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忽悠曹操开始
分类: qsxs
声明:本书由奇书网(
三国:从忽悠曹操开始
作者: 生吃鱼虾蟹
简介:
曹铄穿越东汉三国,成为曹操的儿子。
面对外戚与宦官争权夺利,西凉铁骑应诏入京肆虐天下!
曹铄决定忽悠自己便宜老爹截胡董卓,提前挟天子以令诸侯。
王允:曹铄奸诈无比,老夫的连环计,真是赔了貂蝉又折兵。
刘备:两位军师,你们不是号称卧龙凤雏吗?
为什么我们总是被曹铄算计?
贾诩:世人只知我贾文和用计歹毒,却不知某不如曹铄远亦!
孙策:公瑾,若是实在打不过,要不咱们就将二乔给曹铄送去吧。
第1章 袁绍乱汉
洛阳,曹府。
曹操身穿一袭武官紫袍,头戴i冠,端坐在茶几旁。
目光炯炯的望着,身侧云淡风轻的少年身影,眼中满是惊叹之色。
这道让曹操为之惊叹的身影,看起来约莫十五六岁,皮肤白皙,甚至略带一些病态。
“铄儿,这次又被你言中了。”
“何进听信了袁绍的计策,已经决定调西凉董卓,并州丁原等地方势力入京清除阉患……”
曹操望着自己儿子看了许久,最后还是率先开口,打破屋内的沉寂。
他实在没想到,一个年仅十六岁的少年。
居然能够将天下局势,看得比他还要通透。
曹铄自牙牙学语起,就带给曹操太多的震撼。
他七岁便能作诗,九岁的时候,其智力心思,就已远超寻常成年人。
两年前,曹铄曾推测出太平教张角会举旗造反。
甚至断言,这场平民起义,可能会超过历朝历代任何一次动?乱。
那时的曹操并没有,将一个才十二三岁孩子的话,太当一回事。
但!
接下来所发生的事情,却让曹操彻底震惊了。
曹铄的话刚说完,次月各地就开始陆续传来张角起义的消息。
其声势之浩大,比之当年秦末的陈胜吴广起义,西汉的邓晔起义还要恐怖!
太平教仅用短短三个月不到的时间,就聚众数十万黄巾军,几乎席卷整个天下!
“父亲大人,司州洛阳乃天下中枢,势力错综复杂。阉党自冲,自二帝起,便已在朝中广布眼线,绝非一朝一夕所能清除……”
曹铄提起桌案上的茶壶,给曹操与自己杯中添了一些茶水。
随后端起茶杯轻抿了一口,望着一脸期待的曹操。
他轻叹了一口气道:“孩儿担心,大将军听信袁绍之计,不但不能清除十常侍,反而被阉贼所害。”
曹操听了曹铄的话,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面色愈发沉重。
“父亲大人,可有向大将军进言劝阻?”曹铄轻轻抬起头,望着自己父亲询问道。
这些年相处下来,曹铄心里十分清楚,面前这位被后世称作大奸雄的曹阿满。
他在这个时候,不但没有一丝篡汉的野望。
甚至还是一位忧国忧民,赤胆忠心的大忠臣。
曹操被自己儿子如此一问,微黑的大脸,顿时一片涨红。
他轻叹了一声,无奈的摇了摇头:“唉!大将军看不起某……他觉得四世三公,四海名望的袁本初,比某更有见识。”
曹操端起桌案上的香茶,一饮而尽,苦笑道:“袁本初说十常侍有何太后撑腰,且掌控内廷侍卫。”
“想一举扫平阉患,只有密调外军入城清君侧,这一条路可行。”
尽管曹铄对袁绍的愚蠢,已经有了心理准备。
但是……
此刻听到曹操的解释,心里依旧充斥着一股难以言喻的荒谬!
他万万没想到,历史上拉开东汉三国,长达百年乱战的罪魁祸首。
居然真的是四海名望,号称智勇双全!
如今天下名士争先相投,众望所归的袁绍袁本初!
“袁本初无谋,短视……”
“大将军听从他的计策,阉患之祸随可解除。”
“但若董卓,丁原等人心藏不轨,其患恐胜阉患之祸百倍!”
曹操握着茶杯的手,因气愤微微颤抖。
那双幽深的眼眸里面,满是对大汉朝廷的担忧。
曹铄目光有些复杂的望着,面前言辞悲愤,忧国忧民的黑色身影。
他实在很难将对方,与后世的大奸雄联系到一起。
“父亲大人所言甚是。袁绍徒有虚名,大将军引地方诸侯入城,实乃驱虎吞狼之谬举,到时虎患必远胜于狼祸。
只可惜如此浅薄的道理,他们却看不到……”
曹铄提起茶壶,给曹操杯里添了一些香茶,无奈的摇了摇头。
曹操微微一怔,他在何进那里处处碰壁不被人理解。
万万没想到,唯一认同他想法的人,居然是自己尚未及冠的次子。
“可笑满朝文武公卿,居然还不如我家儿子有见识,真是可悲可叹啊!”
曹操端起茶杯轻抿了一口,望着曹铄露出一个,既欣慰又有些讽刺的微笑。
“阉宦之祸古今常有,但看君王是否贤明。若陛下贤明,只需命一心腹小将,引少数兵甲入宫。
就能以迅雷不及耳之势,将阉宦缚之牢狱。
然而地方虎狼之士则不然,正如铄儿刚才所言,引他们入城驱除阉患。
无论成败如何,必然后患无穷!”
曹铄微微点头,不过他与曹操
三国:从忽悠曹操开始
作者: 生吃鱼虾蟹
简介:
曹铄穿越东汉三国,成为曹操的儿子。
面对外戚与宦官争权夺利,西凉铁骑应诏入京肆虐天下!
曹铄决定忽悠自己便宜老爹截胡董卓,提前挟天子以令诸侯。
王允:曹铄奸诈无比,老夫的连环计,真是赔了貂蝉又折兵。
刘备:两位军师,你们不是号称卧龙凤雏吗?
为什么我们总是被曹铄算计?
贾诩:世人只知我贾文和用计歹毒,却不知某不如曹铄远亦!
孙策:公瑾,若是实在打不过,要不咱们就将二乔给曹铄送去吧。
第1章 袁绍乱汉
洛阳,曹府。
曹操身穿一袭武官紫袍,头戴i冠,端坐在茶几旁。
目光炯炯的望着,身侧云淡风轻的少年身影,眼中满是惊叹之色。
这道让曹操为之惊叹的身影,看起来约莫十五六岁,皮肤白皙,甚至略带一些病态。
“铄儿,这次又被你言中了。”
“何进听信了袁绍的计策,已经决定调西凉董卓,并州丁原等地方势力入京清除阉患……”
曹操望着自己儿子看了许久,最后还是率先开口,打破屋内的沉寂。
他实在没想到,一个年仅十六岁的少年。
居然能够将天下局势,看得比他还要通透。
曹铄自牙牙学语起,就带给曹操太多的震撼。
他七岁便能作诗,九岁的时候,其智力心思,就已远超寻常成年人。
两年前,曹铄曾推测出太平教张角会举旗造反。
甚至断言,这场平民起义,可能会超过历朝历代任何一次动?乱。
那时的曹操并没有,将一个才十二三岁孩子的话,太当一回事。
但!
接下来所发生的事情,却让曹操彻底震惊了。
曹铄的话刚说完,次月各地就开始陆续传来张角起义的消息。
其声势之浩大,比之当年秦末的陈胜吴广起义,西汉的邓晔起义还要恐怖!
太平教仅用短短三个月不到的时间,就聚众数十万黄巾军,几乎席卷整个天下!
“父亲大人,司州洛阳乃天下中枢,势力错综复杂。阉党自冲,自二帝起,便已在朝中广布眼线,绝非一朝一夕所能清除……”
曹铄提起桌案上的茶壶,给曹操与自己杯中添了一些茶水。
随后端起茶杯轻抿了一口,望着一脸期待的曹操。
他轻叹了一口气道:“孩儿担心,大将军听信袁绍之计,不但不能清除十常侍,反而被阉贼所害。”
曹操听了曹铄的话,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面色愈发沉重。
“父亲大人,可有向大将军进言劝阻?”曹铄轻轻抬起头,望着自己父亲询问道。
这些年相处下来,曹铄心里十分清楚,面前这位被后世称作大奸雄的曹阿满。
他在这个时候,不但没有一丝篡汉的野望。
甚至还是一位忧国忧民,赤胆忠心的大忠臣。
曹操被自己儿子如此一问,微黑的大脸,顿时一片涨红。
他轻叹了一声,无奈的摇了摇头:“唉!大将军看不起某……他觉得四世三公,四海名望的袁本初,比某更有见识。”
曹操端起桌案上的香茶,一饮而尽,苦笑道:“袁本初说十常侍有何太后撑腰,且掌控内廷侍卫。”
“想一举扫平阉患,只有密调外军入城清君侧,这一条路可行。”
尽管曹铄对袁绍的愚蠢,已经有了心理准备。
但是……
此刻听到曹操的解释,心里依旧充斥着一股难以言喻的荒谬!
他万万没想到,历史上拉开东汉三国,长达百年乱战的罪魁祸首。
居然真的是四海名望,号称智勇双全!
如今天下名士争先相投,众望所归的袁绍袁本初!
“袁本初无谋,短视……”
“大将军听从他的计策,阉患之祸随可解除。”
“但若董卓,丁原等人心藏不轨,其患恐胜阉患之祸百倍!”
曹操握着茶杯的手,因气愤微微颤抖。
那双幽深的眼眸里面,满是对大汉朝廷的担忧。
曹铄目光有些复杂的望着,面前言辞悲愤,忧国忧民的黑色身影。
他实在很难将对方,与后世的大奸雄联系到一起。
“父亲大人所言甚是。袁绍徒有虚名,大将军引地方诸侯入城,实乃驱虎吞狼之谬举,到时虎患必远胜于狼祸。
只可惜如此浅薄的道理,他们却看不到……”
曹铄提起茶壶,给曹操杯里添了一些香茶,无奈的摇了摇头。
曹操微微一怔,他在何进那里处处碰壁不被人理解。
万万没想到,唯一认同他想法的人,居然是自己尚未及冠的次子。
“可笑满朝文武公卿,居然还不如我家儿子有见识,真是可悲可叹啊!”
曹操端起茶杯轻抿了一口,望着曹铄露出一个,既欣慰又有些讽刺的微笑。
“阉宦之祸古今常有,但看君王是否贤明。若陛下贤明,只需命一心腹小将,引少数兵甲入宫。
就能以迅雷不及耳之势,将阉宦缚之牢狱。
然而地方虎狼之士则不然,正如铄儿刚才所言,引他们入城驱除阉患。
无论成败如何,必然后患无穷!”
曹铄微微点头,不过他与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