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的父亲是赵云
分类: qsxs
多做纠缠,他一面派李辅带一万人围住乐城的王含,派荀恺带一万人围住汉城的蒋斌,魏军主力部队直杀向阳安关!
速战速决!
蜀汉耗不起,曹魏其实也一样。
从关中到汉中,粮草的运输极为不便,时间一旦拖长,钟会的大军就会陷入到与曹操当年一样的困难。
进不得,退不得。
到时就是杨修说的鸡肋了!
在阳安关,钟会终于碰到了对手,守将傅佥乃是蜀军中的中坚将领,傅佥这个人是蜀汉后期难得的将才,其父傅肜在追随刘备攻打东吴时阵亡,历史上傅佥也是战斗到了最后一刻。
“我生为蜀臣,死亦当为蜀鬼!”傅佥临死大呼,酣战而亡,过程极为悲壮。傅氏父子两代都是忠勇之士,也为蜀汉流尽了最后的一滴血。
傅佥用兵极是稳重,在诸葛诞淮南起兵之时,姜维五伐中原,傅佥击杀魏将李鹏、活捉王真。七伐中原时,傅佥率二千投降魏军假作接应,引诱邓艾至坛山谷中,邓艾中计出击,被傅佥杀得大败。
要不是蜀汉实力太弱,傅佥实可担挡重任。
面对钟会十万大军进逼,傅佥一面向后方发出救援,一面率兵死守。钟会大军滞留于此数日不得寸进,历史上要不是武兴督蒋舒叛敌,傅佥还真有可能在阳安关完成以一部挡十万的壮举。
第八章 士别三日
阳平关,阳安关,剑门关。
并称为入蜀三关。
阳平关距离汉中郡治南郑最近,附近的定军山扼汉水咽喉,曹魏大将夏侯渊就战死于此处,阳安关位置在漾水(西汉水)的东侧。
而在它的西侧,就是白龙江的支流白水江,姜维率军从阴平桥头跳出包围之后,率军进抵白水关,从这里往东北方面,就是傅佥坚守的阳安关,往东南方向,则是蜀汉最后一道关隘——剑门关。
姜维军主力,除去赵广的五千人马外,东进救援的兵马还有约四万人。
这中间,右车骑将军廖化统领了一万兵马,左车骑将军张翼的部队大约有六千人,剩下的就都是跟随姜维多年征战的将卒,这样的实力在钟会十万大军面前,虽然有所不足,但年过六旬的姜维并不惧怕。
阴谋诡计也好,大风大浪也罢,他姜伯约经历的多了,莫说钟会,就是司马昭亲来,姜维也敢会上一会。
汉水、岷山、汉中、陇西。
这里的山峦、河流、高坡陡崖,民风人情,哪一处不在他姜维的脑海里。
按三国志史料记载:姜维从沓中到剑阁这一路,走的相当的惊险。蜀军到白水关的时候,诸葛绪与邓艾合兵一处,急急率军追杀,两军的行程只差了一天,姜维不敢在白水关多作停留,否则的话,蜀军将面临来自魏军二路大军的进攻。
而这一次,邓艾因损失过大退兵沓中,诸葛绪则被钟会夺了兵权,魏军三路大军连废了二路,这让姜维在考虑整体布防策略时积极主动了许多。
白水关前。
蜀军旌旗招卷,将士神情严肃,不利的战事让每一个士卒都感到了压抑,他们的目光纷纷看向站立在高处的将领。
高台上,蜀汉三员白发苍苍的老将正在作别。
姜维已经六十有二,长期的军伍,不停歇的征战,让曾经俊朗的脸庞上沟壑纵横,仿佛每一道就是一次北伐中原的痕迹。
蜀郡潜力有限,汉人中的有识之士甚少,加之诸葛亮与李严的东州派、谯周的本土实力派不睦,蜀军中可以依靠的将领,也就姜维、夏侯霸这样的降将,还有赵广、傅佥等刘备留下的元从之后。
廖化须发已经全白,精神依然抖擞,这一回,他主动请令增援阳安关。阳安关只要守住,蜀军就能打一场持久战,将曹魏的人马拖死在汉中。
姜维拉住廖化的手,一字一句嘱托道:“老将军此去阳安关,若关隘仍在,当命傅公绩不可硬拼,留存实力为上,魏军若倾力来攻,当后撤至剑阁,再图大计;若关隘不保,则千万保得公绩性命回来。”
廖化点头,道:“大将军且放宽心,廖某虽老,犹有廉颇之勇,钟士季兵马再多,某也不惧。”
说罢,廖化毫不停留,即令本部人马往北而去。
阳安关的战事紧急,在魏军的猛攻下,谁也说不准傅佥能阻敌到何时,援兵早到一刻,就能多一份胜算。
目送廖化离去,左车骑张翼听的真切,疑惑道:“大将军,廖右骑一万将士,加之阳安关傅佥兵马,又有险关在手,如何不能挡下魏军。”
姜维摇头苦笑,道:“伯恭,汝多劝某蜀汉国小民疲,不可滥用武力,非姜某不知,实是魏蜀差异,攻伐还好,如果停歇,魏军休整完毕,势必反攻过来,如今正是如此。剑阁于我蜀汉,关系重大,望伯恭谨记。”
张翼也不是无能之辈,从能力上看,比统领无当飞军的张嶷,确实要差了一些,但起码的战略眼光还是有的。
汉中、陇上失守,魏军西路、中路两军虽被赵广杀伤,但元气尚在。邓艾若是缓过劲来,这
速战速决!
蜀汉耗不起,曹魏其实也一样。
从关中到汉中,粮草的运输极为不便,时间一旦拖长,钟会的大军就会陷入到与曹操当年一样的困难。
进不得,退不得。
到时就是杨修说的鸡肋了!
在阳安关,钟会终于碰到了对手,守将傅佥乃是蜀军中的中坚将领,傅佥这个人是蜀汉后期难得的将才,其父傅肜在追随刘备攻打东吴时阵亡,历史上傅佥也是战斗到了最后一刻。
“我生为蜀臣,死亦当为蜀鬼!”傅佥临死大呼,酣战而亡,过程极为悲壮。傅氏父子两代都是忠勇之士,也为蜀汉流尽了最后的一滴血。
傅佥用兵极是稳重,在诸葛诞淮南起兵之时,姜维五伐中原,傅佥击杀魏将李鹏、活捉王真。七伐中原时,傅佥率二千投降魏军假作接应,引诱邓艾至坛山谷中,邓艾中计出击,被傅佥杀得大败。
要不是蜀汉实力太弱,傅佥实可担挡重任。
面对钟会十万大军进逼,傅佥一面向后方发出救援,一面率兵死守。钟会大军滞留于此数日不得寸进,历史上要不是武兴督蒋舒叛敌,傅佥还真有可能在阳安关完成以一部挡十万的壮举。
第八章 士别三日
阳平关,阳安关,剑门关。
并称为入蜀三关。
阳平关距离汉中郡治南郑最近,附近的定军山扼汉水咽喉,曹魏大将夏侯渊就战死于此处,阳安关位置在漾水(西汉水)的东侧。
而在它的西侧,就是白龙江的支流白水江,姜维率军从阴平桥头跳出包围之后,率军进抵白水关,从这里往东北方面,就是傅佥坚守的阳安关,往东南方向,则是蜀汉最后一道关隘——剑门关。
姜维军主力,除去赵广的五千人马外,东进救援的兵马还有约四万人。
这中间,右车骑将军廖化统领了一万兵马,左车骑将军张翼的部队大约有六千人,剩下的就都是跟随姜维多年征战的将卒,这样的实力在钟会十万大军面前,虽然有所不足,但年过六旬的姜维并不惧怕。
阴谋诡计也好,大风大浪也罢,他姜伯约经历的多了,莫说钟会,就是司马昭亲来,姜维也敢会上一会。
汉水、岷山、汉中、陇西。
这里的山峦、河流、高坡陡崖,民风人情,哪一处不在他姜维的脑海里。
按三国志史料记载:姜维从沓中到剑阁这一路,走的相当的惊险。蜀军到白水关的时候,诸葛绪与邓艾合兵一处,急急率军追杀,两军的行程只差了一天,姜维不敢在白水关多作停留,否则的话,蜀军将面临来自魏军二路大军的进攻。
而这一次,邓艾因损失过大退兵沓中,诸葛绪则被钟会夺了兵权,魏军三路大军连废了二路,这让姜维在考虑整体布防策略时积极主动了许多。
白水关前。
蜀军旌旗招卷,将士神情严肃,不利的战事让每一个士卒都感到了压抑,他们的目光纷纷看向站立在高处的将领。
高台上,蜀汉三员白发苍苍的老将正在作别。
姜维已经六十有二,长期的军伍,不停歇的征战,让曾经俊朗的脸庞上沟壑纵横,仿佛每一道就是一次北伐中原的痕迹。
蜀郡潜力有限,汉人中的有识之士甚少,加之诸葛亮与李严的东州派、谯周的本土实力派不睦,蜀军中可以依靠的将领,也就姜维、夏侯霸这样的降将,还有赵广、傅佥等刘备留下的元从之后。
廖化须发已经全白,精神依然抖擞,这一回,他主动请令增援阳安关。阳安关只要守住,蜀军就能打一场持久战,将曹魏的人马拖死在汉中。
姜维拉住廖化的手,一字一句嘱托道:“老将军此去阳安关,若关隘仍在,当命傅公绩不可硬拼,留存实力为上,魏军若倾力来攻,当后撤至剑阁,再图大计;若关隘不保,则千万保得公绩性命回来。”
廖化点头,道:“大将军且放宽心,廖某虽老,犹有廉颇之勇,钟士季兵马再多,某也不惧。”
说罢,廖化毫不停留,即令本部人马往北而去。
阳安关的战事紧急,在魏军的猛攻下,谁也说不准傅佥能阻敌到何时,援兵早到一刻,就能多一份胜算。
目送廖化离去,左车骑张翼听的真切,疑惑道:“大将军,廖右骑一万将士,加之阳安关傅佥兵马,又有险关在手,如何不能挡下魏军。”
姜维摇头苦笑,道:“伯恭,汝多劝某蜀汉国小民疲,不可滥用武力,非姜某不知,实是魏蜀差异,攻伐还好,如果停歇,魏军休整完毕,势必反攻过来,如今正是如此。剑阁于我蜀汉,关系重大,望伯恭谨记。”
张翼也不是无能之辈,从能力上看,比统领无当飞军的张嶷,确实要差了一些,但起码的战略眼光还是有的。
汉中、陇上失守,魏军西路、中路两军虽被赵广杀伤,但元气尚在。邓艾若是缓过劲来,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