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将之道:美国名将指挥的艺术》

分类: txts3

加入书架




为将之道:美国名将指挥的艺术
作者:小埃德加·F·普里尔
内容简介
作者访问了上百位美国四星上将、千余位准将以上的将领,与一万多位曾与这些将领共事过的人士进行了面谈或书信访谈,同时参考大量书信、日记与回忆录,归纳出许多将领所具备的特质:公正无私、勇于挑战、努力学习、关怀下属等。而这些特质彼此融合,进而塑造出将领的风格。 本书虽然以美国军事将领的统御风格为主要研究对象,但同时也适用于所有政府组织与企业管理组织,因为一个好的领导者除了要带领组织成长,更要展现无私的领导风格、增加组织内部的向心力,本书可说是所有领导者的必读之书。

译者序
小埃德加·F. 普里尔(Edgar F. Puryear,Jr.)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政治学博士,曾担任过飞行军官,亦曾在美国空军学院(United States Air Force Academy)开授有关领导的课程。当时他为了讲授难以理解的“领导风格”,花了十余年的时间,研究 4 位不同领导风格的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陆军名将:五星上将乔治·马歇尔(George Marshall)、道格拉斯·麦克阿瑟(Douglas MacArthur)、德怀特·艾森豪威尔(Dwight Eisenhower)和四星上将乔治·巴顿,并将其一系列的演讲稿集成《十九颗星:对美国四位名将之研究》<cite>(Nineteen Stars: A Study in Military Character and Leadership</cite>)一书,于 1971 年出版。台湾地区的中文版,则由麦田出版社请苏维文先生于 1994 年完成翻译出版。①
揆诸古今中外历史,能“出将入相”者必然具有某些领导特质。各行各业的领导者与伟大的战场指挥官一样,都要具备一些基本风格,唯究应具备哪些特质与多少才够?实耐人寻味。而鉴于领导的运作方式迄无一个能为世人所普遍接受的定论,也没有任何一套领导理论能一成不变地适用在所有的情境里,普里尔遂继续他的研究,经过 19 年的千锤百炼,终于在 2000 年又出版了《为将之道》(<cite>American Generalship</cite>)。
高素质的军事领导人是保卫国家安全与维护自由和平的最后一道防线。美国在“一战”、“二战”、海湾战争中能带领盟军赢得胜利的关键因素,就如丘吉尔所说,是他最惊讶的“美国培养了这么多出色的军事领导人”。高素质的军事领导人是在各国平时有系统、有步骤、很刻意专注地投入领导统御的培养下方能有所成效,绝非单靠一般专业军事教育而能尽其功的。前“国防”管理学院院长帅化民即注意到弘扬“将道”的重要性,并筹措开设短期高级将官班,可惜缺乏支持,难以形成持久的制度。但这个理念却在我们几位老师的心中埋下种子。
1989 年,本人奉派至美国洽公,无意间在书店里发现了这本书,当场即被作者深入的研究、细腻的笔法及精辟的观点所吸引,真是心有戚戚焉,于是引介国人赏阅的念头油然而生。返回后,即与有系统出版军事相关书籍的麦田出版社协调,获得一致的支持,咸认本书应像前书一样翻译成中文以飨读者。
本人因感到时间与能力的限制,于是除了我本人外也找了高一中、魏光志、陈国栋等人帮忙共同翻译,再由我进行最后的整合校稿。感谢他们的协助,使本书得以在 21 世纪的第一年完成。此外,也感谢“国防”管理学院的支持,方能利用教学之余完成此项工作。最后仅将本书献给我的父母和爱妻,没有他们的支持与鼓励,绝没有今天的我。
陈劲甫②谨识2001 年 12 月
①?该书在台湾地区译名为《十九颗星:美国近代四大名将》。——编者注
②?译者系台湾“国防”大学“国防”管理学院、“国防”决策科学研究所所长。——编者注

前 言
领导才能这一课题代表了我 35 年来对如何成功地领导美国军队的相关研究。在这段时间里,我亲自访问了超过 100 位四星上将,并以面谈或书信的方式访问了超过 1000 位准将以上的将领。另外,我接到了超过 1 万封的信件,也阅读了无数的日记、自传、传记、回忆录以及军事历史等记录。
我 1971 年写的《十九颗星:对美国四位名将之研究》(以下简称《十九颗星》)一书,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杰出的 4 位美国将领的领导风格与领导才能的比较研究。书中描述了是什么因素使他们成为了杰出的领导人,也探究了他们如何领导美国军队。我选择了 1939—1945 年间担任美国陆军参谋长的乔治·马歇尔上将,远东地区总司令道格拉斯·麦克阿瑟上将,盟军登陆北非、西西里及欧洲(欧洲登陆战也是历史上最伟大的战役之一)的最高统帅德怀特·艾森豪威尔上将,及美国在北非的第 1、2 军团、西西里的第 7 军、欧洲的第 3 军指挥官、陆军将领乔治·巴顿(George Patton)。
我为何选择这 4 位将军,原因很明显,实在不需要多作说明。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