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太极演义

分类: qsxs

加入书架
边冷言说着,一边冲外边摆了摆头,示意二人赶紧出去面见县老爷。
  “走吧!”曹操却是神色无惧,随即便长身而起,笑着对黄炎点了点头,率先走了出去。
  黄炎也赶紧忍了腹部疼痛,随后爬了起来,跟了过去……
  此时已入夜,夏末的县衙后宅,一身便服的县令大人,正独坐在石桌旁,若有所思地凝视着石桌上的茶壶,茶碗。
  “大人,人犯带到,请大人发落!”三五个狱卒差役将曹黄二人带到县令身前,拱手恭声请示道。
  “你们先下去吧。”貌似该县令并无甚威严,浅浅地回了一句,众衙役便再次拱了拱手,退下了。
  只是临走的时候,依然警觉地看了看曹黄二人身上的绳索。
  不甚宽大的宅院中只剩下了三人。
  一人坐,二人立。
  坐者,面无表情,目光深邃,依次将面前的二人细细看过,却并无开口。
  立着的二位,一个面色如水,又似乎带着些许不屑的冷笑,也未言语。
  另一位呢,却是一脸的茫然中又带着焦虑!……
  瞪着眼前的这位县令大人,黄炎直想开口骂人了!
  你大爷的!
  要杀要剐你赶紧的,给个痛快!咱家还急着早死早还阳呢!
  你要是当真认得眼前的曹操,曹孟德,想要私下放他一马也好,打算押他上京请赏也罢,你也给个痛快话!
  就这么一言不语,乌龟瞪王八的,有意思么?
  呸呸呸!
  谁他妈的是王八了?
  ……
  唉,眼下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想这些乱七八糟的又有何用?
  不过,既然自己能得上天青睐,有幸穿越至此,想必不会窝窝囊囊地就此死去吧?
  黄炎正海阔天空地胡思乱想着,那边的县令大人在熟视曹操良久,又沉吟半晌之后,终于开口了。
  “某之前在洛阳求官时,曾认得你便是那曹操,曹孟德。”
  话刚一开口,曹操虽然面色未变,但那细长的双眼中却当即闪过一丝寒意。
  “本官听说丞相(之前董卓兵逼洛阳,自封丞相)可是待你不薄,却不知孟德为何自取其祸?”县令大人依旧语气幽幽地说道。
  曹操面露一丝讥色,笑道:“燕雀焉知鸿鹄之志哉?!今日你既已擒我在此,只需押我上京请赏便可,何必多问!”
  县令大人微微环视了一眼院落四周,低声说道:“呵呵,你可是小看了我等!我可并非那些世俗小吏,只是未曾遇到一明主矣!”
  先前的曹操心绪再淡定,面色再淡然,可当他听到县令如此一说之后,面上神色当时一变!
  而黄炎心中此刻更是大为惊异!
  难不成眼前这位貌不惊人,名不宣扬的小小县令亦知曹操乃当时一位英雄,后日一方霸主?
  曹操此时虽心有所疑,但却是一脸的正气坦然。
  “操祖上久食汉禄,世受皇恩,若不思报效朝廷,又与禽兽何异?某屈身事董卓,本欲乘机除之,为国除害而已,奈何举事不成,天意罢了!”
  县令此时也换了一脸的正色,问道:“孟德此行,日后打算何去何从?”
  曹操这会儿也毫不隐瞒,慨然说道:“某打算归返乡里,发矫诏,散檄文,号召天下诸侯共同举兵,讨伐董贼!”
  县令大人听后不惊反喜,忙起身将二人身上的绳索解开,又亲手将曹操按坐在石凳上面,随后便是一深躬大礼。
  “明公真乃天下忠义之士也!”
  ……
  呃……
  这一会儿的工夫就从阶下囚变成了座上客?
  那曹操一摇身就成了明公?
  黄炎瞪大了眼睛,一脸的不可思议!
  “落难之人岂敢受县尊大人如此大礼?敢问县令大人尊讳?”曹操一边忙着起身还礼,一边问道。
  县令大人回道:“某姓陈,名宫,字公台。老母妻儿,皆在东郡。今宫为天下大义,感明公忠义,愿弃这一县之长,随公而往!却不知这位是……”
  “呵呵,这位小哥姓黄,名炎,字太极,呃,太极老弟,太极……”……
  额滴娘哎!
  额滴神哎!
  眼前这位县令大人竟然是陈宫,陈公台!
  就是曹操身边最早的那位谋士,陈宫,陈公台?
  可也是最早离开曹操的,陈宫,陈公台!
  据说此人行事刚直,光明磊落,尽忠一主,矢志不移。
  就因为与曹操道不同不相为谋,所以离操而去。
  话说,演义中的陈宫是因为曹操误杀了吕伯奢一家,认为曹操此人行事狠毒,为人暴戾,所以与曹操分道扬镳。
  而正史中的陈宫是因为两方面的原因离弃曹操的。
  其一,曹操曾下令处死过兖州数名名士,缘由是因为那些所谓的名士肆意批论诋毁曹操的出身背景。
  因为曹操的父亲曹嵩,是宦官曹腾的养子。
  而当时祸乱天下的正是宦官阉党……
  可是呢,那些被曹操处死的名士中有陈宫的朋友,大概有着往日友好往来的情谊,由此陈宫对曹操颇感失望。
  其二,曹操领兵征伐徐州之时,曾下令“围而后降者,不赦”!
  就是说,凡是一开始没有立即开城投降而反抗抵御者,即使之后不敌而降,一概格杀!
  说白了就是――屠城!
  于是乎,此时的陈宫对曹操的所作所为彻底绝望了,所以弃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