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的侧面Ⅱ:近代史疑案的另类观察》
分类: txts3
                    再过了明天,就没有危险了……我千呼万唤,也不见他(鲁迅)应一声……”</b>
<b>(许广平的这段回忆文字,出自于许广平所著《十年携手共艰危:许广平忆鲁迅》,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 5~8页。)</b>
<b>我仔细读了这一章,没有发现许广平指控日本医生须藤五百三故意误诊、毒害鲁迅一类的文字。</b>
<b>我们来看看本案的“头号犯罪嫌疑人”——日本医生须藤五百三,自己是怎样说的:</b>
<b>“……鲁迅先生生来就不是健康的体质……四十岁左右就患了胃扩张病……四十四岁的时候已经有了肺结核病的初期感觉……他说吸烟一事要减也减不了,自己无论如何离不开香烟……到后来,减少至每天抽 15根……我要是知道他去世得这么快的话,我真不该强制限制他最爱的香烟了……想起来我还觉得很抱歉……(鲁迅)先生的死,为什么会这样快呢?说起来,是从 10月 18日午前 3点钟开始,旧病支气管哮喘发作,呼吸困难,引起心脏性喘息……终于成为不归之客人……”</b>
<b>(须藤五百三的这篇自白文,最早发表在1936年11月15日版的《作家》第2卷第2期,而收录在河北教育出版社《海外回响:国际友人忆鲁迅》中,2000年 12月第一版,第 60~65页。)</b>
<b>可见,须藤五百三认为:</b>
<b>1. 鲁迅是病死,须藤五百三自己已经尽力医治了,没有责任。</b>
<b>2. 须藤五百三曾经强制鲁迅减少吸烟量,鲁迅勉强减少至 15根/天。</b>
<b>鲁迅在肺结核病重期间,经过须藤五百三的强制性要求,仍然每天至少</b><b>抽 15根香烟,可见鲁迅在得病之前,其抽烟量该有多大。</b>
<b>须藤五百三在这篇自白文的尾部,还附上了一份《鲁迅先生病状经过》,详细地记录了 1936年 3月 2日至 10月 18日鲁迅的病情和治疗的过程,收录在上述文献《海外回响:国际友人忆鲁迅》的第 63~65页。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查阅它。我于此,部分摘录如下:</b>
<b>“……本年 3月 2日,鲁迅先生突罹支气管性喘息症,承招往诊,当时验得病者体格中等,营养稍差,食欲缺乏,近一年半来,常患便秘,致每隔四日,总需利缓下剂或洗肠用药。喘息发作之日症状及医治经过如下:循左肩胛上部、右锁骨上下窝及第三四肋间部、胸骨缘深处有似水泡之声响。时作咳嗽,咯痰黏稠,或少或多,发热最高在 37.6°C左右,毫无知觉,泄尿无甚异常。右胸背面第 7胸椎以下,呼吸之音细微,诊察上肩胛骨下边以下,询问胸膜炎的已往情形,答称并不知道。胃扩张至胸部之上,不时充满动摇之水声,并无饥饿之感,时常失眠……午前 3时喘息又突然发作,午前 6点半往诊。当时即以跪坐呼吸营救,病者面色苍白,冷汗淋漓,呼吸纤弱,尤以吸气为短微,体温,脉细左右而软弱,且时常停滞。腹部扁平,近两肺处诊听有喘呜,加以应急处置之后始稍转轻,其不稳状态亦似稍缓。午后 2时往诊,呼吸已较徐缓,然尚在乃 46~ 52之间,脉软弱,110~ 114次 /分钟。体温下降,为 35°C左右。病者声称呼吸困难,情况不佳,颇呈衰惫不堪之状,早晨以来仅进牛乳百公分。右肺喘呜尽去,左肺亦然,诊查左胸下半部觉有高而紧张之鼓声,肋间亦觉陷落少许,心脏越过右界,横径约半指许。决定为心脏下方右倾,肺动与脉搏二音如稍亢进,谅已引起所谓“气胸”由于此病状,以致虽尽量使之绝对安静就眠,亦不能深睡,频频惊醒,声称胸内苦闷。心部有压迫之感,终夜冷汗淋漓,自翌晨 19日 5时起,苦闷加甚,辗转反侧,延至 5时 20分,由心脏麻痹而长逝……”</b>
<b>那么,鲁迅是怎样结识须藤五百三这位日本医生的呢?原来是鲁迅的日</b><b>本朋友,上海内山书店的老板——内山完造介绍的。我们来听听鲁迅先生生前这位好友——内山完造,是怎样说的:</b>
<b>“……当时我立即打电话给须藤医生,须藤医生是鲁迅先生非常信任的医生,也是我十二分信任的具有高尚人格的医生,他答应马上去诊视,我也立即赶去鲁迅家,先生坐在藤椅上非常痛苦地喘息着,尽管这样,先生右手手指间仍然夹着品海牌香烟……我告诉他须藤医生马上就来,他说谢谢,我感觉他说这句话非常的吃力,脸色非常不好……须藤医生握住先生手腕诊视脉搏……须藤劝(鲁迅)先生:‘丢掉香烟吧……’他这才把香烟丢掉,于是,医生给先生注射……第二天早晨,鲁迅先生与世长辞……”</b>
<b>(内山完造的证词,收录在河北教育出版社《海外回响:国际友人忆鲁迅》,2000年 12月第一版,第 119~122页。)</b>
<b>可见,内山完造在证词里指证:</b>
<b>1. 鲁迅信任日本医生须藤五百三。</b>
<b>2. 须藤五百三其人品德并不坏。</b>
<b>3. 鲁迅直至死前,仍然在抽烟。</b>
<b>4. 须藤劝鲁迅丢掉香烟,这是内山亲眼所见的。
                
                
                
                    <b>(许广平的这段回忆文字,出自于许广平所著《十年携手共艰危:许广平忆鲁迅》,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 5~8页。)</b>
<b>我仔细读了这一章,没有发现许广平指控日本医生须藤五百三故意误诊、毒害鲁迅一类的文字。</b>
<b>我们来看看本案的“头号犯罪嫌疑人”——日本医生须藤五百三,自己是怎样说的:</b>
<b>“……鲁迅先生生来就不是健康的体质……四十岁左右就患了胃扩张病……四十四岁的时候已经有了肺结核病的初期感觉……他说吸烟一事要减也减不了,自己无论如何离不开香烟……到后来,减少至每天抽 15根……我要是知道他去世得这么快的话,我真不该强制限制他最爱的香烟了……想起来我还觉得很抱歉……(鲁迅)先生的死,为什么会这样快呢?说起来,是从 10月 18日午前 3点钟开始,旧病支气管哮喘发作,呼吸困难,引起心脏性喘息……终于成为不归之客人……”</b>
<b>(须藤五百三的这篇自白文,最早发表在1936年11月15日版的《作家》第2卷第2期,而收录在河北教育出版社《海外回响:国际友人忆鲁迅》中,2000年 12月第一版,第 60~65页。)</b>
<b>可见,须藤五百三认为:</b>
<b>1. 鲁迅是病死,须藤五百三自己已经尽力医治了,没有责任。</b>
<b>2. 须藤五百三曾经强制鲁迅减少吸烟量,鲁迅勉强减少至 15根/天。</b>
<b>鲁迅在肺结核病重期间,经过须藤五百三的强制性要求,仍然每天至少</b><b>抽 15根香烟,可见鲁迅在得病之前,其抽烟量该有多大。</b>
<b>须藤五百三在这篇自白文的尾部,还附上了一份《鲁迅先生病状经过》,详细地记录了 1936年 3月 2日至 10月 18日鲁迅的病情和治疗的过程,收录在上述文献《海外回响:国际友人忆鲁迅》的第 63~65页。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查阅它。我于此,部分摘录如下:</b>
<b>“……本年 3月 2日,鲁迅先生突罹支气管性喘息症,承招往诊,当时验得病者体格中等,营养稍差,食欲缺乏,近一年半来,常患便秘,致每隔四日,总需利缓下剂或洗肠用药。喘息发作之日症状及医治经过如下:循左肩胛上部、右锁骨上下窝及第三四肋间部、胸骨缘深处有似水泡之声响。时作咳嗽,咯痰黏稠,或少或多,发热最高在 37.6°C左右,毫无知觉,泄尿无甚异常。右胸背面第 7胸椎以下,呼吸之音细微,诊察上肩胛骨下边以下,询问胸膜炎的已往情形,答称并不知道。胃扩张至胸部之上,不时充满动摇之水声,并无饥饿之感,时常失眠……午前 3时喘息又突然发作,午前 6点半往诊。当时即以跪坐呼吸营救,病者面色苍白,冷汗淋漓,呼吸纤弱,尤以吸气为短微,体温,脉细左右而软弱,且时常停滞。腹部扁平,近两肺处诊听有喘呜,加以应急处置之后始稍转轻,其不稳状态亦似稍缓。午后 2时往诊,呼吸已较徐缓,然尚在乃 46~ 52之间,脉软弱,110~ 114次 /分钟。体温下降,为 35°C左右。病者声称呼吸困难,情况不佳,颇呈衰惫不堪之状,早晨以来仅进牛乳百公分。右肺喘呜尽去,左肺亦然,诊查左胸下半部觉有高而紧张之鼓声,肋间亦觉陷落少许,心脏越过右界,横径约半指许。决定为心脏下方右倾,肺动与脉搏二音如稍亢进,谅已引起所谓“气胸”由于此病状,以致虽尽量使之绝对安静就眠,亦不能深睡,频频惊醒,声称胸内苦闷。心部有压迫之感,终夜冷汗淋漓,自翌晨 19日 5时起,苦闷加甚,辗转反侧,延至 5时 20分,由心脏麻痹而长逝……”</b>
<b>那么,鲁迅是怎样结识须藤五百三这位日本医生的呢?原来是鲁迅的日</b><b>本朋友,上海内山书店的老板——内山完造介绍的。我们来听听鲁迅先生生前这位好友——内山完造,是怎样说的:</b>
<b>“……当时我立即打电话给须藤医生,须藤医生是鲁迅先生非常信任的医生,也是我十二分信任的具有高尚人格的医生,他答应马上去诊视,我也立即赶去鲁迅家,先生坐在藤椅上非常痛苦地喘息着,尽管这样,先生右手手指间仍然夹着品海牌香烟……我告诉他须藤医生马上就来,他说谢谢,我感觉他说这句话非常的吃力,脸色非常不好……须藤医生握住先生手腕诊视脉搏……须藤劝(鲁迅)先生:‘丢掉香烟吧……’他这才把香烟丢掉,于是,医生给先生注射……第二天早晨,鲁迅先生与世长辞……”</b>
<b>(内山完造的证词,收录在河北教育出版社《海外回响:国际友人忆鲁迅》,2000年 12月第一版,第 119~122页。)</b>
<b>可见,内山完造在证词里指证:</b>
<b>1. 鲁迅信任日本医生须藤五百三。</b>
<b>2. 须藤五百三其人品德并不坏。</b>
<b>3. 鲁迅直至死前,仍然在抽烟。</b>
<b>4. 须藤劝鲁迅丢掉香烟,这是内山亲眼所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