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年的甲子园

分类: qsxs

加入书架
小屋,这栋建筑看上去已经有好几十年的历史了,古老的格局古老的颜sè,沧桑但并不给人以危旧楼房的感觉,而是带着一种温馨的历史感。

在外面提前接到消息迎接的,是一对矍铄的老夫妻,普通的装束带着温和长辈般的笑容。

“服部先生,这几位就是秋田先生指定的人了。”井户田对着服部老人介绍道。

“请进请进,真是给你们添麻烦了。”服部老爷爷的口气中带着一丝抱歉。

“不不,请不要这么说。”史淇赶紧客气道。不过这也只是客气话而已,在心里史淇的确是觉得好麻烦。

进屋的几人各自落座,老人端来了已备好的茶水。

“秋田先生出生在樱岛并且一直生活到高中毕业,那之后到了东京打拼,直到过世前五年才回到这里,高中的时候秋田先生就是樱高的棒球部一员,从那时候起到现在,这些年来樱岛高中一次都没有进入过甲子园,这一直是秋田先生的遗憾。所以在回来之后的几年里,他也一直努力支持着樱高棒球部的运营。”老管家服部说道。

“……但是樱岛的常住户口并不多,这也限制了樱高的学生的数量,平均每个学年只有100人左右,整个学校初高中部算下来也就600人出头,所以每个学年通常只会有50个左右的男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棒球部的规模,以至于进入甲子园一直很困难。”

“……对于秋田先生临终前的这个遗嘱要求,我虽然诧异,倒也很理解他的心情。”

“可是我们家史淇完全没接触过棒球这样也可以吗?而且升学怎么办?东大,早稻田,庆应义塾,这才应该是一个学生的目标吧?”付文洁说道。中国的母亲显然是非常在意升学的。

“妈,别老惦记着大学行不行啊,全世界就只有中国会那么在意考大学。”对rì本有些了解的史淇说道。

“那怎么一样啊,上大学总比没上好吧,学的多以后懂得多赚得多啊。”付文洁反驳。

“社团活动跟进学在rì本是没有什么冲突的,每年的甲子园以及预赛是在chūn夏两季,而进学考试则是在每年的年初,开学时间则是4月份,所以其实影响不大,而且据我所知,中国的课业压力远高于rì本,所以大部分中国孩子在rì本进学的时候都会较为轻松。”井户田律师在边上解释道。

前前后后的琐碎聊了两个小时,史淇的父母才算是基本放弃了改变遗嘱要求的努力,并且认识到自己的儿子看来真的要独自在这里生活三年了。至于史淇自己倒是无所谓,父母并非那种很顾家的人,一直忙于工作的二人这些年对他的管束不多,这也让他具有了独自生活的能力跟经验,何况十几岁刚刚高中的孩子,其实还是很期盼自己zìyóu自在的生活的。

第二章樱高开学

rì本的四月,是全国开学的rì子。

樱岛八rì的早晨充满朝气,花期未过的上午,空气中淡淡樱花的味道跟飘洒的花瓣给樱岛以及整个rì本罩上了一股粉红sè的温暖暧昧气息。

对于樱高的学生来说,虽然今天是开学的rì子,但其实并不是什么特别的一天,新晋的高二高三生熟门熟路的走进学校不说,就连高一生都是如此,因为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都已经在这个校园度过了三年的初中时光,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已经非常的熟悉了。

上田晋也是樱岛中学高中部棒球队的队长,他最近很郁闷。

樱岛全岛只有这一所中学,可以说是整个樱岛的适龄学生唯一的选择。

但棒球队的现状并不好,整个棒球队的高三生只有八个成员。而去年一整年竟然一个加入棒球队的成员都没有,也就是说,现在整个棒球队处于一个没有高二生的阶段。

今年的话,从初中部升上来的部员也不多,原本初中部的游击手去了东京,中外野说是要加入篮球队,算起来确定升上高中后继续打棒球的,也就只有左外野的松井跟预备替补投手的木村和松岗三人而已。而且大家都是长身体的阶段,一年的时间从力量到速度会有相当大的差距,这三位成员距离正选恐怕还是会有一定的差距。

对于樱高来说,整个中学阶段的升学是相当封闭的,地域的关系导致很少会有外来的初中生在高中阶段才进入樱高的高中部,平均每个年级能有十人的话,就已经是很多的情况了。所以基本上,上田已经放弃了从新生中争取新球员的可能,恐怕今年的甲子园预选,就只有眼前这十一人参加了,而明年的棒球队会不会存在,都已经是个问题了。

哦,对了,也许不是十一人而是十二人。上田突然想到了一件事情。

这事情更是让人火大。

本来这几年,有一位姓秋田的老人一直在支持着棒球队的建设,为球队添加了很多本来购置不起的训练器具,大家也很喜欢这位总是会在比赛的时候温柔的注视着大家的老爷爷,但是去年年末的时候,却突然接到了老人离世的噩耗,整个棒球队还参加了老人的丧礼。

而到了今年,上田竟然听说老人立下了一个跟球队有关的遗嘱,要求自己的遗产继承人,一个中国的男生必须参加棒球队并且打入一次甲子园才能继承老人遗产。

“台湾人吗?水平怎么样?”最初听到消息的时候,上田挺高兴的,虽然甲子园什么的,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