐约还带有一点复古的风格。端木赐随意地转了转,然后坐在了大厅的圆弧转角沙发上,打开了手提皮箱的纽扣――

皮箱里是十几张纸和几个小本子,端木赐随便翻了翻,发现也没什么特别的,无非就是一些证明身份和学历的资料,还有驾驶证一类的。这些东西很普通,但是却很重要――

端木赐曾经在美国遇见过一些华人留学生,那些留学生告诉他,如果没有这些东西,在中国你将寸步难行。

早已下定决心要回国的端木赐从那时起便暗暗地留了心,准备了这些东西,现在终于派上用场了。

他把这些文件挑了几份重要的拣了出来,然后把其余的重新搁回皮箱里。

端木赐随手把皮箱放到了低矮的茶几上,却忽然发现茶几上摆着一个青花瓷,看起来很眼熟的样子……

端木赐想起来了,这尊青花瓷瓶是明代成化二十一年自己从景德镇的窑场里亲自抱出来的,上面还有当时窑主的亲笔题词,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宝贝。

只是……为什么会在这里?

端木赐活了两千多年,所积累下的古董是那些所谓的收藏家根本不敢想象的,便是那大英皇家博物馆,端木赐也敢与它比一比,更不要提小家子气的故宫博物馆了。

只不过由于实在是太多,再加上晚清战火纷飞,端木赐便把这些古董分批深藏了起来,没想到居然被这老管家拿了一小部分出来装饰房子,还真是大材小用啊。真不知道那些收藏家们知道了,会是一副什么样子的可爱表情……

端木赐抬头,四处望去――

左边墙壁上挂着的应该是王羲之的行书,茶几上的酒壶似乎是李白当年在长安东市胡人酒肆里喝酒时送给自己的;玄关上摆着的几件陶瓷好像是早已失传的唐三彩……唔,还有那里,挂在门把上的玉饰应该是明代玉雕大师陆子冈的作品吧……

凡此种种――

如果有精通考古学和文物学的高手在此,那他们会十分惊讶地发现,很多在历史记载和古人笔记中早已经失传或者毁坏了的珍宝,其实还安然无恙的躺在这里,成为一件并不起眼的装饰……

真是暴殄天物啊……

端木赐并不知道国内的房价等级,他只是隐隐间觉得,如果把这些“装饰品”和“家具”全都给卖出去的话,大概可以买下好几座这样的“景园”吧。

……

……

ps:1、本书不会出现异能大战和修真世界。

2、本书中的海山虽说背景取自大上海,但也仅此而已,所以请不要生搬硬套。

3、本书讲究文笔和格调,希望大家能耐心地听我娓娓道来……

4、新书上传,请新老书友多多支持!

5、书友群:178070842

又ps:唐三彩是古代的冥器,可是世异则事异,不能用古时候的用途来评判今天的收藏价值,难道今人收藏唐三彩是为了做冥器……不见得吧……更何况主角是长生者啊……需要冥器吗……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二章滞后的审美和日下的世风

由于11个时区时差的关系,端木赐醒得很早,微微的天光透过6.6米高的纱帘,照到了端木赐长而密的眼睫毛上。

端木赐拿起了搁在床边的遥控器,“嘟”得一声,红点一亮,高大的窗帘便如剧院大幕一般自动的向两边缓缓拉开,露出了和窗帘等高的落地窗,像是有人拨开了云雾。

巨大的窗外是一条正在流淌的黄浦江,黄色的江面上依旧沉浮着大量的白冰,看起来像是麦当劳里加了冰的大杯可乐。“可乐”上有很多来来往往的船只,还有很多来来往往的人――这是一座繁华而忙碌的城市。

该起床了――

端木赐掀开被子,坐在床沿上醒了醒神,然后穿着睡衣就去盥洗室洗漱,一边刷牙一边计划着今天的安排。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满嘴的白色泡沫,心里想这牙刷和牙膏果然是要比自己当年用着杨柳枝蘸青盐抹牙舒服多了……

端木赐离开芝加哥时只带了一个小黑皮箱,里面除了文件之外什么都没有,可是这并不代表他没有衣服穿。实际上端木赐正在苦恼自己该穿哪件衣服,因为他此刻正站在一间精致的衣帽间里,四面八方都是穿戴品,他有些不知取舍。

……

……

景园虽然是在繁华而繁忙的黄浦江岸边,但却因为周围都是住宿区的关系,所以并不十分喧闹,路上也有些行人,一类背着书包,一类提着公文包,井水不犯河水,上班族和学生党泾渭分明。

现在天刚微亮,路边的店铺里坐满了吃早餐的人,蒸笼里溢出白腾腾的热气,看上去颇有些安和的气氛。

端木赐摸摸肚子,他有些饿了。虽说能长生不老,可他毕竟也是血肉之躯,还是会饿的。

他随意地找了家包子铺,店不大,可是却很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