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年
分类: qsxs
边上,有一个由树枝形成的房间式洞穴,它半开着,像一个放床的凹室。那里有一个女人,她坐在苔藓上,正给一个婴儿喂奶,膝头上是另外两个满头金发的孩子,他们在熟睡。
这就是陷阱。
“你在这里干什么?”女贩喊道。
女人抬起头。
女贩又愤怒地说:
“你疯了,呆在这里!”
接着又说:
“你差一点就没命了!”
她又对士兵们说:
“这是个女人。”
“当然,我们看见了!”一位士兵说。
女贩继续说:
“来林子里送死!怎么干这种蠢事!”
女人吓坏了,惊惶失措,呆若水鸡,像是在做梦。她看看四周,看着那些长枪、马刀、刺刀和凶狠的面孔。
两个孩子醒了,哭叫起来。
“我饿了。”一个孩子说。
“我害怕。”另一个孩子说。
最小的孩子继续吃奶。
女贩对她说:
“你最乖。”
母亲吓得说不出话来。
中士朝她喊道:
“你别怕,我们是红色无檐帽营。”
女人全身颤抖不已。她瞧着中士,那是一张粗糙的脸,只看得见眉毛、髭须和火炭般的两只眼睛。
“就是从前的红十字营。”女贩说。
中士接着问道:
“你是谁,太太?”
女人惊恐万状地打量他。她瘦削、年轻、苍白,衣衫褴褛,戴着布列塔尼农妇粗大的披肩风帽,脖子上系着一床毛毯,像雌性动物一样毫不在意地露出赤裸的乳房。她既没有穿袜子也没有穿鞋,两只脚在流血。
“这是个穷人。”中士说。
女贩用粗声粗气、但仍不失女性温柔的口吻问道:
“你叫什么名字?”
女人喃喃说了几个字,几乎听不清;
“米歇尔・弗莱夏。”
这时,女贩用粗大的手抚摸婴儿的小脑袋,问道:
“小家伙多大了?”
母亲没有听懂。女贩又说:
“我问你她多大了?”
“呵!”母亲说,“一岁半。”
“够大了,”女贩说,“她不该再吃奶,应该断奶了。我们给她喝汤。”
母亲开始放心了。睡醒的那两个孩子好奇甚于恐惧,正在欣赏羽饰。
“呵!”母亲说,“他们真饿坏了。”
接着又说:
“我没有奶了。”
“我们会给他们东西哈,”中士大声说,“也给你。不过还有一件事。你是什么政治观点?”
女人瞧着中士,没有回答。
“你听见我的问题了吗?”
女人结结巴巴地说:
“我很年轻就被送进修道院,但我给了婚,我不是修女。修女们教我说法语。村子被人放火烧了,我们急急忙忙逃了出来,我连鞋也来不及穿。”
“我是问你的政治观点。”
“我不知道。”
中士又说:
“现在常有女奸细。女奸细是要枪毙的。来,你说吧,你不是波希米亚人吧。你的祖国在哪里?”
她仍旧瞧着他,仿佛听不懂。中土重复说:
“你的祖国在哪里?”
“我不知道。”她说。
“怎么,你不知道哪里是你的老家?”
“呵,老家,我知道。”
“那好,哪里是你的老家?”
女人回答说:
“西斯夸尼亚庄园,在阿泽教区。”
这回中士吃惊了。他沉思片刻,问道:
“你是说……”
“西斯夸尼亚。”
“那可不是祖国。”
“那是我老家。”
女人想了一下又说:
“我明白了,先生,您是法国人,我是布列塔尼人。”
“那又怎样呢?”
“这不是同一个地方。”
“可这是同一个祖国呀!”中士喊叫了起来。
女人又说:
“我从西斯夸尼亚来。”
“西斯夸尼亚就西斯夸尼亚吧。你家里人是在那里吗?”
“是的。
“他们做什么?”
“他们全死了。我没有亲人了。”
中士是个爱说话的人,又继续审问:
“见鬼,你总有亲戚吧,至少从前有。你是谁?说话呀。”
女人听着,目瞪口呆,这句“至少从前有”不像是人的语言,而像是动物的吼叫。
女贩感到自己应该介入了。她又抚摸吃奶的孩子的头,用手拍拍另外两个孩子的脸颊。
“吃奶的女孩叫什么名字?”她问道,“这是个女孩吧。”
母亲回答说:“若尔热特。”
“老大呢?这淘气鬼是男孩吧?”
“勒内-让。”
“小的呢,他也是男孩吧,脸颊鼓鼓的。”
“胖阿兰。”母亲说。
“这些孩子多好哇,”女贩说,“都已经像大人了。”
中士继续问:
“你说吧,太太,你有家吗?”
“有过。”
“在哪里?”
“在阿泽。”
“你为什么不呆在家里?”
“家被烧掉了。”
“谁干的?”
“不知道。是战争。”
“你从哪里来?”
“从那里。”
“你去哪里?”
“不知道。”
“说正题吧,你是谁?”
“不知道。”
“你不知道你是谁?”
“我们是逃
这就是陷阱。
“你在这里干什么?”女贩喊道。
女人抬起头。
女贩又愤怒地说:
“你疯了,呆在这里!”
接着又说:
“你差一点就没命了!”
她又对士兵们说:
“这是个女人。”
“当然,我们看见了!”一位士兵说。
女贩继续说:
“来林子里送死!怎么干这种蠢事!”
女人吓坏了,惊惶失措,呆若水鸡,像是在做梦。她看看四周,看着那些长枪、马刀、刺刀和凶狠的面孔。
两个孩子醒了,哭叫起来。
“我饿了。”一个孩子说。
“我害怕。”另一个孩子说。
最小的孩子继续吃奶。
女贩对她说:
“你最乖。”
母亲吓得说不出话来。
中士朝她喊道:
“你别怕,我们是红色无檐帽营。”
女人全身颤抖不已。她瞧着中士,那是一张粗糙的脸,只看得见眉毛、髭须和火炭般的两只眼睛。
“就是从前的红十字营。”女贩说。
中士接着问道:
“你是谁,太太?”
女人惊恐万状地打量他。她瘦削、年轻、苍白,衣衫褴褛,戴着布列塔尼农妇粗大的披肩风帽,脖子上系着一床毛毯,像雌性动物一样毫不在意地露出赤裸的乳房。她既没有穿袜子也没有穿鞋,两只脚在流血。
“这是个穷人。”中士说。
女贩用粗声粗气、但仍不失女性温柔的口吻问道:
“你叫什么名字?”
女人喃喃说了几个字,几乎听不清;
“米歇尔・弗莱夏。”
这时,女贩用粗大的手抚摸婴儿的小脑袋,问道:
“小家伙多大了?”
母亲没有听懂。女贩又说:
“我问你她多大了?”
“呵!”母亲说,“一岁半。”
“够大了,”女贩说,“她不该再吃奶,应该断奶了。我们给她喝汤。”
母亲开始放心了。睡醒的那两个孩子好奇甚于恐惧,正在欣赏羽饰。
“呵!”母亲说,“他们真饿坏了。”
接着又说:
“我没有奶了。”
“我们会给他们东西哈,”中士大声说,“也给你。不过还有一件事。你是什么政治观点?”
女人瞧着中士,没有回答。
“你听见我的问题了吗?”
女人结结巴巴地说:
“我很年轻就被送进修道院,但我给了婚,我不是修女。修女们教我说法语。村子被人放火烧了,我们急急忙忙逃了出来,我连鞋也来不及穿。”
“我是问你的政治观点。”
“我不知道。”
中士又说:
“现在常有女奸细。女奸细是要枪毙的。来,你说吧,你不是波希米亚人吧。你的祖国在哪里?”
她仍旧瞧着他,仿佛听不懂。中土重复说:
“你的祖国在哪里?”
“我不知道。”她说。
“怎么,你不知道哪里是你的老家?”
“呵,老家,我知道。”
“那好,哪里是你的老家?”
女人回答说:
“西斯夸尼亚庄园,在阿泽教区。”
这回中士吃惊了。他沉思片刻,问道:
“你是说……”
“西斯夸尼亚。”
“那可不是祖国。”
“那是我老家。”
女人想了一下又说:
“我明白了,先生,您是法国人,我是布列塔尼人。”
“那又怎样呢?”
“这不是同一个地方。”
“可这是同一个祖国呀!”中士喊叫了起来。
女人又说:
“我从西斯夸尼亚来。”
“西斯夸尼亚就西斯夸尼亚吧。你家里人是在那里吗?”
“是的。
“他们做什么?”
“他们全死了。我没有亲人了。”
中士是个爱说话的人,又继续审问:
“见鬼,你总有亲戚吧,至少从前有。你是谁?说话呀。”
女人听着,目瞪口呆,这句“至少从前有”不像是人的语言,而像是动物的吼叫。
女贩感到自己应该介入了。她又抚摸吃奶的孩子的头,用手拍拍另外两个孩子的脸颊。
“吃奶的女孩叫什么名字?”她问道,“这是个女孩吧。”
母亲回答说:“若尔热特。”
“老大呢?这淘气鬼是男孩吧?”
“勒内-让。”
“小的呢,他也是男孩吧,脸颊鼓鼓的。”
“胖阿兰。”母亲说。
“这些孩子多好哇,”女贩说,“都已经像大人了。”
中士继续问:
“你说吧,太太,你有家吗?”
“有过。”
“在哪里?”
“在阿泽。”
“你为什么不呆在家里?”
“家被烧掉了。”
“谁干的?”
“不知道。是战争。”
“你从哪里来?”
“从那里。”
“你去哪里?”
“不知道。”
“说正题吧,你是谁?”
“不知道。”
“你不知道你是谁?”
“我们是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