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之旅》

分类: txts3

加入书架
923年就加入了瑞士籍,并且一直到他1962年8月9日去世时都定居在这个国度,但一般人仍然把他看作德国作家。这位曾受尼采思想所影响的大文学家,除了写作之外,还嗜好园艺和水彩画。他穷毕生之力,献身于现代文坛,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谨严作家。他的思想不像汤玛斯曼那么锋利,也不像卡夫卡那样浸淫于生命的悲剧中,然而就散文作家而论,他跟他们不分轩轾,而且在整体表现上,他是更能抚慰人心的。
黑塞作品的风格的发展,是从抒情引到叙事,由主观变为客观。从一开头,他就运用一种特殊的技巧:他以两个渐渐相互接近以寻求和谐的相异人物,来描绘极端的事物。但在他的晚年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内心的独白和抽象的象征。黑塞被认为是“德国最后的浪漫主义者”,他也是一位伟大的自我主义者。有关精神上孤独的问题,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在他的作品中。这些问题构成了一种持续的力量,用来发现他自己,因为“人的灵魂是他的命运”。
蔡进松 于台北

黑塞主要作品表
·《浪漫之歌》(Romantische Lieder,1899),第一本诗集。
·《午夜后的一小时》(Eine Stunde hinter Mitternacht,1899),散文小品集。
·《赫尔曼·洛雪尔——青春时代》(Hermann Lauscher,1901),初版题为《赫尔曼·洛雪尔的遗文与诗,黑塞编》。
·《诗集》(Gedichte,1902),后改题为《青春诗集》(Jugendgedichte,1950)。
·《乡愁》(Peter Camenzind,1904),奠定新进作家地位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心灵的归宿——在轮下》(Untérm Rad,1906),长篇小说。
·《生命之歌》(Gertrud,1910),长篇小说。
·《印度纪行》(Aus Indien,1913),印度旅行游记。
·《艺术家的命运——湖畔的画室》(Rosshalde,1914),长篇小说。
·《漂泊的灵魂——流浪者的故事》(Knulp,1915),长篇小说。
·《孤独者之歌》(Musik des Einsamen,1915),诗集。
·《美丽的青春》(Schön ist die Jugend,1916)。
·《彷徨少年时》(Demian.Die Geschichte einer Jugendvon Emil Sinclair.1919)。
·《梅尔恩》(Märchen,1919),创作童话。1955年有增补版。
·《流浪》(Wanderung,1920),随想录、诗与画之合集。
·《画家的故事》(Gedichte des Malers,1920),画与诗之合集。
·《克林梭最后的夏日》(Klingsors letzter Sommer,1920),3个中短篇。
·《悉达多求道记》(Siddhartha,1922),长篇小说。
·《温泉疗养客》(Kurgast,1925),疗养手记。
·《画本》(Bilderbuch,1926),景物印象记与小品文。
·《纽伦堡之旅》(Die Nürnberger Reise,1927),游记。
·《荒原狼》(Der Steppenwolf,1927),长篇小说。
·《观察》(Betrachtungen,1928),评论。
·《危机》(Krisis Ein Stück Tagebuch,1928),限定版诗集。
·《夜里的安慰》(Trost Der Nacht,1929),诗集。
·《如何阅读世界文学》(Eine Bibliothek der Weltliteratur,1929),为替雷克莱姆文库所撰之世界文学指引,黑塞之读书论,后又加上《书的魔力》与《最喜欢阅读的书》两篇。
·《知识与爱情》(Narziss und Goldmund,1930),长篇小说。
·《内在之路》(Weg nach Innen,1931),小说集,为《悉达多求道记》与《克林梭最后的夏日》合集本。
·《东方之旅》(Die Morgenlandfahrt,1932),中篇小说。
·《小小世界》(Kleine Welt,1933),小说集。
·《寓言集》(Das Fabulierbuch,1935),寓言与短篇小说集。
·《回想录》(Gedenkblätter,1937),1950年有增补版。
·《新诗集》(Neue Gedichte,1937)。
·《诗集》(Die Gedichte,1942),首次于瑞士所出之诗全集。
·《玻璃珠游戏》(Das Glasperlenspiel,1943),长篇小说,副标题为“名演出家约瑟夫·克纳希特传记之试作,附录克纳希特遗稿”。
·《梦的痕迹》(Traum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