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不去爱的两件事》

分类: txts3

加入书架




不能不去爱的两件事
作者:松浦弥太郎
内容简介
《不能不去爱的两件事》是松浦弥太郎给所有内心怀抱不安与寂寞的朋友的19封关乎人生的信。 我们总是对未来感到不安,害怕孤独和失去,但会感到恐惧的并不只有你一个人,松浦认为,这正是生而为人的宿命,也是人活着的证据。甚至也可以说,就是这两种情绪在策动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 松浦不讲大道理,而是把你当成一个朋友,和你倾诉他如何面对自己的孤独和脆弱,如何与自己相处的经验。 在每篇文章的最后,会以插画的形式来呈现那篇文章想传达的重点,每一则都是简单又实用的练习。在每一章的最后,松浦也提供了一些可供实践的课题。 松浦亲切的文风在日本深受读者喜爱,在台湾一经推出也好评如潮,让松浦拥有了大批追随者。 在最新的简体中文版里,我们特别邀请松浦为中国读者书写了长文:成功的别名叫失败。

成功的别名叫失败
致中国读者
我不讨厌失败这个词。
应该没有喜欢失败的人,但在失败这个词前,我说不上讨厌。那么是喜欢么,也不知该点头还是摇头。但我知道有一个正视这个词的自己的存在。面对失败的心境,是对这个结果深吸一口气,试着喜欢起来。
失败乃成功之母。小时候,大人为了不让我一直沉溺在失败里耿耿于怀,曾这样教给我。但那时我并没有按他们的意愿接受这种说法,而是认真地思考为什么失败是成功之源,如果失败乃成功之母,那它们之间究竟如何关联。
其实,重要的是失败和失误之间的不同。这只是我的一己之见,我认为失败是无意识的产物,没有恶意,也无法避免;失误是有意识的产物,即便没有恶意,也是可以预防的。从失败中,可以看到希望和未来;从失误上,则能够感受到一种迫切的需要去建立自我反省的意识。在失败这颗种子上,有着不可限量的前进的机会,而失误上,怎么也看不到积极面。总的来说,失败,不是应该被责怪的事情。而失误,正是人性的体现,所以我也不讨厌。
日常生活中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自身行动的结果,应该看成失败,还是失误,这决定着下一步怎么走,也决定着接下来将要看到的风景。遭遇大的失败,采取正确的走法,等待我们的可能是大的成功。大的失误,因为是我们自身的因素造成,所以可以给我们一个重新审视自己的机会,根源可以是自身的大缺点,或是以自我为中心、懈怠、贪婪这样的弱点。
失败绝不是无用的东西,反而可以认为是值得高兴的事。没错,失败就是机会。甚至可以断言,失败才是万事的开始。但是我们大部分人,都不去试着看清失败的本质,一失败,就在放弃、停止,抑或在否定声中停滞不前。好不容易迈出了一步,在仅仅得到了一两个不好的反馈时就终止了,这才是真正的可惜,而这样的情况很多。殊不知,捡拾每日的失败,灵活利用它们,才会令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人生得到成长。
道理明白如此,但遭遇失败,就马上事不关己般放任不管,或者抱怨连连、觉得吃了大亏,或者摆出一副什么都通晓了的样子,这样的人很多。他们通常是认为自己很了不起所以不会失败;因为断定自己不会失败所以更加确信自己聪明过人,并且拒人于千里之外。但我却想说,没有比不失败的成年人更没用的人了。我们必须有这样的意识,所谓不失败,就等于不做任何挑战。这些人的作为只是模仿他人,或是被旧习,保守而固执的大脑支配,或是总在重复做同样的事情。那样当然不会失败。但是,说出来后我们也可以体味到,在生活、工作甚至人生中,没有比这更懒惰的精神了。不失败,就等于什么都不做,不失败,就失去了为人的意义。
成功的反面不是失败,而是什么都不做。我不知道被这样的话语鼓舞了多少次。失败,体现的是勇气,是挑战过的证明。失败很多次,才会学到很多东西,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功。据我所知,越是看似意外获得成功的人,越是有着不同寻常次数的失败经历。有人这样说过,一次成功的背后,隐藏着百次失败。这便是失败乃成功之母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当不好的结果出现,应该看成失败,还是失误,我们必须要明白能分辨出这点的重要性。
( 重要提示:如果书友们打不开t x t 8 0. c o m 老域名,可以通过访问t x t 0 2. c o m备用域名访问本站。 )
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能做一个害怕失败的胆小鬼。要有那种所有的好事坏事都放马过来吧,我会全部接受的气魄。着手处理时,你会惊奇地发现,越是困难的事,背后隐藏着越多有趣的东西。然后,不知不觉事情就完美解决了。事情简单也好,困难也罢,都不去管它,要做的事情只有一件,那就是,下定决心要做的事情就坚持不懈干下去。一直焦虑着“怎么办啊,这样好吗”,根本前进不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话是真的。而且,这种心情越是强烈,造成阻力障碍的人和事物,竟能不可思议地转为自己的伙伴。
我从二十五岁起,一直都坚持写失败笔记。到现在已经积累了十三册。成功的事可以忘记,但是失败不能忘,我带着这种信念长年不倦地写着。有时一段时间过后回看失败笔记,会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