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富贵
分类: qsxs
宽汤饼,也就是白面条,但在宋朝属于高档面食。
又道:“我已让大伯(店小二)去看榜了。”
“谢大姐。”
扒拉着汤饼,大姐店中的大伯跑回来道:“大娘子,那个,那个未中。”
“如何是好,”大姐一屁股坐下来道。
中不中不但关系到九弟的前程,还有一门婚姻,十六岁时的宋九在路上看到一户刘姓商贾人家的小姑娘,一见倾心,不知犯了那门子的邪,铁了心要娶人家小姑娘。刘家未答应。宋九就发愤读书,第二年中了解试考,成了举人。举子就算是半个功名人了。宋九大姐再次去提亲,这一回人家发话,答应可以,我家小娘子还小,才十四岁。我们也舍不得让她立即嫁人,你家小郎君继续发愤吧,中了进士我们就将她嫁给你家小郎君。
宋九就一直读书,考试,反正这几年年年都进行科举,前年未中,去年未中,还郁闷地喝醉了酒,跌得浑身是伤,让邻居们发现,抬回家,几个月未能说话。
今年又未中,刘家小娘子今年十七岁了,刘家还能等?
宋九继续喝着汤饼汤,刘家小娘子管他这个冒牌宋九何事!
看到大姐面带忧色,宋九放下面汤碗道:“大姐,我想开了,大不了明年再试一试。”
“明年……”
“大姐,你想一想,几百人去科举,只录取了八人,多难考!”
是谬论,往后去宋朝科举规模越来越大,往往能录取几百人,那是三年四年一次,全国读书人多达几十万,上百万,前来参加省试的就成千上万,录取得多,可不比现在好考。
不过糊弄大姐足矣。
大姐想想也是,一是担心刘家,二是担心弟弟,看到他心态好,不象是去年借酒浇愁,面色才变得稍稍好些。
她刚要告辞,一个褐衣老者走进来,看到空空如也的家,未说话先摇头,然后道:“谁是宋家小郎?”
“翁翁,我就是。”
“我是刘家的管事,家主人让我通知你,我家主人答应将小娘子嫁给朱姓人家,你家以后就不要派人过去打扰啦。”
“悔亲,真狗血的剧情啊,”宋九愣愣道。
不能算是悔亲,两家连亲都未订,只是人家随口说了一句,是宋家当真了。不过若宋九真的考中进士,以赵匡胤的一些迹象,重视文治,渐渐给文官放开权利,又能般配刘家小姐。
“什么狗血……你们怎能反悔呢。”大姐道,前面是问宋九,后面是对刘家管事说的。
“悔就悔吧,大姐,勿用担心,天涯何处无芳草。”
老者耻笑:“天涯内芳草不少,可不是狗尾巴草般配的。”
宋九噎得不能作声,差一点说,老哥,你太牛了。
第二章人心
老者说完离开。
宋九有些发呆,让他选择,他宁肯活在那个世界里,虽然他不能算是土豪,可夏天有空调,冬天有棉被子,再穷苦一点,还能用电风扇扇一扇。
但穿过来,穿越者总有穿越者的优势。
自己这一年干了些什么?
这样想很是不对的,以后文化吃香,这时代文化更吃香,狄青那样的地位,还天天捧着春秋苦读,害得罗贯中写三国演义时,将狄青的形象往关羽身上硬套。
岳飞虽是武人,可是写得一手好字,文章与小令同样写得不错,在庐山隐居时,与文人互相赋和,从不落下风。
宋九想在这个开封城有名的贫民窟混一辈子,这一年他是稀里糊涂浪费了时光,若想以后有前程,这一年不算是混时光,相反,现在他这种心态反而是急躁。
至少经过这一年的沉淀,加上他以前的一些底子,写四六体骈文,还要写好,是勉为其难。但能写一般的文章,那怕是作诗,字经过一年练习,也能稍稍拿得出,至少不会丢他这个举子的脸。这个对他将来的发展会大有帮助。
他现在却胡思乱想,想那些个穿越小说,一穿越就能飞黄腾达,那有那么容易……
宋九不信邪,他前世多少也是一个文化人,又喜欢在外面跑,老苏不是说过一句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见多识广,难道真的没办法?
大姐看到宋九在发呆,以为他心中难受,便道:“九儿,到我店中去,姐为你做几个拿手的小菜。”
宋九对刘家那个小娘子不当一回事,可被人上门悔亲,还说了一句不是狗尾巴草能般配的,心中有点儿不畅快,道:“好。”
站起来要走。
“你披头散发地往哪儿跑,难道想学一个术士?”大姐将宋九按坐下,将宋九头发梳顺,额前的头发拢结于顶盘结挽髻,用一根银簪贯起,拿起儒巾罩在他头发上,又看着铜镜,晨风吹来,幞头上两根小带子飘啊飘,大姐说道:“这样才算文人。”
宋九未说话,三个姐姐想自己做文人想疯了,可是这个身体受那个便宜老子的遗传,块头大,无论怎么打扮,文人的样子看不出来多少,倒是一看,颇象是一个武将。
来到大姐酒栈,先是陪大姐买了菜,怜着回来。
宋朝早晚两顿正餐,吃中饭的人很少,酒栈中客人未正式来,大姐先给宋九做菜,大姐夫在择菜,态度不冷不热,也是他一贯的性格,然而此时的宋九非是昔日书呆子宋九。
他感到大姐夫那种淡漠眼神外的一些东西。以前宋九父亲在的时候,家中条件好,几个女
又道:“我已让大伯(店小二)去看榜了。”
“谢大姐。”
扒拉着汤饼,大姐店中的大伯跑回来道:“大娘子,那个,那个未中。”
“如何是好,”大姐一屁股坐下来道。
中不中不但关系到九弟的前程,还有一门婚姻,十六岁时的宋九在路上看到一户刘姓商贾人家的小姑娘,一见倾心,不知犯了那门子的邪,铁了心要娶人家小姑娘。刘家未答应。宋九就发愤读书,第二年中了解试考,成了举人。举子就算是半个功名人了。宋九大姐再次去提亲,这一回人家发话,答应可以,我家小娘子还小,才十四岁。我们也舍不得让她立即嫁人,你家小郎君继续发愤吧,中了进士我们就将她嫁给你家小郎君。
宋九就一直读书,考试,反正这几年年年都进行科举,前年未中,去年未中,还郁闷地喝醉了酒,跌得浑身是伤,让邻居们发现,抬回家,几个月未能说话。
今年又未中,刘家小娘子今年十七岁了,刘家还能等?
宋九继续喝着汤饼汤,刘家小娘子管他这个冒牌宋九何事!
看到大姐面带忧色,宋九放下面汤碗道:“大姐,我想开了,大不了明年再试一试。”
“明年……”
“大姐,你想一想,几百人去科举,只录取了八人,多难考!”
是谬论,往后去宋朝科举规模越来越大,往往能录取几百人,那是三年四年一次,全国读书人多达几十万,上百万,前来参加省试的就成千上万,录取得多,可不比现在好考。
不过糊弄大姐足矣。
大姐想想也是,一是担心刘家,二是担心弟弟,看到他心态好,不象是去年借酒浇愁,面色才变得稍稍好些。
她刚要告辞,一个褐衣老者走进来,看到空空如也的家,未说话先摇头,然后道:“谁是宋家小郎?”
“翁翁,我就是。”
“我是刘家的管事,家主人让我通知你,我家主人答应将小娘子嫁给朱姓人家,你家以后就不要派人过去打扰啦。”
“悔亲,真狗血的剧情啊,”宋九愣愣道。
不能算是悔亲,两家连亲都未订,只是人家随口说了一句,是宋家当真了。不过若宋九真的考中进士,以赵匡胤的一些迹象,重视文治,渐渐给文官放开权利,又能般配刘家小姐。
“什么狗血……你们怎能反悔呢。”大姐道,前面是问宋九,后面是对刘家管事说的。
“悔就悔吧,大姐,勿用担心,天涯何处无芳草。”
老者耻笑:“天涯内芳草不少,可不是狗尾巴草般配的。”
宋九噎得不能作声,差一点说,老哥,你太牛了。
第二章人心
老者说完离开。
宋九有些发呆,让他选择,他宁肯活在那个世界里,虽然他不能算是土豪,可夏天有空调,冬天有棉被子,再穷苦一点,还能用电风扇扇一扇。
但穿过来,穿越者总有穿越者的优势。
自己这一年干了些什么?
这样想很是不对的,以后文化吃香,这时代文化更吃香,狄青那样的地位,还天天捧着春秋苦读,害得罗贯中写三国演义时,将狄青的形象往关羽身上硬套。
岳飞虽是武人,可是写得一手好字,文章与小令同样写得不错,在庐山隐居时,与文人互相赋和,从不落下风。
宋九想在这个开封城有名的贫民窟混一辈子,这一年他是稀里糊涂浪费了时光,若想以后有前程,这一年不算是混时光,相反,现在他这种心态反而是急躁。
至少经过这一年的沉淀,加上他以前的一些底子,写四六体骈文,还要写好,是勉为其难。但能写一般的文章,那怕是作诗,字经过一年练习,也能稍稍拿得出,至少不会丢他这个举子的脸。这个对他将来的发展会大有帮助。
他现在却胡思乱想,想那些个穿越小说,一穿越就能飞黄腾达,那有那么容易……
宋九不信邪,他前世多少也是一个文化人,又喜欢在外面跑,老苏不是说过一句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见多识广,难道真的没办法?
大姐看到宋九在发呆,以为他心中难受,便道:“九儿,到我店中去,姐为你做几个拿手的小菜。”
宋九对刘家那个小娘子不当一回事,可被人上门悔亲,还说了一句不是狗尾巴草能般配的,心中有点儿不畅快,道:“好。”
站起来要走。
“你披头散发地往哪儿跑,难道想学一个术士?”大姐将宋九按坐下,将宋九头发梳顺,额前的头发拢结于顶盘结挽髻,用一根银簪贯起,拿起儒巾罩在他头发上,又看着铜镜,晨风吹来,幞头上两根小带子飘啊飘,大姐说道:“这样才算文人。”
宋九未说话,三个姐姐想自己做文人想疯了,可是这个身体受那个便宜老子的遗传,块头大,无论怎么打扮,文人的样子看不出来多少,倒是一看,颇象是一个武将。
来到大姐酒栈,先是陪大姐买了菜,怜着回来。
宋朝早晚两顿正餐,吃中饭的人很少,酒栈中客人未正式来,大姐先给宋九做菜,大姐夫在择菜,态度不冷不热,也是他一贯的性格,然而此时的宋九非是昔日书呆子宋九。
他感到大姐夫那种淡漠眼神外的一些东西。以前宋九父亲在的时候,家中条件好,几个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