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金刚芭比

分类: qsxs

加入书架
书,奶奶就能放心了。
  弯腰心怀感激的对张校长鞠了一躬。
  “张校长,谢谢您特地告诉我这个消息,我一定能考上的。”
  仰起的小脸上泛着自信的光,眼底烨烨生辉。
  张校长被这抹吸自信感染的亦是笑容大增,抽出夹在腋下、用牛皮纸包住的资料递给心爱的学生,“这是我从同学那淘换来的往年升学试卷,你现在看看,有什么不懂的就问我。”
  鱼阿蔻接过试卷,压下澎湃的心潮,逐句逐题看过去。
  见她很快的沉浸在试卷中,张校长这才端起印着大红“帧弊值奶麓筛缀人,他一上午跑来跑去,嗓子早就干的冒烟了。
  他从宋钧那得知这个消息后,脑海里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自己的学生鱼阿蔻。
  这孩子是真的聪明,同班的孩子还在掰着手指头算加减乘除公式。
  她已经能靠自学做初中的几何题了。
  爱才之下,就开始私下里给这孩子开小灶,只是越开,就越替这孩子感到惋惜,惋惜这么颗好苗子生不逢时,不能受到很好的教育。
  别看他自己是个校长,可也没什么办法。
  如果是城里学校的校长还好,能利用身份多找点资源。
  偏偏他不是,就连手下的老师都是从大队里选上来的,三个老师里没有一个初中毕业的。
  不过现在好了,一中开放了非城户口入学名额,他相信,只要鱼阿蔻去考,百分百能考进去。
  想到这,就见鱼阿蔻咬着铅笔头,蹙着眉头盯着试卷出神。
  放下搪瓷缸,出声询问,“怎么了?可是哪道题不懂?”
  不应该啊,这试卷自己拿到手时就浏览了一遍,上面的试题对她来说,可以用简单两字形容。
  鱼阿蔻摇头,问了一个和试卷无关的问题。
  “张校长,一中的非城户口入学名额共有多少个?”
  她只是突然想起,C城名下挂着N个大队,大队下面又有N个村庄,如果学生都涌入城里,学校也塞不下呀。
  张校长见她问的与学习无关,怔愣后回答:“每个大队有五个名额。”
  鱼阿蔻心想果然如此。
  想到后世里闹的沸沸扬扬的大学生被顶名事件。
  盯着手中的试卷故意问:“那如果有些人想去一中,却又考不进怎么办?”
  张校长刚想说那就平时上课好好听讲努力点,争取下次考进去,可话到嘴边,灵光一闪,想到了另一个方向。
  作者有话要说:
  张校长:我学生真聪明。(骄傲脸)
  鱼阿蔻:心虚.jpg
  ~~~~~~~~
  我的小猫咪们给我留言了,感动。


第4章
  家庭条件一般的人家可能也就是怒叹自家孩子不争气,考不上。
  那要是家里有人脉的学生呢?
  虽然现在大部分的人经过前几年的动荡认为读书无用。
  但总有些眼光独到、嗅觉敏锐的人觉得读书还是重要的。
  没见城里的炼钢厂、煤矿招工时,十五级工以上的职位都要求能写会算的?
  如果能进到这些厂子里,哪怕从学徒工做起呢。
  只要转了正,那以后就可是吃商品粮、端铁饭碗的能耐人了。
  以前是没办法,一个大队上能盖的起一座学校,这个大队就是先进大队了,有些地方可是几个大队才共拥有一所学校。
  毕竟肚子都填不饱,谁还有心情抓教育。
  农村小娃懂事早,四、五岁就能帮着大人做些力所能及的活,十来岁就能下地挣五工分了。
  对比读书,当然是工分重要。
  再说把送娃到大队的学校读书也没多大用,大队上的学校就是个带孩子的地,学不到东西不说还费钱。
  学校一年12个月放假都得放5个月,毕竟老师们农忙时也得下地挣工分。
  但今年政策不一样了,只要把孩子送进城里的学校,混个初中毕业,那就等于半只脚迈进了钢铁厂。
  所以这些名额也就犹关重要,脑子灵活的肯定会想法设法的抢名额。
  张校长越想越觉得这件事情很危险。
  沉吟片刻后开口问:“如果让你当着众多老师的面考试,你会不会怯场?”
  鱼阿蔻语气软绵却带着满满的肯定,“不会。”
  张校长说出自己的打算,“那这样吧,明天你再好好复习一天,后天你跟我去一趟城里,一中的宋钧是我的老同学,到时找他让你提前参加考试,只是不进考场,你的卷题就会难上几个程度,且要在众目睽睽之下答题。”
  作为宋钧的同学,在育人的方面再没人比他更了解宋钧了。
  只要让宋钧看到鱼阿蔻的人,宋钧是一定会把这颗苗子紧紧攥在手里的。
  鱼阿蔻心下感激,张校长是真的方方面面都替她考虑到了。
  他这是让她在众多老师面前留下印象。
  生怕一中到时录取的彼“鱼阿蔻”非此“鱼阿蔻”。
  只是她还有别的想法。
  她想考初二的入学考试。
  她上辈子对这段时期的了解不多,可也知道再过几年后会恢复高考。
  作为一个没背景、没后台的农家女,她是一定要赶上那场高考的。
  鱼阿蔻面上略带着不好意思,“张校长,我想跳级考初二。”
  张校长惊得嘴巴微微张大,“初、初二?”
  鱼阿蔻点头,“恩,刚刚我看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