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国之盾》
分类: txts3
看在别人眼中无疑地都像是一个遗世独立的人,然而从他那老而弥坚的一举一动看来,其内心似乎有着和那个懦弱父亲不同格局的沉稳特质。一回过神,行发现祖父盯着自己瞧,他企图将视线和祖父对望,祖父却转头不见了……
这样的情况一再发生,到目前为止都没有交谈的机会,一再遭到大人背叛或暴力相向的行心中抱着“万一被逮到,事情非同小可”的警戒心,悄悄地打开分院的门。
待眼睛习惯了带着霉味的黑暗之后,他看到了天花板的梁柱,一座梯子架在天花板一角的四方形洞口上。周围堆着几座木板堆叠起来的小山,一些看起来像古董的佛像和无数的茶壶杂乱地摆放在这些小山之间。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装饰在墙上两幅大大的画。
其中一张画是一个坐在朴素而端正的椅子上的西方老妇人,另一张则是宛如将阴郁的思绪具象化,笼罩在暴风雨当中的海面。这两幅画沐浴在从天窗照射下来的月光当中,清晰地浮现于黑暗当中。只看过印在美术教科书上那些相片的行对这两幅油彩画充满了新鲜的敬畏感。
那种感觉就像被人大声吓阻,罩在眼前的黑幕倏地被掀开来,短短一瞬间世界露出了真面目一样。行被两幅画的庄严感给迷惑住,忘了自己前来的目的,此时一个声音突然从天而降,问道:“你喜欢哪一幅?”
是祖父。他踩在梯子中间,俯视着行,眼中却没有丝毫责怪的色彩。那对纯粹像是在确认什么事情似的锐利眼睛在黑暗中眨着,行凝视着祖父的眼睛好一会儿之后,把目光移回画作上,指着画着海的那幅画。
为什么?祖父又问道,行回答“因为看起来感觉得清爽”,祖父便又不停地眨着眼睛。脸上的表情出乎行的意料之外,非常地和善。这张老婆婆的画感觉是很写实,但是有点过于平板,欠缺变化。没有像这张海的画一样,有着不断逼近而来的感觉!祖父的表情让行莫名地有一种亲切的感觉,他很难得主动开口说话,于是祖父便愉快地笑了。后来行才知道,那张海的画是库尔贝(法国画家)以海浪为题材所画出来的一系列作品之一,而老妇人那张则是惠斯勒(美国画家和雕塑家)的母亲画像。就画的价值来说,惠斯勒的画是比较值钱的,但是这幅画只是仿作。也就是说,行在无意识当中看出了真作和仿作之间的价值差异。从梯子上爬下来,不停地笑着的祖父说“看来你似乎有绘画的天赋呢”,然后走到行旁边。
从来就没有人这样夸赞过行。他感到困惑,不知道该说什么,只好站在祖父旁边一起仰头看着画,于是祖父笑着问他,想不想看看其他的画?只见祖父脸上紧绷的肌肉整个放松了下来,露出一张仿佛遗忘已久的笑容。行也笨拙地扯了一下嘴角。从这个时候开始,他跟祖父之间有了交流。
听说祖父以前是县议会的赞助者,也担任幕后的咨询顾问,在当地是很有势力的人。对当时的祖父而言,摆放在这里的美术品都只是被现金化之前的政治献金。他把这些画当成礼物送给想献金的对象,由于这样的做法纯粹只是一种馈赠,与法令规定扯不上边。而获得馈赠的一方则将画卖给紧跟着上门的美术商。美术商是送画一方派过去的人,只要以事先说好的价钱将画给买回,政治献金就可以在不引起非议的情况下成立,这就是整个大概的过程。祖父不忍看到这些画的价值完全遭到漠视,像卡片一样任由人们糟蹋,因此在收手归隐山林之际,自行带走了收藏在这里的美术品。
这些作品本来应该被摆放在美术馆里才对,但是如果置之不理,迟早会在某家企业的仓库里变成遭到拒付的支票。也许在我死之前的短暂时刻,可以让它们成为抚慰老人家的一种心灵安慰吧?祖父这样说道,但是始终不肯说出他归隐山林的理由,不过后来有一次,他,悄悄地告诉行,是为了卧病在床的老婆。
“那是一种心病……长期置身于政治的世界当中,毒素已经整个渗透到头脑里面了。现在听起来好像只是在为自己辩解,然而事实上,儿子变成那副德行的原因也在这里。他本来就是个懦弱的人,看到变得痴呆的母亲,也许打心底感到害怕,担心自己哪一天也会发狂吧?所以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功败垂成。也许是我坏事做尽造成的因果报应在儿子身上吧……”
说到这里,祖父第一次充满歉意地低下头去——我知道你这几年是怎么过的,但是我也是个懦夫。我害怕一旦我离开这个藏身之处,又会溺毙于世俗的污浊当中。
“但是你有你坚强的地方。那是一种有异于我们父子的坚强,一种可以斩断无聊的因果,往前迈进的坚毅特质。也许现在不该这样说,但是,行,你就好好念书吧!琢磨自己的才能,往辽阔的世界振翅高飞吧!这种偏僻的乡下不宜久留。你有那种力量,有坚强勇敢的感性。”
要说对注视着他并按住他的肩膀,如此期许的祖父没有任何感觉是骗人的。然而要说行因此跟祖父产生了共鸣的话,他内心又封闭过头了。一来他不相信自己有特别的才能或坚强的特质,而且对祖父这个“陌生人”也还不能完全抛开不信任的疑念。他之所以持续到分院去只是觉得与其待在主屋闻父亲散发出来的腐臭味,不如来这边看看书、看看画要好得多。
祖父为行买了一套全新的画材用具。这是他被认领进这个家之后第一次得到的礼物。虽然他完全
这样的情况一再发生,到目前为止都没有交谈的机会,一再遭到大人背叛或暴力相向的行心中抱着“万一被逮到,事情非同小可”的警戒心,悄悄地打开分院的门。
待眼睛习惯了带着霉味的黑暗之后,他看到了天花板的梁柱,一座梯子架在天花板一角的四方形洞口上。周围堆着几座木板堆叠起来的小山,一些看起来像古董的佛像和无数的茶壶杂乱地摆放在这些小山之间。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装饰在墙上两幅大大的画。
其中一张画是一个坐在朴素而端正的椅子上的西方老妇人,另一张则是宛如将阴郁的思绪具象化,笼罩在暴风雨当中的海面。这两幅画沐浴在从天窗照射下来的月光当中,清晰地浮现于黑暗当中。只看过印在美术教科书上那些相片的行对这两幅油彩画充满了新鲜的敬畏感。
那种感觉就像被人大声吓阻,罩在眼前的黑幕倏地被掀开来,短短一瞬间世界露出了真面目一样。行被两幅画的庄严感给迷惑住,忘了自己前来的目的,此时一个声音突然从天而降,问道:“你喜欢哪一幅?”
是祖父。他踩在梯子中间,俯视着行,眼中却没有丝毫责怪的色彩。那对纯粹像是在确认什么事情似的锐利眼睛在黑暗中眨着,行凝视着祖父的眼睛好一会儿之后,把目光移回画作上,指着画着海的那幅画。
为什么?祖父又问道,行回答“因为看起来感觉得清爽”,祖父便又不停地眨着眼睛。脸上的表情出乎行的意料之外,非常地和善。这张老婆婆的画感觉是很写实,但是有点过于平板,欠缺变化。没有像这张海的画一样,有着不断逼近而来的感觉!祖父的表情让行莫名地有一种亲切的感觉,他很难得主动开口说话,于是祖父便愉快地笑了。后来行才知道,那张海的画是库尔贝(法国画家)以海浪为题材所画出来的一系列作品之一,而老妇人那张则是惠斯勒(美国画家和雕塑家)的母亲画像。就画的价值来说,惠斯勒的画是比较值钱的,但是这幅画只是仿作。也就是说,行在无意识当中看出了真作和仿作之间的价值差异。从梯子上爬下来,不停地笑着的祖父说“看来你似乎有绘画的天赋呢”,然后走到行旁边。
从来就没有人这样夸赞过行。他感到困惑,不知道该说什么,只好站在祖父旁边一起仰头看着画,于是祖父笑着问他,想不想看看其他的画?只见祖父脸上紧绷的肌肉整个放松了下来,露出一张仿佛遗忘已久的笑容。行也笨拙地扯了一下嘴角。从这个时候开始,他跟祖父之间有了交流。
听说祖父以前是县议会的赞助者,也担任幕后的咨询顾问,在当地是很有势力的人。对当时的祖父而言,摆放在这里的美术品都只是被现金化之前的政治献金。他把这些画当成礼物送给想献金的对象,由于这样的做法纯粹只是一种馈赠,与法令规定扯不上边。而获得馈赠的一方则将画卖给紧跟着上门的美术商。美术商是送画一方派过去的人,只要以事先说好的价钱将画给买回,政治献金就可以在不引起非议的情况下成立,这就是整个大概的过程。祖父不忍看到这些画的价值完全遭到漠视,像卡片一样任由人们糟蹋,因此在收手归隐山林之际,自行带走了收藏在这里的美术品。
这些作品本来应该被摆放在美术馆里才对,但是如果置之不理,迟早会在某家企业的仓库里变成遭到拒付的支票。也许在我死之前的短暂时刻,可以让它们成为抚慰老人家的一种心灵安慰吧?祖父这样说道,但是始终不肯说出他归隐山林的理由,不过后来有一次,他,悄悄地告诉行,是为了卧病在床的老婆。
“那是一种心病……长期置身于政治的世界当中,毒素已经整个渗透到头脑里面了。现在听起来好像只是在为自己辩解,然而事实上,儿子变成那副德行的原因也在这里。他本来就是个懦弱的人,看到变得痴呆的母亲,也许打心底感到害怕,担心自己哪一天也会发狂吧?所以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功败垂成。也许是我坏事做尽造成的因果报应在儿子身上吧……”
说到这里,祖父第一次充满歉意地低下头去——我知道你这几年是怎么过的,但是我也是个懦夫。我害怕一旦我离开这个藏身之处,又会溺毙于世俗的污浊当中。
“但是你有你坚强的地方。那是一种有异于我们父子的坚强,一种可以斩断无聊的因果,往前迈进的坚毅特质。也许现在不该这样说,但是,行,你就好好念书吧!琢磨自己的才能,往辽阔的世界振翅高飞吧!这种偏僻的乡下不宜久留。你有那种力量,有坚强勇敢的感性。”
要说对注视着他并按住他的肩膀,如此期许的祖父没有任何感觉是骗人的。然而要说行因此跟祖父产生了共鸣的话,他内心又封闭过头了。一来他不相信自己有特别的才能或坚强的特质,而且对祖父这个“陌生人”也还不能完全抛开不信任的疑念。他之所以持续到分院去只是觉得与其待在主屋闻父亲散发出来的腐臭味,不如来这边看看书、看看画要好得多。
祖父为行买了一套全新的画材用具。这是他被认领进这个家之后第一次得到的礼物。虽然他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