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诸葛天下
分类: qsxs
观察入微的火眼金睛。
这是孔明的全部希望,也是蜀汉丞相最后全力的拼搏呢。
大事可期。
第三天。
摇曳的灯光渐渐粗壮,仿佛与孔明沉重的步调互相呼应,一左一右,不知疲累。
第四天。
豆苗般的灯丝不再如大海里的渔船般飘荡,那灯芯稳稳的坐落在灯盏中间,像是孔明心里的那颗石头掉落在地。
第五天。
快了,快了。粗壮的灯火一分为二,分出来的灯苗慢慢的又变得粗壮,如孩子般成长令人期待。周而复始,循环不止。粗壮,分离,又变得粗壮。以前的孔明,从来没注意过一灯盏,也从来没想过有一天他的心情会随着灯而起伏不定。
第六天。
孔明已经连续祈禳六天了,主灯,他的本命灯灯火明亮,这真是太好了,看来他命不该绝呀。只要把将星稳稳压倒住,不让其陨落,待明天太阳升起,将星吸收了阳气,此事便是大成。
孔明要加把劲了。
拾起壁挂的七星剑,缓缓地拉开剑鞘。
借着火光,看到剑身中的自己,犹如看着时光复返,那个仍在隆中深耕的年轻自己。
熟悉的罡位,相间分明的灯斗,孔明轻轻的挽了个剑花。
一步并一步,时弛时松,忽疾忽缓,每一步都蕴含着深意,远近不一,深浅随意。
夜深寒重,孔明没有一丝的察觉;头上的纶巾掉在角落,他也不甚在意。
孔明,仿佛活在自己的世界。
第二章 无力回天
几十里外,司马懿正坐在营外,无聊的一个人自奕。
这些天来,司马懿不出战,坚守营中。手下的将士早已沉不住气,更有流言飞起,说要回去参司马懿贻误军机之罪。
司马懿也不解释,更是每晚静坐于帐外,偶尔仰观下星象,偶尔落了一颗黑白子。似乎在等待着,似乎空无一人的棋局就是司马懿的对手,战胜即可班师回朝。
没有人知道司马懿在做什么,正如同也没人知道司马懿为什么不出战一样。
“来人,传夏侯霸将军。”司马懿草草地放下了手中的棋子,站起身来,往帅帐走去。
“参见军师,敢问有何示下?”夏侯霸匆匆赶来。
“前几天将星暗淡,今夜将星隐隐竟有移位迹象,我料定孔明必然已染重病,不久于人间也。我现命你为先锋,速引一千军士去五丈原刺探。要是蜀军混乱不安,不敢出来接战,就证明孔明已身患重疾,卧病在床,你就乘势进攻,我大军随后便到。”司马懿扔出手上的军令箭。
“属下领命。”夏侯霸浩浩荡荡,引兵而去。
今晚有些异样,孔明好像能听到马蹄踏在山地上的微弱震动,这是多年军旅生活形成的灵觉。
料想那司马懿也非常人,今夜来袭营的可能性极大。虽然虎豹骑威名在外,但孔明并不在意,他有一千种方法打败虎豹骑,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也坚信将来如是。
吵杂的声音由远及近,渐渐的传进孔明的耳中。
呵,讲惯空城计的孔明,可不会分心哩。
多少年来千军万马围境,他不也照样安榻如家。
“再有一个时辰,就完成了。区区的哨探,想来不足以攻进大营来。”孔明内心暗想。
不好,有人进了大帐。
一点冷汗,从孔明的额头渗出来,感受到重力的呼唤,随风滴落到地上,扬起了朦胧的灰尘。
原来是姜维。还好是姜维。
姜维向来是个识大局,懂进退的人,孔明相信姜维不会莽撞,他只要专心拿下最后的胜利就好了。
果然,姜维就在一旁静静的看着,表情沉重,愁云深锁。料想姜维应该也知道了外面的动静,怕孔明受影响有了差错,担心孔明有什么闪失。在外面的姜维坐立不安,干脆进到帐来。
今天军议过后,孔明还跟姜维说:“伯约,今夜祈禳之法是最后一夜,也是最关键的一夜。要再辛苦守护一晚,事成之后,我可能会比较累,要派人照顾我一晚,明天便好。”
说得姜维一脸紧张,心事重重。
姜维进来了,孔明可以理解。
外面的声音越来越大了,甚至能听到有人在高声呼喊。
乱象渐生。
姜维见孔明没事,便走到帐边要叫人去看看出了什么事。
“魏兵来了,魏兵来了”只见一人飞快的闯入孔明的军帐。
待到离得近些,孔明用眼角瞅见了。
是魏延,脑后生反骨的魏延魏文长。
这厮好生莽撞,竟不通禀,擅闯帅帐,待祈禳一完,不罚个二十军棍才怪。
魏延武技娴熟,但孔明并不喜欢;魏延军功赫赫,但孔明也不喜欢。
但孔明从来不会在表面表现出来。
当然,除了魏延新投主公的那一次,孔明忍不住还是出言相谏。
“不,停下,快停下。莫坏了我大事。”孔明内心急喊。
魏延不愧是练武之人,来得好快,脚步急且乱。
初入帐,已带翻了孔明好几盏小灯,灯灯连心,每倒下一盏,就好象被重重的打了一拳。
这是孔明的全部希望,也是蜀汉丞相最后全力的拼搏呢。
大事可期。
第三天。
摇曳的灯光渐渐粗壮,仿佛与孔明沉重的步调互相呼应,一左一右,不知疲累。
第四天。
豆苗般的灯丝不再如大海里的渔船般飘荡,那灯芯稳稳的坐落在灯盏中间,像是孔明心里的那颗石头掉落在地。
第五天。
快了,快了。粗壮的灯火一分为二,分出来的灯苗慢慢的又变得粗壮,如孩子般成长令人期待。周而复始,循环不止。粗壮,分离,又变得粗壮。以前的孔明,从来没注意过一灯盏,也从来没想过有一天他的心情会随着灯而起伏不定。
第六天。
孔明已经连续祈禳六天了,主灯,他的本命灯灯火明亮,这真是太好了,看来他命不该绝呀。只要把将星稳稳压倒住,不让其陨落,待明天太阳升起,将星吸收了阳气,此事便是大成。
孔明要加把劲了。
拾起壁挂的七星剑,缓缓地拉开剑鞘。
借着火光,看到剑身中的自己,犹如看着时光复返,那个仍在隆中深耕的年轻自己。
熟悉的罡位,相间分明的灯斗,孔明轻轻的挽了个剑花。
一步并一步,时弛时松,忽疾忽缓,每一步都蕴含着深意,远近不一,深浅随意。
夜深寒重,孔明没有一丝的察觉;头上的纶巾掉在角落,他也不甚在意。
孔明,仿佛活在自己的世界。
第二章 无力回天
几十里外,司马懿正坐在营外,无聊的一个人自奕。
这些天来,司马懿不出战,坚守营中。手下的将士早已沉不住气,更有流言飞起,说要回去参司马懿贻误军机之罪。
司马懿也不解释,更是每晚静坐于帐外,偶尔仰观下星象,偶尔落了一颗黑白子。似乎在等待着,似乎空无一人的棋局就是司马懿的对手,战胜即可班师回朝。
没有人知道司马懿在做什么,正如同也没人知道司马懿为什么不出战一样。
“来人,传夏侯霸将军。”司马懿草草地放下了手中的棋子,站起身来,往帅帐走去。
“参见军师,敢问有何示下?”夏侯霸匆匆赶来。
“前几天将星暗淡,今夜将星隐隐竟有移位迹象,我料定孔明必然已染重病,不久于人间也。我现命你为先锋,速引一千军士去五丈原刺探。要是蜀军混乱不安,不敢出来接战,就证明孔明已身患重疾,卧病在床,你就乘势进攻,我大军随后便到。”司马懿扔出手上的军令箭。
“属下领命。”夏侯霸浩浩荡荡,引兵而去。
今晚有些异样,孔明好像能听到马蹄踏在山地上的微弱震动,这是多年军旅生活形成的灵觉。
料想那司马懿也非常人,今夜来袭营的可能性极大。虽然虎豹骑威名在外,但孔明并不在意,他有一千种方法打败虎豹骑,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也坚信将来如是。
吵杂的声音由远及近,渐渐的传进孔明的耳中。
呵,讲惯空城计的孔明,可不会分心哩。
多少年来千军万马围境,他不也照样安榻如家。
“再有一个时辰,就完成了。区区的哨探,想来不足以攻进大营来。”孔明内心暗想。
不好,有人进了大帐。
一点冷汗,从孔明的额头渗出来,感受到重力的呼唤,随风滴落到地上,扬起了朦胧的灰尘。
原来是姜维。还好是姜维。
姜维向来是个识大局,懂进退的人,孔明相信姜维不会莽撞,他只要专心拿下最后的胜利就好了。
果然,姜维就在一旁静静的看着,表情沉重,愁云深锁。料想姜维应该也知道了外面的动静,怕孔明受影响有了差错,担心孔明有什么闪失。在外面的姜维坐立不安,干脆进到帐来。
今天军议过后,孔明还跟姜维说:“伯约,今夜祈禳之法是最后一夜,也是最关键的一夜。要再辛苦守护一晚,事成之后,我可能会比较累,要派人照顾我一晚,明天便好。”
说得姜维一脸紧张,心事重重。
姜维进来了,孔明可以理解。
外面的声音越来越大了,甚至能听到有人在高声呼喊。
乱象渐生。
姜维见孔明没事,便走到帐边要叫人去看看出了什么事。
“魏兵来了,魏兵来了”只见一人飞快的闯入孔明的军帐。
待到离得近些,孔明用眼角瞅见了。
是魏延,脑后生反骨的魏延魏文长。
这厮好生莽撞,竟不通禀,擅闯帅帐,待祈禳一完,不罚个二十军棍才怪。
魏延武技娴熟,但孔明并不喜欢;魏延军功赫赫,但孔明也不喜欢。
但孔明从来不会在表面表现出来。
当然,除了魏延新投主公的那一次,孔明忍不住还是出言相谏。
“不,停下,快停下。莫坏了我大事。”孔明内心急喊。
魏延不愧是练武之人,来得好快,脚步急且乱。
初入帐,已带翻了孔明好几盏小灯,灯灯连心,每倒下一盏,就好象被重重的打了一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