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拉玛相会》

分类: txts3

加入书架



与拉玛相会
作者:阿瑟·克拉克
内容简介
外星人不请自来,这是人类期待已久却又不敢相信的事件。22世纪的某一天,这样的事件终于发生了 一艘巨大的宇宙飞船自外太空悄然而至。它的到来解答了困扰人类多年的那个问题:茫茫宇宙之中,我们并非孑然独处;除我们之外,这里还有其他智慧种族,科技水平远远高于我们。 人类将它命名为拉玛,派遣了自己的飞船与它会合。但种种迹象表明,拉玛似乎已是一艘死船,仅在自动程序引导下继续着目的不明的飞行。它的船员们无影无踪,只留下无比宏伟的遗迹,让人感慨、惊叹。 然而,正当人们陷入迷惑之时,拉玛复活了。它改变轨道,直奔地球

第一章 太空警卫
这件事情迟早总是要发生的……
1908年6月30日,莫斯科城险些被一个巨大的陨星所毁灭——只是差了4,000千米和3小时。4,000千米和3小时,在宇宙时空中多么微不足道!1947年2月12日,20世纪第二大陨星又朝着苏联远东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的方向急剧坠落,仅因400千米的偏差,使该城幸免于难。要知道,这个物体的摧毁力竟相当于当时新发明的铀原子弹!
在那些日子里,人们还没法避免这些天体的袭击,要不是得到大气层的庇护,地球表面早就会像月亮那样被陨星砸出无数的环形山了。1908年和1947年两颗陨星,作为极少数来到地球的陨星幸好只落在荒寞的野外。但是,到了21世纪末叶,地球上从南极到北极已经人烟遍布,再也找不到任何一块可供天体进行“轰击演习”的地区。于是,不可避免地……
2077年9月11日,在一个美丽的夏天的早晨,格林威治标准时间9时46分,欧洲大多数人都看见一个火球出现在东方天空。几秒钟之后它划过人们的头顶,比太阳还要亮。当时它是悄无声响的,只拖着一条烟尘尾巴。
到了奥地利某地上空,这个庞然大物开始分裂,同时发出了一阵冲破音障所形成的极大的震响。一百多万人的听觉因此遭到永久性的损害,而他们还属幸运者。
这个由岩石和金属组成的物体,以每秒钟50千米的速度,冲击了意大利北部的平原,一瞬间毁灭了人类几世纪的劳动成果。帕度亚和佛诺那两城市被从地球表面扫掉,亚得里亚海的海水涌进陆地,把威尼斯的光荣永远埋葬在海底。
60万人丧生,物质损失超过10万亿元。在文化科学方面造成的破坏,更不是数字可以计算的。
毁灭性的浩劫震惊了人类。他们迅速作出了反应,那就是下定了决心,增强了团结(这在以往的年代里是不可能的)。人们意识到这种灾难既可能在一千年内不再发生,也可能在明天再次发生,而下一次的后果……天知道!
那么,就决心不让它再有下一次!
一百年以前,那还是个可怜得多的世界,自相残杀的人类曾为试图阻截并击毁敌方发射来的武器而耗费着它那薄弱的资源财富。这种努力一直都没能成功,但由此而获得的技术却没有被忘却。现在这些技术可以在一个庞大得多的舞台上,用于高尚得多的目的,再不允许任何大的足以造成灾害的陨石突破地球的防卫。
这就是太空警卫计划的开始。50年之后,这计划以它的创始人所意想不到的方式证明了自己的存在价值。

第二章 闯入者
2130年以前人类建立在火星上的雷达已经具有每天发现一打小行星的工作效率。太空警卫的计算机计算它们的轨道并储存所有数据。自从19世纪的第一天发现这些小世界中最大的谷神星以来,用了一百二十多年才发现到头1000个小行星。有数百颗曾被发现又丢失又再被发现。它们像蜂群那样地存在着,以致一位被惹恼了的天文学家把它们称为“天上的害虫”。倘若他能得知太空警卫现在已掌握了50万个小行星的轨迹,他会多么吃惊啊。
它们中只有5个巨人——谷神星、帕拉斯星、朱诺星、尤诺米亚星和威斯塔星——的直径大于200千米,其余绝大多数只有公园里的假山大小;它们差不多都在火星轨道外边运行,只有那些少数跑得太靠近太阳而可能危及地球的,才引起太空警卫的注意。在太阳系的全部历史中,可能进入距地球100万千米以内空间的小行星,还不到全体的千分之一。
这个天体最先被按照发现的年份和顺序定为31/439号,它是在木星轨道外被搜索到的。这个位置本非异常,不少小行星甚至跑到远于土星的地方,然后再向着它们的主星太阳飞回来。它们中间跑得最远的要数休里星2号,它一直遨游到天王星近旁,以致可能成为那个行星的一颗曾被丢失的“月亮”。但31/439号在那么遥远的地方被雷达搜索到还是前所未有的,显然,它一定具有罕见的体积。根据雷达反射信号的强度,计算机报告它的直径至少有40千米。这样一个大家伙还没有被发现过,而它会被忽视那么久是不可思议的。
接着它的轨道被计算出来,这个谜是解开了,但又被一个更大的谜所代替。31/439并不像通常的小行星那样以椭圆形轨道像钟表那么准确地作着周期性的运行。它是星际间一个孤独的流浪者,正在作它首次亦即末次的进入太阳系的遨游——因为据计算,它的运行速度太快,太阳的引力场不能捕捉到它,它将不断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