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门第

分类: qsxs

加入书架
又是哥儿又是姐儿的,竟没说错也不曾落下,听得一屋子人都笑了。旁边的阿佩就推了她一把:“瞧瞧你这嘴快的,太太不过说了一句,你倒里嗦说了这一长串,还不仔细点,回府以后若是看着少了什么唯你是问!”

严景安牵着黄悫回来,正听见这番对答,不禁也笑的开怀,想到即将要见到的长子长女,心里那点近乡情怯就都被喜悦冲散了。他进门就跟刘氏打趣:“不愧是你调/教出来的丫头,口齿硬是比旁人伶俐。如今可好了,回了乡每日都能守着,省得你每日里总要念几个来回。”

刘氏却摇头:“守得着这个就守不着那个,总是免不了要念叨,你不耐烦听,我自和丫头们念叨去。”

严景安失笑:“早知如此,就该叫老二也一同辞官回乡,免了你的牵挂。”

刘氏不答他的话,招手叫黄悫过来,给他擦了擦额头上的薄汗,又叫人倒了杯水给他喝。刚坐下没一会严仁达进来说马上靠岸了,两老就一同往船头甲板上去,严仁达则牵着黄悫在后面跟着,上了甲板一看,果然码头已清晰可望。

平江城地处运河枢纽,往来客商云集,码头边上大小船只无数,岸上也是人头攒动。因要排队靠岸,船速渐渐慢了下来。船上众人极目往岸上张望,还是严仁达眼尖,一眼就看到岸上一个熟悉的身影,开心的叫了一声:“是大哥!”

严景安顺着儿子指着的方向凝目望了半天,勉强辨认出长子,又问严仁达:“旁边的是你举大哥?”严仁达也不太确定,有点迟疑的说:“看着像是。”

这边父子俩正在辨认岸上的人,岸上等着的严仁举、严仁宽两个也在四处张望。他们等了一上午了,眼看着天将近午还没等到人,严仁举就说:“莫不是今日还没到?”

严仁宽还在到处观望,嘴里漫不经心的答:“信上说就这一两日就到的,啊,那不就是!”说完也不待严仁举反应,自己就向前跑去,跑到水边直接跳上了正在卸货的船。因着船只都在排队靠岸,相距不远,他一路行去竟没什么阻碍,只是中间不免跳跃了几次,险些落水。

船上的严景安夫妇不免有些担心,严景安就皱眉:“将而立的人了,怎地还这么沉不住气?”

“大哥经年不见父亲母亲大人,定是情难自禁,等不得船靠岸了。”严仁达笑嘻嘻的替兄长解释。这边说着话,严仁宽已经跳到了前面一条船上,严仁达走到船头去接应,拉了严仁宽过来。严仁宽拉着严仁达的手,拍了拍他的肩,却没说话,直接几步跨到严景安夫妇面前,双膝跪地。

“不孝儿仁宽问父母大人安。”说着以头触地深深拜了下去。

严景安伸手扶他起来:“我和你母亲都安好,家中一切可好?”

严仁宽扶着父亲的手起身,眼圈微红,答道:“都好,自接了信,家中日夜都盼着父亲母亲和三弟呢。”答完父亲的话,又抬眼去看刘氏:“母亲瞧着倒一点没变,气色越发好了。”

刘氏九年没见长子,此时骤然得见眼中已有泪花,听他这样说倒又想笑:“怎么学了你三弟油嘴滑舌那一套。”又拉过身边的孩子,“这是你黄家伯父的小孙子,大名叫黄悫。悫哥儿,这是我大儿,你叫一声世伯就是了。”

黄悫规规矩矩的上前行礼问好,严仁宽想起黄家的事心中叹息,摸了摸黄悫的头说:“悫哥儿几岁了?倒比诚哥儿高。”黄悫一板一眼的答:“今年九岁。”

刘氏听了笑道:“比诚哥儿高是应当的,诚哥儿比他小两岁呢。”又对黄悫说,“待到了家你就有伴了,咱们家别的不多,顽童却不少,到时一块读书玩耍都不寂寞。”

作者有话要说:咳咳,新坑开张,主打读书种田流,朝代地名风俗等均不可考,勿深究~~

→简易人物关系列表在26章

注:1出自贺知章《回乡偶书》

3相见

“父亲母亲这一路可还顺利?二弟、二弟妹和孩子们都好?三弟妹快生了吧?”严仁宽一开口就问了一长串,说到最后转头看严仁达:“三弟像是清减了许多。”

“如今时节正好,一路倒是顺风顺水。”刘氏答道,“你二弟他们也都好,老三媳妇总还得过两个月才生呢。”又看了看小儿子,“你这一说,我也觉着老三似是瘦了些。”

严景安哼了一声:“还不是来回路上折腾的,我就说他才进京,他媳妇也眼看要生了,我和你娘又不是老的走不动,不须他送,他偏不听!”

严仁达只笑嘻嘻的不说话,严仁宽拍了拍他的肩:“早知如此,我该上京去接爹娘的。”

“接什么接!”严景安不耐,“一路坐船就到家的,哪还要你们奔波来去!”

一家人久别重逢,自有许多话说,等靠岸的时间似乎也不那么长了。待终于排到岸边下船时,却眼看到午时了。严仁举过来见堂叔,严仁宽想起来该当遣人回去报讯,叫妻子备好饭食。他刚一开口叫人安排,严仁举就说:“宽兄弟不忙,我已经命人回去报给弟妹知晓了,咱们只管接着叔叔婶娘回去。”

严景安就教育儿子:“我早跟你说过,你很该跟你举大哥好好学学这待人接事的学问,别只一味死读书,怎地到了今日还是不见长进?”

严仁宽自然只有垂手静听的,严仁举赶忙打圆场:“叔叔可别臊侄儿了,侄儿哪懂什么待人接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