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亲妈养崽记
分类: qsxs
”
刘校长是个老教师了,虽然只有中专文凭,但是在教学上很有一手。他和楚韵聊起教学上的事,别的科目不敢说,两辈子都学的数学专业,在这方面,刘校长的水平肯定考不倒她。
刘校长感叹:“说实在话,现在老师教学方面的限制很多,但是这么多单位,缺人才也是真的,以楚老师的水平,教高中数学肯定手到擒来,有楚老师在,一年多培养几个会计那还不容易?”
这句话说到谢大姐的心坎上了:“楚老师啊,你别看我们江东县发展的挺好的,但是会计方面的人缺啊,每年年底盘账做统计,还要做来年的生产计划,我们机械厂一个老会计带着两个小年轻要忙一个多月呢。等明年老会计退休了,我们厂长还没找到接班人呢,人才短缺啊!”
楚韵看了一眼王建业:“会计不难吧。”
王建业解释:“对于精通数学的人来说,不算难,但也不简单,主要是工作也比较繁杂。”
谢大姐和刘校长都劝她调到江东县来,刘校长承诺的工资比她在陵山县高了不少,楚韵半推半就接受了。
谢大姐高兴地一拍大腿:“行呢,以后你们两口子就在江东县好好发展,给咱们江东县做贡献。”
送走谢大姐和刘校长,楚韵回头跟王建业说:“现在的人真热心。”
“以前的人不热心?”
以前?楚韵想了想,有热心的,不过大家的防心也重,很多人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比如曾经的她,除了她自己和爷爷奶奶,她才不管别人的死活。
房子和工作的事情解决了,楚韵要回陵山县,一些日常生活用品要搬过来,还要把两个孩子带过来,准备开学的事情。
王建业要上班了,没空陪她回去,这些杂事都要她自己处理。
楚韵扭头瞪了他一眼:“要你有什么用!”
王建业:“……”
他又哪里招惹她了?
第7章 我妈胳膊肘往外拐了!
回到楚家大队,楚韵跟父母说了江东县那边的情况。
“房子挺大的,江东县高中请我去那里教书,工资还涨了一些,我觉得挺好就答应了。”
李桂芳:“肯定要答应啊,你们结婚这几年也不容易,现在好歹一家人能住在一起。”
楚为民没说话,心里也支持女儿去江东县工作,家里有个男人搭把手,日子会好过得多。
向红问:“那大娃和二娃也要去江东县读书?”
“嗯,去。说到读书,江东县那边重视读书,那边国营厂多,有个初中文凭,去厂里找个工作,以后日子就好过了。从文和从武以后也要好好学习,到时候小学毕业争取考上初中,最好读个高中,毕业了还有我这个姑姑。”
向红眼睛一亮:“小妹,你是说以后给从文从武找工作?”
“打铁还需自身硬,只要有能力,机会有的是。”
向红连忙点头:“是是是,你说的对,我以后一定好好监督他们学习,考不上学,我打断他们的腿。”
楚为东红着脸:“妹妹,辛苦你为我们一家打算。”
楚韵笑了:“挺大一个男人,你扭捏什么呢?我当年读书的时候,你不也早早辍学帮家里分担嘛,贡献不分早晚。”
“那不一样,我那是自己脑子笨,不爱读书。”
楚为民和李桂芳脸上带着笑,虽然他们只有两个孩子,但兄妹关系好,肯互相拉拔,以后的日子,肯定会越过越好。
说起读书,李桂芳说起队里的八卦:“你知道春玲吧,去年她爸去世就辍学在家照顾她妈,春玲成绩好,她妈想她继续回学校读书,她死活不去,母女两个这两天在闹矛盾呢。”
“为什么不去?”
“春玲不放心她妈一个人,王霞呢,觉得女儿年纪不小了,一个姑娘家,做不了什么重活,干脆好好读书,说不定还能有条出路。”
“她妈说的对,不管以后招婿上门还是怎么着,有个文凭有个工作,比什么都强。回头我找她说说。”
李桂芳也是这样想:“你去劝劝,不管怎么说,咱们都是一个老祖宗出来的人。”
楚韵找到春玲,小姑娘在自留地里忙活着锄草。
“听说你想以后在农村种地?你一个小姑娘,挣的公分养得活你和你妈吗?”
楚春玲死犟:“养的活。”
“估计勉强养的活吧,但是你不想你妈过好日子?看着她一天天累的腰都直不起来,还操心你以后过得不好,你忍心?”
楚春玲不说话了。
楚韵淡淡道:“过几天开学了,我要去江东县教书,因为我有学识,有文凭,人家校长亲自上门请我去教书,给我涨了二十多块工资,我现在一个月工资八十六钱,你辛苦一年有我一个月的工资多吗?”
楚春玲看向楚韵:……扎心了!
“我要是你,就好好投资自己的现在,你才会有更好的未来。你们家还有不少存款吧,你重新回去读书,从初一开始读,就算读到高中毕业,也不过四年,能花多少钱?好好的一条路摆在你面前,你在犯什么蠢?”
楚春玲嗫嚅着:“我都辍学半年了,人家学校不一定要我。再说了,我走了,我妈在家肯定不会好好照顾自己,只知道省钱……”
楚韵打断她:“这些我给你解决,我在陵山县教那么多年高中,这点人脉还是有的,再说你成绩不差,只要通过考
刘校长是个老教师了,虽然只有中专文凭,但是在教学上很有一手。他和楚韵聊起教学上的事,别的科目不敢说,两辈子都学的数学专业,在这方面,刘校长的水平肯定考不倒她。
刘校长感叹:“说实在话,现在老师教学方面的限制很多,但是这么多单位,缺人才也是真的,以楚老师的水平,教高中数学肯定手到擒来,有楚老师在,一年多培养几个会计那还不容易?”
这句话说到谢大姐的心坎上了:“楚老师啊,你别看我们江东县发展的挺好的,但是会计方面的人缺啊,每年年底盘账做统计,还要做来年的生产计划,我们机械厂一个老会计带着两个小年轻要忙一个多月呢。等明年老会计退休了,我们厂长还没找到接班人呢,人才短缺啊!”
楚韵看了一眼王建业:“会计不难吧。”
王建业解释:“对于精通数学的人来说,不算难,但也不简单,主要是工作也比较繁杂。”
谢大姐和刘校长都劝她调到江东县来,刘校长承诺的工资比她在陵山县高了不少,楚韵半推半就接受了。
谢大姐高兴地一拍大腿:“行呢,以后你们两口子就在江东县好好发展,给咱们江东县做贡献。”
送走谢大姐和刘校长,楚韵回头跟王建业说:“现在的人真热心。”
“以前的人不热心?”
以前?楚韵想了想,有热心的,不过大家的防心也重,很多人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比如曾经的她,除了她自己和爷爷奶奶,她才不管别人的死活。
房子和工作的事情解决了,楚韵要回陵山县,一些日常生活用品要搬过来,还要把两个孩子带过来,准备开学的事情。
王建业要上班了,没空陪她回去,这些杂事都要她自己处理。
楚韵扭头瞪了他一眼:“要你有什么用!”
王建业:“……”
他又哪里招惹她了?
第7章 我妈胳膊肘往外拐了!
回到楚家大队,楚韵跟父母说了江东县那边的情况。
“房子挺大的,江东县高中请我去那里教书,工资还涨了一些,我觉得挺好就答应了。”
李桂芳:“肯定要答应啊,你们结婚这几年也不容易,现在好歹一家人能住在一起。”
楚为民没说话,心里也支持女儿去江东县工作,家里有个男人搭把手,日子会好过得多。
向红问:“那大娃和二娃也要去江东县读书?”
“嗯,去。说到读书,江东县那边重视读书,那边国营厂多,有个初中文凭,去厂里找个工作,以后日子就好过了。从文和从武以后也要好好学习,到时候小学毕业争取考上初中,最好读个高中,毕业了还有我这个姑姑。”
向红眼睛一亮:“小妹,你是说以后给从文从武找工作?”
“打铁还需自身硬,只要有能力,机会有的是。”
向红连忙点头:“是是是,你说的对,我以后一定好好监督他们学习,考不上学,我打断他们的腿。”
楚为东红着脸:“妹妹,辛苦你为我们一家打算。”
楚韵笑了:“挺大一个男人,你扭捏什么呢?我当年读书的时候,你不也早早辍学帮家里分担嘛,贡献不分早晚。”
“那不一样,我那是自己脑子笨,不爱读书。”
楚为民和李桂芳脸上带着笑,虽然他们只有两个孩子,但兄妹关系好,肯互相拉拔,以后的日子,肯定会越过越好。
说起读书,李桂芳说起队里的八卦:“你知道春玲吧,去年她爸去世就辍学在家照顾她妈,春玲成绩好,她妈想她继续回学校读书,她死活不去,母女两个这两天在闹矛盾呢。”
“为什么不去?”
“春玲不放心她妈一个人,王霞呢,觉得女儿年纪不小了,一个姑娘家,做不了什么重活,干脆好好读书,说不定还能有条出路。”
“她妈说的对,不管以后招婿上门还是怎么着,有个文凭有个工作,比什么都强。回头我找她说说。”
李桂芳也是这样想:“你去劝劝,不管怎么说,咱们都是一个老祖宗出来的人。”
楚韵找到春玲,小姑娘在自留地里忙活着锄草。
“听说你想以后在农村种地?你一个小姑娘,挣的公分养得活你和你妈吗?”
楚春玲死犟:“养的活。”
“估计勉强养的活吧,但是你不想你妈过好日子?看着她一天天累的腰都直不起来,还操心你以后过得不好,你忍心?”
楚春玲不说话了。
楚韵淡淡道:“过几天开学了,我要去江东县教书,因为我有学识,有文凭,人家校长亲自上门请我去教书,给我涨了二十多块工资,我现在一个月工资八十六钱,你辛苦一年有我一个月的工资多吗?”
楚春玲看向楚韵:……扎心了!
“我要是你,就好好投资自己的现在,你才会有更好的未来。你们家还有不少存款吧,你重新回去读书,从初一开始读,就算读到高中毕业,也不过四年,能花多少钱?好好的一条路摆在你面前,你在犯什么蠢?”
楚春玲嗫嚅着:“我都辍学半年了,人家学校不一定要我。再说了,我走了,我妈在家肯定不会好好照顾自己,只知道省钱……”
楚韵打断她:“这些我给你解决,我在陵山县教那么多年高中,这点人脉还是有的,再说你成绩不差,只要通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