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锦
分类: qsxs
                    是如此,那段时间,是府中最压抑的时候,直至如今,才稍好些!
想起梦中他的下场,阮瑶眉心紧皱,若是说服他不再去北地,便不会发生那样的灾祸,燕王府不会满门皆亡,她也不会死在东宫,或许能寻个忠厚朴实的人家,靠着燕王府的余荫,安安稳稳的过完这辈子,虽不会大富大贵,但也一世无忧!
严博绍回府时,天色将暗,阮瑶接到信便早早的带了天冬去门上候着。
待看到一身冷硬盔甲的严博绍自马上下来之时,阮瑶莫名红了眼眶,真好,活生生的人站在面前,会走会动,纵使冷硬盔甲披身,但总能感觉到这鲜活的生命。
“表兄!”
阮瑶屈身行礼。
严博绍脚步微停,侧头打量了两眼,似乎才想起阮瑶这个人似得,“嗯!”了一声,便带着随从入府了。
男子的脚程快,不等阮瑶跟上,那几人便已走远拐过了前面的弯。
阮瑶带着天冬不疾不徐的朝太妃所在的正院去。严博绍要先回自己的清晖院换身衣服才会去正院拜见太妃,此时,倒是不必急着赶过去!
今晚的家宴只有三个人,严博绍不是个多言的,燕太妃也不是个多语的。
其实,阮瑶也觉得自己不善言辞,但此时,饭桌上也着实安静了些,虽说要食不言寝不语,但既是家宴,又是庆祝表兄凯旋,这气氛,倒是有些冷清。
阮瑶清咳一声,捡着好听的话儿说了两句,奈何其他二人不是笑着点头,便是以“嗯!”来回应,也着实无趣,阮瑶也有些说不下去了。
所幸规规矩矩的用饭。
一场冷清的家宴结束,三人移至花厅用茶。不多时,阮瑶便带着天冬告退,花厅只剩下母子二人。
严博绍率先起身:“母妃,此行北地,事情有了些进展,请母亲移步书房!”
书房内,二人屏退了左右,还特意派了小厮于门口值守。
书房的门再次打开时,太妃似有些激动,脸上似乎还有些泪痕,被严博绍搀扶着出来,交到嬷嬷手中,还低声嘱咐了几句照顾好太妃之类的话。
太妃走后,严博绍径直去了祠堂!
初春的夜里还是有些寒凉的!
阮瑶看了会儿书准备洗漱躺下,听闻外面小丫鬟似乎在讨论严博绍的事情!
“外面怎么了?”
阮瑶问站在身后准备为自己拆发的天冬。
天冬心里暗暗骂了几句院里不懂事的丫头,道:“姑娘,不过是今儿个王爷回府,底下的人都有些兴奋,这才一时嘴上没了边,您放心,我这就出去打发了她们,不扰您清静!”
说着,天冬便抬脚出去。
片刻之后,阮瑶听见天冬那颇有气势的声音自院里传来,小丫鬟们诺诺不敢多言,片刻便散了去。
“都散了?方才好像听到了什么祠堂?”
阮瑶看着走进来的天冬。
“好像是王爷去了祠堂,还未回清晖园,那起子不懂事的丫头咋咋呼呼的……”
去了祠堂……阮瑶大概能了解严博绍的心境!
阮瑶按住天冬要给自己拆头发的手:“先不拆了,让人去小厨房做碗姜汤来吧!”
天冬一愣,不解的问道:“姑娘,这般晚了,您可是胃里寒凉?”
想起姑娘的风寒才刚刚好些,这会儿又让人熬姜汤,天冬以为是阮瑶身体又不舒服了,不免有些紧张。
“我无事,夜里寒凉,祠堂更为阴冷,熬碗姜汤,给表兄送去!”
“是,姑娘,那我吩咐下去,您先歇着吧,姜汤熬好了,自然会让人送去祠堂!”
“等等吧,我亲自送去!”
想要将来说服表兄不去北地,那自然要先搞好关系,赢得信任,而关心,便是第一步!
阮瑶自然不能错过这个机会!
天冬还想再劝,看到阮瑶的目光,到嘴边的话又咽了下去,屈身称是,便吩咐人去忙活了!
披上厚重的披风,阮瑶带着提着食盒的天冬朝祠堂而去。
因为人少的缘故,原本便冷清的王府,在这寂静的晚上越发清冷,小路两旁刚刚抽了新条儿的花草枝子,在清冷的月光下,投照在地上影影绰绰的黑影儿,即使阮瑶在这王府生活了六余载,此刻也有些发毛。
阮瑶懊恼着,应该带个小厮出来引路壮胆的!
祠堂本就是王府中最清静之地,平日里,只有打扫的下人会来此,在这寂静的夜色中,这院子更为阴森。
院子敞开的大门犹如张了大口的兽,似要吞噬这无边黑夜。不知怎地,阮瑶想起了梦中她离开王府的那天傍晚,院门也是这般开着,太妃在祠堂跪了整整一日,她在门外也陪站了整整一日,险些撑不住......
门里面黑咕隆咚,仿佛连月色都照不进来,唯有正堂里亮着橘色烛光,明明灭灭,在这样的氛围中,却也更加诡异。
天冬拽紧了阮瑶的衣袖:“姑娘......咱们要不回去吧,这里......这里怪吓人的......”
阮瑶心中也发毛,但是来都来了,不进去达成目的,岂不是白跑这一趟,白受这惊吓?
拍拍天冬的手,阮瑶既是安慰天冬,也是安慰自己:“别怕,没事,你看正堂亮着灯光呢,想必表兄还在里面,这里黑,你抓着我走!”
主仆二人壮着胆子迈进院子,还未走到正堂门口,便听得“啊”的一声,似乎是女子的尖叫,在
                
                
                
                    想起梦中他的下场,阮瑶眉心紧皱,若是说服他不再去北地,便不会发生那样的灾祸,燕王府不会满门皆亡,她也不会死在东宫,或许能寻个忠厚朴实的人家,靠着燕王府的余荫,安安稳稳的过完这辈子,虽不会大富大贵,但也一世无忧!
严博绍回府时,天色将暗,阮瑶接到信便早早的带了天冬去门上候着。
待看到一身冷硬盔甲的严博绍自马上下来之时,阮瑶莫名红了眼眶,真好,活生生的人站在面前,会走会动,纵使冷硬盔甲披身,但总能感觉到这鲜活的生命。
“表兄!”
阮瑶屈身行礼。
严博绍脚步微停,侧头打量了两眼,似乎才想起阮瑶这个人似得,“嗯!”了一声,便带着随从入府了。
男子的脚程快,不等阮瑶跟上,那几人便已走远拐过了前面的弯。
阮瑶带着天冬不疾不徐的朝太妃所在的正院去。严博绍要先回自己的清晖院换身衣服才会去正院拜见太妃,此时,倒是不必急着赶过去!
今晚的家宴只有三个人,严博绍不是个多言的,燕太妃也不是个多语的。
其实,阮瑶也觉得自己不善言辞,但此时,饭桌上也着实安静了些,虽说要食不言寝不语,但既是家宴,又是庆祝表兄凯旋,这气氛,倒是有些冷清。
阮瑶清咳一声,捡着好听的话儿说了两句,奈何其他二人不是笑着点头,便是以“嗯!”来回应,也着实无趣,阮瑶也有些说不下去了。
所幸规规矩矩的用饭。
一场冷清的家宴结束,三人移至花厅用茶。不多时,阮瑶便带着天冬告退,花厅只剩下母子二人。
严博绍率先起身:“母妃,此行北地,事情有了些进展,请母亲移步书房!”
书房内,二人屏退了左右,还特意派了小厮于门口值守。
书房的门再次打开时,太妃似有些激动,脸上似乎还有些泪痕,被严博绍搀扶着出来,交到嬷嬷手中,还低声嘱咐了几句照顾好太妃之类的话。
太妃走后,严博绍径直去了祠堂!
初春的夜里还是有些寒凉的!
阮瑶看了会儿书准备洗漱躺下,听闻外面小丫鬟似乎在讨论严博绍的事情!
“外面怎么了?”
阮瑶问站在身后准备为自己拆发的天冬。
天冬心里暗暗骂了几句院里不懂事的丫头,道:“姑娘,不过是今儿个王爷回府,底下的人都有些兴奋,这才一时嘴上没了边,您放心,我这就出去打发了她们,不扰您清静!”
说着,天冬便抬脚出去。
片刻之后,阮瑶听见天冬那颇有气势的声音自院里传来,小丫鬟们诺诺不敢多言,片刻便散了去。
“都散了?方才好像听到了什么祠堂?”
阮瑶看着走进来的天冬。
“好像是王爷去了祠堂,还未回清晖园,那起子不懂事的丫头咋咋呼呼的……”
去了祠堂……阮瑶大概能了解严博绍的心境!
阮瑶按住天冬要给自己拆头发的手:“先不拆了,让人去小厨房做碗姜汤来吧!”
天冬一愣,不解的问道:“姑娘,这般晚了,您可是胃里寒凉?”
想起姑娘的风寒才刚刚好些,这会儿又让人熬姜汤,天冬以为是阮瑶身体又不舒服了,不免有些紧张。
“我无事,夜里寒凉,祠堂更为阴冷,熬碗姜汤,给表兄送去!”
“是,姑娘,那我吩咐下去,您先歇着吧,姜汤熬好了,自然会让人送去祠堂!”
“等等吧,我亲自送去!”
想要将来说服表兄不去北地,那自然要先搞好关系,赢得信任,而关心,便是第一步!
阮瑶自然不能错过这个机会!
天冬还想再劝,看到阮瑶的目光,到嘴边的话又咽了下去,屈身称是,便吩咐人去忙活了!
披上厚重的披风,阮瑶带着提着食盒的天冬朝祠堂而去。
因为人少的缘故,原本便冷清的王府,在这寂静的晚上越发清冷,小路两旁刚刚抽了新条儿的花草枝子,在清冷的月光下,投照在地上影影绰绰的黑影儿,即使阮瑶在这王府生活了六余载,此刻也有些发毛。
阮瑶懊恼着,应该带个小厮出来引路壮胆的!
祠堂本就是王府中最清静之地,平日里,只有打扫的下人会来此,在这寂静的夜色中,这院子更为阴森。
院子敞开的大门犹如张了大口的兽,似要吞噬这无边黑夜。不知怎地,阮瑶想起了梦中她离开王府的那天傍晚,院门也是这般开着,太妃在祠堂跪了整整一日,她在门外也陪站了整整一日,险些撑不住......
门里面黑咕隆咚,仿佛连月色都照不进来,唯有正堂里亮着橘色烛光,明明灭灭,在这样的氛围中,却也更加诡异。
天冬拽紧了阮瑶的衣袖:“姑娘......咱们要不回去吧,这里......这里怪吓人的......”
阮瑶心中也发毛,但是来都来了,不进去达成目的,岂不是白跑这一趟,白受这惊吓?
拍拍天冬的手,阮瑶既是安慰天冬,也是安慰自己:“别怕,没事,你看正堂亮着灯光呢,想必表兄还在里面,这里黑,你抓着我走!”
主仆二人壮着胆子迈进院子,还未走到正堂门口,便听得“啊”的一声,似乎是女子的尖叫,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