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大汉重生

分类: qsxs

加入书架
的治学制度有关!由古以来读书之人都以我士族之人为主,百姓无书可读,当然就无智可言,所以也就失去了明辨是非的才能。”
“其四……”
不待刘琦说完,一学子起身打断了刘琦的发言:“笑话,若百姓都来读书,何人种地?何人经商?”
这人年约二十左右,是郭嘉本家族兄郭图,才学也是有一些的,就是为人比较刻薄,趋炎附势,很是看不起寒门百姓,就连落魄的本家族弟郭嘉也是颇为不屑。
但又对郭嘉的才华有些妒忌,所以平日总是各种挤兑。
刘琦没想到有人打断自己,有些无措地望向荀爽。荀爽微微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刘琦向郭图一礼:“师兄误解我的意思了,当今天下农业为主,商业辅之,而我士族治理天下!而农商之行亦是需要经营的,而要经营好就需要学问。就拿农业来说,目前我朝多有天灾,而百姓的生产受影响颇大,没有好的天气就没有好的收成。而这些问题通过学问是可以减少很多损失的!若百姓懂得开渠造水库就可以预防旱灾,筑坝开渠则可预防洪涝……”
“这些事自有官员带领安排,哪用百姓去学?只用按照安排去做就是了!“另一学子接话道。
“师兄差矣!司农以下官员主管钱谷税赋,有几人懂得生产之事?如何开渠如何防旱抗涝谁人懂得?百姓懂!可不能形成规范,不能推广,因为他们没有学识将经验化为学问进以传播……把让百姓们除了田间劳作的时间组织起来做一些防范灾害之事更是一举多得!”
刘琦看到首座的荀向他默默地点了点头,看来这“王佐之才”看的果然更深远些“哦?如何个一举多得?”
“一来解决了民生,抗拒了自然灾害就可增加收成,那百姓就可以过得更好;二来收成好了,我士族及国家的收入自然会增加,真正的国富民强;再者百姓就少了许多闲暇时间,试问谁还有空去听太平道教义?”刘琦向荀点头道。
“那这些事也得有人去组织才行吧?”又有人提出新的看法。
刘琦笑了笑:“这就是我想说的第四个问题,我朝官宦制度不健全!朝堂倒是分工明确,可到了州、郡、县就差了许多,尤其到乡、亭、里。一个乡就三个小吏,而亭里就一个亭长里长,事事俱到,哪里管得过来?”
刘琦侃侃而谈,与众师兄一直议论到响午时分!在座之人也大多认可刘琦所讲,对小刘琦的博学也是刮目相看。
荀爽更是惊讶,这小小年纪,其见解远超许多当世名家。这课堂上一番言语,明日就会传遍书院,这小子算是小小地露了一把脸了。就连平日自视甚高的荀郭嘉都表现出认同!

第9章 和荀交友,与郭嘉厮混
散课时,刘琦找到荀:“荀师兄,钟繇兄长有信托我交你。”
“哦?你见过元常兄?”荀面露惊讶!
“来时路上结识兄长,曾在其府上叨扰二月余。”
钟繇的信不长“弟:见字如面!此子不凡,弟慎待之!”
凡不凡的今天一堂课,大家都有了定论,只是荀惊讶刘琦居然结识了钟繇,那可也是眼高于顶的人。在学院呆了三年也只与自己和戏志才交好,居然如此看重刘琦,还专门来信嘱托。
“刘琦学弟来颖阴多久了?现居何处?”
“琦昨日日暮时分刚到,与随从三人暂居客栈。”
“哦?这求学时日不短,一直住在客栈总是不太方便,愚兄有一别院,现借予郭嘉暂住。学弟若不弃可与郭嘉同住!”这荀也是好友识才之人,之前与钟繇戏志才交好,这别院是借给钟繇住的,戏志才因为要在书院做工,拒绝与钟繇同住,所以一直住在学院内。后来钟繇学成离开,这郭嘉又开始展露头角,便又将郭嘉拉来居住。这郭嘉本来也是要在学院做工的,因为他学习确实优异,而且年纪偏小,所以也就象征性地分派了一些小事给他做。而郭嘉本就性子不羁,受不了学院诸多规矩,也就顺着荀搬到了外面。
和郭嘉做室友?哇哈哈哈哈……这么美的事怎么会拒绝!
“如此,太叨扰师兄了吧?”客套一下还是有必要的!
“无妨,那么大的院子他一个人也住不完,我住在家里,偶尔过去与你等一起读书,也好一起讨论一番不是?”荀诚心相邀。
“小子,你莫不是不愿与我同住?”这郭嘉不知从哪儿冒出来拍了一下刘琦肩膀,从开始的不屑以为是哪家托人送过来的草包公子,到一堂辩论课下来的认同,郭嘉看刘琦是越看越顺眼。
“呃……怎么会?能与郭师兄同住,琦求之不得!”
“哎!这就对了!跟我同在一屋檐下,以后就是兄弟。有什么事给哥说,哥罩着你!哈哈……”一脱离课堂,郭嘉跳脱的本性就展露出来。
“呃……”刘琦无语。
“……”荀更无语!这小子要带坏祖国花朵的节奏啊!
“荀兄先去忙,我带这小子回别院就好!”郭嘉对荀说道。
“也好,你带刘琦师弟去将行礼取来收拾一下,等我忙好就去看你们!”荀点点头又摇摇头:“可别带着师弟厮混,早些回去读书!”
“好,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