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街亭开始》
分类: txts3
葛亮则是以聆听者的身份等待这位“将才”的滔滔不绝。
就在诸葛亮开口再次询问的刹那间,李休终于抬起头颅昂首挺胸向手执羽扇的丞相掷地有声地抱拳拜道:
“当派少数精兵尾随参军,若参军并未按照丞相之意当道扎营,此军迅速占据街亭山下有利地形构筑营寨,避免我军被围之劣势!
兵法云:正所谓“避其锐气,击其惰归”,街亭此地恰好迎合此言。坚守大营而不出,敌者进退两难,若粮尽,避实击虚方能取胜。
然,夫大军之事千变万化,战局之机风云变幻。兵法所言虽言之有理,但需与战场变化而后动,末将不才只能想出此策,不知丞相意下。”
“善,好一个兵法所云避实击虚!这一点你想得很周到,那来说说,该派哪位将军前去?”诸葛亮这时忽然露出笑容,看来他当初确实是错过一位能够担当重任的将才,而现在他主动请缨,自己怎能再错过呢?
果不其然,毛遂必有自荐之时,李休主动走上前来,只见其容光焕发、脸色坚毅,双手抱拳姿势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向诸葛亮请战道:
“末将不才,愿请一千精兵前去!兵虽少,但千人足抵万人!”
“倘若幼常当真不从军令上山扎营,你可与裨将王平麾下所部无当飞军合流当道扎营。”诸葛亮微微点头,他站起身来走到李休跟前嘱托道,“你追随亮已有三年之久,如今也二十有五,想当初因你智擒董荼那与阿会喃二位蛮将而特擢校尉,此次倘若守住街亭一个月将那张郃粮草消耗殆尽迫使其退兵,亮拔你为偏将军如何?”
站在这里的李休恍然间仿佛就像是做梦一般,眼前的诸葛亮似真似幻,他说的话也变成阵阵迷烟令人云雾缭绕。
不知道这究竟是真还是假,但脑海中潜意识闪过的念想告诉他让自己相信眼前这位和蔼可亲的丞相,李休没有违背潜意识的意愿,他选择相信眼前的这个老者。
“承蒙丞相厚爱,末将不求高官厚禄,只求丞相能让末将上阵杀敌足矣!此番率军前去,倘若参军不听军令擅自上山扎营,末将自当与王将军汇合抵挡张郃!”
李休这时目光坚定,脑海中的元神与古代灵魂彻底融合于一体,若没有自己强大的内心来促使精神相通融合,恐怕他根本就下不了如此之大的决心。
在诸葛亮的眼中,被他赋予厚望的马谡当然是不希望出现任何错误,可跟随他三年之久的校尉李休也当面指出马谡经此一战可能会因此误事,因此诸葛亮宁可多一些保险也绝不多一些危险。
其实李休的心里实际上也承担着巨大的压力,当他下定决心要去挽救街亭战局的那一刻,冥冥中将会决定整个天下将发生颠覆性的变化,却见其眼神蕴含精光,但他内心中却暗暗想道:
“丞相因马谡之痛而几度出祁山,却仍“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如今上苍给了我这么一个重振汉家山河的机会,我岂能就这样放过!街亭,倘若我守住了这里,历史的车轨会不会就因此而走向不一样的轨道呢?”
第002章 备战出兵
“慢!”
忽然,正当李休转身离开营帐的刹那间,诸葛亮猛然叫住即将踏出帐帘的李休让他暂留片刻,自己有些问题要问问他。
本就对这个世界陌生而又不熟悉的李休听到诸葛亮如此叫声当然紧张不已,但他也不敢继续向前走下去。
于是李休拼尽全力定下身心转过身体又走回刚刚他站在的那个位置向诸葛亮躬身抱拳道:
“不知……丞相叫住末将有何见教?”
“哈……孝然莫要紧张,亮只是想提出一个问题,想让你来回答一番。”诸葛亮那双炯炯有神的丹凤眼仔细打量着眼前有些不太寻常的李休微笑着说道,“若是你来坐镇街亭,有几分把握抵挡张郃一月?”
说到这里,骤然间营帐之中温度降至冰点,此问题对于年纪轻轻的李休确实是个很困难的问题。
倘若回答得太过绝对,自己在战斗当中失误打的就是他自己的脸,但如果反之未免把自己的才能看得太轻。
很显然,诸葛亮抛出来的问题角度十分刁钻,倘若将这个问题抛给同样李休这个位置的校尉来回答的话,估计大多都会回答连十天都抵挡不住。
而李休却是反其道而行之,他神经不知搭错了哪根筋,居然敢面对当朝丞相说有七分把握挡下张郃。
拂拂——
营外一阵清爽的春风吹来使人享受不已。
刹那间,这座营帐的氛围变得越发奇怪,每当诸葛亮提出一个问题想要难住李休,而李休却偏偏剑走偏锋把最困难的问题简单化。
一时间,诸多复杂与无法解释的问题皆迎刃而解。
或许是他自己长期以来将一身才干埋藏在心,待有朝一日再显露出他的光芒,这样的人往往是最有潜力的。
“既如此,末将能否前去调动麾下兵力前去街亭战场?”李休在一一答完诸葛亮的问题之后,在这一刻他终于将自己现代的内心稳定在这个时代之中。
恍然间,诸葛亮有些对这个年轻人感到好奇,但却又不知道哪里有特殊之处。
而当他抱拳提
就在诸葛亮开口再次询问的刹那间,李休终于抬起头颅昂首挺胸向手执羽扇的丞相掷地有声地抱拳拜道:
“当派少数精兵尾随参军,若参军并未按照丞相之意当道扎营,此军迅速占据街亭山下有利地形构筑营寨,避免我军被围之劣势!
兵法云:正所谓“避其锐气,击其惰归”,街亭此地恰好迎合此言。坚守大营而不出,敌者进退两难,若粮尽,避实击虚方能取胜。
然,夫大军之事千变万化,战局之机风云变幻。兵法所言虽言之有理,但需与战场变化而后动,末将不才只能想出此策,不知丞相意下。”
“善,好一个兵法所云避实击虚!这一点你想得很周到,那来说说,该派哪位将军前去?”诸葛亮这时忽然露出笑容,看来他当初确实是错过一位能够担当重任的将才,而现在他主动请缨,自己怎能再错过呢?
果不其然,毛遂必有自荐之时,李休主动走上前来,只见其容光焕发、脸色坚毅,双手抱拳姿势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向诸葛亮请战道:
“末将不才,愿请一千精兵前去!兵虽少,但千人足抵万人!”
“倘若幼常当真不从军令上山扎营,你可与裨将王平麾下所部无当飞军合流当道扎营。”诸葛亮微微点头,他站起身来走到李休跟前嘱托道,“你追随亮已有三年之久,如今也二十有五,想当初因你智擒董荼那与阿会喃二位蛮将而特擢校尉,此次倘若守住街亭一个月将那张郃粮草消耗殆尽迫使其退兵,亮拔你为偏将军如何?”
站在这里的李休恍然间仿佛就像是做梦一般,眼前的诸葛亮似真似幻,他说的话也变成阵阵迷烟令人云雾缭绕。
不知道这究竟是真还是假,但脑海中潜意识闪过的念想告诉他让自己相信眼前这位和蔼可亲的丞相,李休没有违背潜意识的意愿,他选择相信眼前的这个老者。
“承蒙丞相厚爱,末将不求高官厚禄,只求丞相能让末将上阵杀敌足矣!此番率军前去,倘若参军不听军令擅自上山扎营,末将自当与王将军汇合抵挡张郃!”
李休这时目光坚定,脑海中的元神与古代灵魂彻底融合于一体,若没有自己强大的内心来促使精神相通融合,恐怕他根本就下不了如此之大的决心。
在诸葛亮的眼中,被他赋予厚望的马谡当然是不希望出现任何错误,可跟随他三年之久的校尉李休也当面指出马谡经此一战可能会因此误事,因此诸葛亮宁可多一些保险也绝不多一些危险。
其实李休的心里实际上也承担着巨大的压力,当他下定决心要去挽救街亭战局的那一刻,冥冥中将会决定整个天下将发生颠覆性的变化,却见其眼神蕴含精光,但他内心中却暗暗想道:
“丞相因马谡之痛而几度出祁山,却仍“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如今上苍给了我这么一个重振汉家山河的机会,我岂能就这样放过!街亭,倘若我守住了这里,历史的车轨会不会就因此而走向不一样的轨道呢?”
第002章 备战出兵
“慢!”
忽然,正当李休转身离开营帐的刹那间,诸葛亮猛然叫住即将踏出帐帘的李休让他暂留片刻,自己有些问题要问问他。
本就对这个世界陌生而又不熟悉的李休听到诸葛亮如此叫声当然紧张不已,但他也不敢继续向前走下去。
于是李休拼尽全力定下身心转过身体又走回刚刚他站在的那个位置向诸葛亮躬身抱拳道:
“不知……丞相叫住末将有何见教?”
“哈……孝然莫要紧张,亮只是想提出一个问题,想让你来回答一番。”诸葛亮那双炯炯有神的丹凤眼仔细打量着眼前有些不太寻常的李休微笑着说道,“若是你来坐镇街亭,有几分把握抵挡张郃一月?”
说到这里,骤然间营帐之中温度降至冰点,此问题对于年纪轻轻的李休确实是个很困难的问题。
倘若回答得太过绝对,自己在战斗当中失误打的就是他自己的脸,但如果反之未免把自己的才能看得太轻。
很显然,诸葛亮抛出来的问题角度十分刁钻,倘若将这个问题抛给同样李休这个位置的校尉来回答的话,估计大多都会回答连十天都抵挡不住。
而李休却是反其道而行之,他神经不知搭错了哪根筋,居然敢面对当朝丞相说有七分把握挡下张郃。
拂拂——
营外一阵清爽的春风吹来使人享受不已。
刹那间,这座营帐的氛围变得越发奇怪,每当诸葛亮提出一个问题想要难住李休,而李休却偏偏剑走偏锋把最困难的问题简单化。
一时间,诸多复杂与无法解释的问题皆迎刃而解。
或许是他自己长期以来将一身才干埋藏在心,待有朝一日再显露出他的光芒,这样的人往往是最有潜力的。
“既如此,末将能否前去调动麾下兵力前去街亭战场?”李休在一一答完诸葛亮的问题之后,在这一刻他终于将自己现代的内心稳定在这个时代之中。
恍然间,诸葛亮有些对这个年轻人感到好奇,但却又不知道哪里有特殊之处。
而当他抱拳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