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田的古代生活

分类: qsxs

加入书架
吧?十八岁没有人家的闺女,可不好往外嫁了。”
  青朝有规定,过了十八岁不成亲的男男女女们,要么由官府做媒人,拉郎配;要么就每一年交一石粮食,作为惩罚。
  一石粮食,大概一百多斤,在农人家里,这一石粮食配上野菜,足够一家四口吃两三个月的了,谁舍得被罚粮食呢。
  何况也不是一直罚,因为一旦超过二十五岁,再不成亲,要么遁入空门,要么有难言之隐,要是再没有好的理由,官府就要拉郎配了。
  古代人口就是朝廷的本钱。
  而且这个封建时代,男女不平等,男人晚婚晚育,人家会说大器晚成啥的,女的要是过了十八岁还不嫁人……基本上嫁不到什么好人家了,而且对家里,对族里,甚至是对村里,都是一个丢人的事情。
  谁家好姑娘会砸在手里头?
  “我家小蝶那是要找个好人家的!”四伯娘被揭了短儿,一甩手,扭着大肥屁股,拽拽的走了。
  涉及自家的女儿,四伯娘立刻就走了,因为站在大路边上跟人讨论自家闺女的亲事,颇为丢脸。
  四伯娘家的大闺女小蝶,是村里的一枝花,长的漂亮,四伯娘就指着这个大闺女嫁个好人家呢,平时连碗都不让小蝶去洗。
  养的跟个大家小姐似的,小蝶也从来不下田干活,每天就是绣绣花,手白白嫩嫩的。
  路过的人听了这话,小声跟丁田嘀咕:“就知道说别人家酸话,你别当真,她就那张破嘴,酸舌头。”
  “我知道的,四伯娘是个好人。”丁田微微一笑:“我去村长家还有事情,先走了。,,
  一路上丁田也见了不少人,大家看他能看开,不再纠结那退婚的事情,纷纷松了口气。
  退婚虽然让丁氏家族的族人觉得受了委屈,可他们后来听了自家婆娘的分析,觉得退婚还挺好,万一那女的不守妇道……丁氏家族更蒙羞。
  不得不说,这有点阿Q精神。
  很快,丁田就到了村长家。
  村长家是整个村子里,房子最好的几家之一。
  两进的青砖大瓦房,还有很大的土墙围着的院落。
  而且是坐落在村子的最中央,一看就很有权威的样子。


第六章 租赁
  因为是柴扉门,可以看到外面的来人,给他开门的是村长家的大儿子,丁已:“来了?”
  “嗯,村长在家吗?”丁田进门,就将礼物递给了他:“已大哥,这是给老里长的一点心意。”
  “在,在家,阿爷也在家。”接过礼物,对方笑得更开心:“你能好起来就对了,那么多好姑娘,总能找到一个合适的。”
  “当然,世上人口千千万,不行咱就换一个呗!”丁田乐了。
  “你这么说就对了。”一个中年男人走了出来。
  “村长。”丁田乐呵呵的打了个招呼。
  这位就是现在丁家村的村长,丁大兴,跟丁大海是同辈人。
  “你叫我啥?”村长一瞪眼睛。
  “兴叔。”因为都姓丁,不可能喊“丁叔”,只能取名字里的一个字,喊人。
  丁大兴跟丁大海是一辈人,但是年纪比丁大海小。
  而丁已,则是跟丁田一辈的,因为年纪比丁田大,所以按照年龄排序的话,丁田要喊人家“已大哥”。
  “你叔爷爷这两天正在念叨你。”丁大兴拉着丁田的手就进了正屋。
  他们家一进的正屋,是东西横着五间房,东屋为尊,故而东屋住着老里长一人,老里长的妻子已经去世了。
  西屋则是住着丁大兴这个长子和长媳,在丁大兴成为村长之后,老里长家就分了家,现在东厢房住着的是丁已,西厢房是丁甲。
  后面的二进住着的是丁梅花和丁香花姐妹俩,还有一间空着的屋子是当客房用了,再往后就是仓房,放农具和粮食的地方。
  剩下的就是菜园子,靠着围墙的是各种家禽的圈和架等等。
  另有一个跨院是放置犁杖、牛圈的地方。
  丁勇是个头发眉毛都花白了的五十多岁的老人了。
  在现代,五十多岁也就中老年,很多人还在过中年,还没有退休呢!
  可是在这个七十岁就古来稀少的年代,过了五十岁,就算是老人了。
  而且这还有个约定俗成的习惯,就是只要你有了孩子,孩子超过八九岁就能立住养大了,那你就可以自称“老夫”了,哪怕你只有二十几岁!
  在现代,二十几岁还是家里的“大宝宝”好么。
  “叔爷爷。”丁田一进来,就赶紧低头喊人。
  “田儿啊?”丁勇眯着眼睛看了看丁田:“好,好孩子,快来,上炕坐。”
  村长家的房子被打扫的很干净,炕也烧的热乎,丁田就脱了鞋子上了炕,坐在了老爷子跟前。
  里长,丁勇,是跟丁山一辈的人,现在孙子都要成亲了,是这十里八村有名的乡老。
  而丁勇能成为里长,也多亏了当年丁山的一力举荐,故而现在他对丁家最为照顾。
  “爹,这是田儿给您拿来的糖球和鸡蛋。”丁大兴赶紧让儿子将篮子摆上来:“孩子一片心意呢。”
  “我又不缺你那口吃的,你在家吃,养好了,比啥都强。”丁勇顺手从炕桌上摸了一把干枣递给丁田:“吃两个枣子。”
  “哎!”丁田接了枣子:“我这是给叔爷爷送点厚礼,也好有事情求叔爷爷您呢。”
  “你个小兔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