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杀碑》

分类: txts3

加入书架
学创作有如奔向大海的长江黄河,虽然曲折,但百折不挠,逢山绕山,遇水纳水,这期间流失蒸发的是水汽,而永远不停脚步、向着既定目标大海涌动的才是河流的娇子——浪花!每一座山峰流淌下来的水流汇集一起才能形成江海中的浪花,正如每一座文学高峰都能滋润、传承、丰富、提升文学创作的大江大流!近现代武侠小说作为中国武侠小说发展史上重要的阶段,对当代武侠文学发展的价值和意义自不待言,可以简单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归纳:1、作者队伍庞大、文化水平高;2、作品量大、艺术水平参差不齐;3、充分接受新文学观念和部分吸纳外国文学创作手法;4、想象力强,融自然风光、社会民俗和自我人性为一体;5、弘扬侠义精神,干预现实生活;6、影响巨大,优秀作品对以金庸为代表的“新派武侠小说”和“后金庸”时代的创作都有深远的影响。《中国近现代武侠小说典藏大系》选取其间的优秀作品结集出版,不但让我们能够集中欣赏这些优秀的武侠文学作品,还可以从武侠小说发展史的角度去认识这些作品的特殊价值,为当代武侠文学作者提供方便阅读的营养品! 《中国近现代武侠小说典藏大系》第一辑率先选取平江不肖生《江湖奇侠传》、还珠楼主《云海争奇记》、朱贞木《七杀碑》、文公直《碧血丹心》三部曲、孙玉声《仙侠五花剑》等数部作品推出,也颇能代表近现代武侠小说的水平,以下对首辑选取的作者及作品逐一作个简要介绍。
平江不肖生(1889-1957),现代著名武侠小说家,本名向恺然,湖南平江人。为20年代侠坛首座,领导南方武侠潮流。他从小文武兼修,文学、武术,两者均有深厚造诣,于长沙楚怡工业学校毕业后,为谋救国之道,他曾两度赴日本留学,先后进入华侨中学与法政大学,他文学和武术的事业都从这里开始。
“南派”以平江不肖生最负盛名,所作《江湖奇侠传》风靡一时,读者甚众,《江》一书被视为近代武侠小说的先驱。后来《江》被上海明星影业公司拍摄成电影《火烧红莲寺》,连拍十八集,放映时造成万人空巷情势,影响更大。
还珠楼主(1902一1961),原名李善基,后改名为李寿民。中国武侠小说大宗师。“北派五大家”之一。在民国武侠小说北派五大家中,最早使读者着迷的便是还珠楼主。他所撰写的《蜀山剑侠传》系列,是中国文学史上规模最大的“连环格”小说,《云海争奇记》在《蜀山剑侠传》系列里面,是结构最完整的一部书,同时也是还珠楼主的代表作之一。
朱贞木,本名朱桢元,字式颛。生卒年不详。浙江绍兴人,20年代至 40年代在天津电话局和日方电信公司工作,篆刻、诗书、文章俱佳,可称艺文双绝。与还珠楼主、宫白羽 、郑证因 、王度庐共称“北派五大家”。
三十年代初,见同事李寿民撰写《蜀山剑侠传》,于是操刀进入武林侠坛。
早期作品《飞天神龙》《炼魂谷》《艳魔岛》系列,受还珠楼主影响甚深,后来自出新意,以《虎啸龙吟》《七杀碑》《罗刹夫人》为代表作。1949年解放后不知所终。
朱贞木被后人称为“新派武侠小说之祖”。他的特点,在于集大成而予后来者以众多的启迪。其一是吸收奇幻派的瑰丽神奇于现实的江湖世相之中;其二是吸收侠情派的缠绵婉约于江湖的壮烈凄艳之中;其三是吸收历史派的沉雄厚重于小说的虚构幻想之中;其四是在武功领域开创了许多奇功,为后代所继承;其五是“一床数好”和“众女倒追男”的新派武侠模式。如此种种,均为50年代以来港、台武侠小说作家群起仿效,历久不衰。 公开对其赞赏的武侠小说作者有古龙、司马翎等,其中古龙小说的诡异情节便深受朱贞木影响。金庸小说《天龙八部》等,也受朱贞木影响甚深。
文公直(1898—?)江西萍乡人,号萍水若翁,早年追随孙中山,同盟会会员,民初曾任军职,参加过“讨袁”、“护法”诸役,官拜陆军少将。1922年被诬入狱,得阅描述于谦故事的《千古奇冤》,深有所感。
出狱后受聘《太平洋午报》编辑。1928年开始创作《碧血丹心大侠传》,于1930年出版,至1933年,又相继出版《碧血丹心于公传》、《碧血丹心平藩传》等多种。
《碧血丹心大侠传》书成之后,作者的好友秦来甫、沈硕生及姜侠魂为之批、校、评点;作者的兄长文公毅为之标点;袁秀堂、陈飞南为之绣像,王振麟为之逐笔绘图。书前有于右任写于民国十九年(1930)的序,肯定了这部小说“叙述忠肃故事,体虽演义,而文则详于正史”,而且说“信夫扬先烈之光,作民族之气,小说之力,较正史为大。忠肃死,而沦浃血气,耿耿忠烈之精神则不死.然则两君(指文公直和《精忠传》的作者褚人获)之力亦伟矣哉!”崇扬这部小说与《精忠传》具有同样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同时,民国元老柳亚子又为之郑重题词。武侠小说之刊行,从无名流齐集、郑重其事如此书者。
孙玉声(1864~1940年),名家振,别署海上漱石生、警梦痴仙,上海人。清末民国著名小说家,知名报人,从事报业达19年之久。他出身于官宦家庭,文学修养高,又喜欢京剧等传统文化。著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