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丹仙》

分类: txts3

加入书架
周,查看了亭内亭外的所有尸身,皱眉不语。
  很快,双钩的主人急掠而回,拱手道:“大夫,刺客逃了,我先送大夫回府。”
  “介子,可有眉目了?”
  孙介子取出一柄长剑和一个破斗笠,禀道:“得了此物……据我所知,此为刺客吴升所用,大夫宽心,定能搜到。”
  峨冠博带者点了点头,情知孙介子只是担心自己安危,只要自己回府,他就可以全力追捕了,以他之能,当不会让刺客逃脱。
  孙介子身为郢都士师,职在护卫全城,事关重大,他将人送回大夫府后,立即上禀令尹屈完,再报国君,同时召集门下,发出海捕文书。
  至傍晚时,郢都九门关闭,卫士尽出,大索全城。
  黑夜寂静,依旧是城南废园白龙池,还是那座荒亭之中。吴升一动不动躺在地上,气息全无。
  直到天色微明,却忽然睁开双眼,望向四周。
  挣扎着爬起来,斜靠在亭柱上,长叹一声。
  千年一大梦,所历皆黄粱。
  刚穿越过来就发现自己闯下大祸,还修为全废!
  玩儿呢?


第二章 同名
  原来这家伙也叫吴升,看来同名是穿的必然条件?
  审视自己的修为,这具身体一切完好,没有任何受伤的迹象,是因为自己的穿越而修复?
  可修复是修复了,全身真元却丧失殆尽,好似从没修炼过一般,这就有点坑爹了。
  修为什么的暂且不提,现在最重要的是如何保命,自己闯了那么大祸事,刺杀了楚国大夫昭元,用脚想都知道,郢都必然在四处搜捕自己。
  前任的记忆零零散散继承下来不少,“曾经”身为刺客,吴升当然知道那些同行们被抓住以后会遭受什么待遇。
  割鼻示众、砍脚游街都是轻的,什么去势啊、人肉蜡干啊之类,想起来就不寒而栗。
  更恐怖的还有,记忆中一个同行在晋国刺杀中军佐失败,被捉到后放进空腹铜牛之中,下面加火点燃,惨叫声从铜牛鼻孔传出来,像极了牛哞。
  想到这里,吴升当即一身冷汗,这座亭子是不能待了。
  白龙池虽是废园,但这座木亭却矗立在池边,很是显眼,楚人不进白龙池则已,一进来必然会找到这里。
  吴升连忙起身,沿着长满了杂草的小径往南走——白龙池南边是郢都的国人坊。
  郢都有四座国人坊,住的都是国人,也就是楚国国民,居于君室、卿大夫、士之下的第四等,是正经的良民,地位远高于野人和奴,乃国之基石。
  国人坊不同于卿大夫和士所居的里,国人多,坊中的房屋和院落也多,显得很是杂乱,比较容易藏身。吴升两天前进入郢都后,就专门查看过这片地区,选作逃生的退路。
  赶到墙边时,却听见墙外有嘈杂之声,透过墙上的空窗,隐见国人坊中各处皆有甲士往来穿行,更有人在白壁坊墙上悬挂布告。
  坊中很可能就是在搜捕自己,这边出路已断,吴升果断离开。
  西边是片果林,不知属于国君还是哪位公卿,这是逃走的第二退路。但赶过去看时,林中也人影憧憧,此路不通。
  北边是卿大夫和士居住的里,先不说隐藏着多少修士高手,单说那些高高的围墙,一个个如同坞堡,绝不是现在的自己能攀越过去的。
  至于东边,则是郢都的大片城内田,空旷无蔽,没有躲藏之处。
  彷徨无计之下,只得来到废园东北一座石桥下,暂时藏身于此。两天前吴升入园时,正逢秋雨,当时就是在这石桥下避雨。
  石桥左右两侧桥墩处皆有泄水孔道,形成内孔,从外面看不见。
  藏进来后,发现一套衣服,想起来是自己之前留下以备万一的,此刻正好派上用场,于是手忙脚乱换上。
  原来的那身麻衣则在附近挖个坑埋了——天知道自己是怎么从上园回来的,路上也不知有没有被人见到,换身衣服更稳妥些。
  盛放绿萝的木匣也一并埋进坑里,真要被抓了,这玩意儿留在身上就是祸根。纵有万般不舍,此时也只能埋了,在原地作个标记,等将来有机会再取出就是。
  匆匆收拾完毕,回到桥下时,已然听到郢都卫士闯进白龙池搜寻的呼喝声,以及犬吠声。
  有狗就麻烦了,吴升暗叫一声“苦也”,紧张之余,只得将希望寄托在池水中。
  白龙池是曾经在楚国权势熏天的若敖氏故居,随着若敖氏灭族后荒废,一直无人清理,池中满是浮萍、杂草、芦苇。
  吴升直接下水,往水深处趟去,离岸边七八丈远时,便只露得出头来。他也不敢再往深处去了,脚下是黏糊糊的淤泥,再往深处走的危险很大。
  忽然灵机一动,折了根芦苇塞进嘴里,如此一来,关键时刻便可沉入水中。
  不多时,白龙池中就热闹起来,不少卫士于园中四处搜寻,在几条猎犬的引导下,卫士们很快就找到了吴升埋衣之处。想起木匣中那株绿萝,吴升就感到万分疼心。
  卫士们很快又找到了石桥下,亏得自己离开了,否则就成了瓮中之鳖。
  还在后怕时,卫士中便有人踏波上池。
  高手,这是高手!
  吴升虽然修为清零,但眼光还在,能够登萍渡水的,至少都是炼神境,就算自己修为完好之时,应对起来也不容易。
  见状,吴升立刻蹲了下去,整个人没入水中,只靠着芦苇杆子换气。
  那踏水登萍的修士在水面上仔细查看,吴升则缓缓挪到一片芦苇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