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万行情书

分类: qsxs

加入书架

  “你这让我怎么跟作者解释,你哪怕出个三万多的稿子也好啊,就两万三!”
  “作者更新量小可能就没榜单你知道吧,万一她火了找工作室,你让谁熬夜替你写?”
  “”
  吧啦吧啦,吧啦吧啦,陶然的长篇大论滔滔不绝。
  谢青可以承认没细看邮件是自己的失误,但纸质版的大纲她每个字都看过了。
  纸质版上对于稿子的要求其实写得很细,如果说单独漏了对于字数的那一条要求,只能是有人刻意删掉。
  她先前的感觉没错,陶然的确对她有敌意。
  谢青沉默地喝了口紫菜蛋花汤。
  嗯,在可以微信和邮件沟通的前提下,陶然还专门挑了晚餐时间当众杀来,可见是有备而来。
  和写小说一样,眼前的这些都有“套路”,谢青确信,她刚才说出的那句“你没告诉我啊”正符合陶然的预期。
  如果她接下来嘴硬说纸质版是陶然给她的,多半也会符合陶然的预期,陶然的下一句台词就该说那明明是她自己打印的了。
  铺开这种“套路”对有写作经验的人来说一点也不难,因为类似的工作矛盾沟通只有那么几种常见模式。
  她不知道对方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但还是先从对方的套路里跳出来好。
  谢青又喝了口紫菜蛋花汤。
  陶然终于把长篇大论发表完了,接着发表了对谢青举动的不满:“你这是什么态度?”
  谢青还在喝汤,邹小盈在的脚在桌下踢了踢她。
  谢青放下汤碗,目不转睛地看向陶然:“说完了?”
  陶然锁眉。
  谢青起身就走:“走吧。”
  陶然懵了:“干什么去?”
  就换对方跟着她的套路走了。
  谢青随着陶然的声音停脚,无辜而理所当然地看着陶安:“去报案啊。”
  “”
  “纸质版到底是你给我的还是我自己打的,让警察验一下指纹就知道了呀。”谢青一字一顿,“没看过刑侦小说?指纹在室内常温环境下能保留两到三个星期。这才五天,肯定能验出来。”
  “”
  “你给我的文件夹是分页的,我都是隔着外面的塑料层直接看文稿,塑料层上肯定有我的指纹。里面的纸上如果有你的,就说明是你把纸装进塑料层的时候印上的呗。”
  “”
  谢青对陶然这种做不出反应的状态露出了满脸遗憾。
  其他代笔们两眼放光。谢青平时显得内向,谁也没想到她能说出这种话。
  都是写小说的,喜欢具有强烈反差的人设简直是职业特质。
  过了几秒,陶然终于有了反应:“你发什么疯,警察才没空理你这么无聊的事!”
  正中谢青下怀。
  谢青微笑:“那我上网买点荧光剂,咱们自己也能验。不难的,我采集素材的时候看人弄过。虽然大家都不会识别指纹,但应该也能判断个大概吧。”
  陶然的脸色开始发白,憋了几秒,外强中干:“你别想把这锅甩给我!”
  “哎,谁的锅谁自己背嘛。”谢青往她面前走了两步。
  如果这真的是小说情节,她大概会走到和陶然面对面的距离以彰显自己的不示弱。可生活毕竟不是小说,谢青最终停在了离陶然有一米远的地方,防止陶然愤怒之下动手打她。
  然后她说:“误删一句话还是很常见的,你去跟宋总解释一下,我再承认自己没细看电子版,这事应该也没那么难翻篇,对不?”
  

  第4章

  凡事都怕较真,也怕“另辟蹊径”。
  陶然写出这个坑谢青的剧本的时候,显然没料到她会直接把剧情拐到指纹识别上。
  两个人在恰到好处的死寂氛围里对视了十几秒,陶然认怂:“我真的不记得我给过你纸质版,但你既然这么说,我信。”
  人有时候很有趣,明明知道旁观者心中都已有评判,但好像给自己做了聊胜于无的挽尊,事情也就真的不那么丢人了。
  谢青不予置评,又说:“你去跟宋总解释的时候,顺便帮我说一声。”
  “什么?”
  谢青的目光定在她脸上:“你和我都觉得,我更适合去男频组写文。”
  男频组组长丁一帆:“哈???”
  邹小盈也在桌下踢谢青:“青青”
  谢青问丁一帆:“行不行吧?”
  “”丁一帆啃着炸鸡,“我没意见啊,宋哥同意就行。”
  陶然狠狠剜了他一眼,但他神经大条没感觉到。
  去跟宋墨解释稿子没完成的事,谢青当然跟着陶然一起去了,不然鬼知道陶然会怎么跟宋墨说。
  解释的过程还算顺利,宋墨虽然皱着眉头把陶然和谢青打量了一遍,满眼都写着“你们到底什么仇什么怨”,但至少表面上接受了陶然“误删”的说法,点了头:“回头我让张冰跟作者沟通一下,就这样吧。”
  张冰就是宋墨的助理。
  陶然跟着又说了让谢青去男频组的建议,这回把宋墨给说蒙了。
  “去男频组?”宋墨看向谢青。
  陶然也看谢青。
  谢青颔颔首:“宋总,其实我”
  宋墨咧嘴:“别叫宋总,他们都叫我宋哥。”
  “”谢青改口重说,“宋哥,其实我写玄幻题材更顺手,宅斗我不太在行。”
  说完,她看到宋墨皱着眉斟酌。
  她很想告诉宋墨《青珠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