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临东周》

分类: txts3

加入书架
乱的周朝了。

再说这逃跑的男子,逃命之余,偷偷回城里打探消息,心想也没做什么违法乱纪的事儿啊,怎么就胡乱抓人呢?谁知妻子已经被处死了。一路心慌意乱,也不知道往哪儿走好了,谁知就来到了清水河边。

这河边就看见百鸟飞翔,在仔细一看,是一个草蒲包儿浮在水面上,这些鸟合力用嘴叼着这包,往岸边拖呢。这男子将蒲包捞出,只听见一声啼哭,原来是个女婴。这孩子能获百鸟救护,肯定不是凡人啊,于是这男子将孩子包裹,一同去投奔老乡。

这件事闹得周宣王心里忐忑不安,但是随着这闹剧上演,好像也就这么过去了。周宣王的心有些安了。但是这些预言,好像是土里的种子,就那么埋在那里,不知道什么时候,也许就能冒出来。

直到四年之后,周宣王四十三年。

第四章:周宣王之死

幸福的生活各有各的幸福,闹心的日子各有各的闹心。

周宣王心里揣着不吉利的童谣预言哆嗦的过了几年,到了周宣王四十三年,这怪事又来了。

这还得从一个噩梦说起。

时逢大祭,周宣王在斋宫住宿。夜里忽然梦见一个美貌女子,从西而来,直到宫廷。虽然在梦里,周宣王迷迷糊糊还记得这可是祭祀呢,大声呵斥这无礼女子,命令左右拿下。可惜当时并没有亲信在这梦里出现,眼瞅这这美女走入太庙,先是大笑三声,又大哭三声。可不是慎得慌!然后将七庙神主,也就是将七庙的牌位捆成一捆,往东而去。周宣王心想,好你个劫道的,你这是入室抢祖宗牌位啊!于是奋起直追,忽然就醒了。

清醒之后他可真是害怕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好好的祭祀,居然能梦见被人把祖宗牌位给抢了,凭直觉这也是非常的不吉利啊!到底什么意思呢?

勉强完成祭祀典礼,密诏太史伯阳父,将这个梦详详细细的告诉他。伯阳父也疯了,您这是做的什么梦啊?看来这恶兆是一个接着一个。于是说这个梦啊,还是和之前的童谣相对应。周宣王问,那不是已经将恶妇斩首了吗?伯阳父心说您还真能对付,这一个村妇,如何能与社稷相关呢?话说一个村妇有什么能力动摇国家根本呢?

周宣王百思不得其解。

回朝之后忽然想起,三年前命令上大夫杜伯查访妖女,到现在是毫无音讯。朝堂之上,问起此事,杜伯答道,没找着啊,再说妖女不是斩首了吗?再搜下去必将民心大乱啊,所以这事儿我就停止了。

周宣王顿时大怒,这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天子啊?你说不找就不找了吗?不知道告诉领导一声吗?你能决定啊?

确实,无论任何事情,无论办理程度如何,记住前往最后结果汇报给领导,千万不要自作主张,或者就此拉倒。如果真这么悄默声的,有天领导想起来,可就麻烦了。那不是能力问题,那可是态度问题!绝对是要对你有看法的。

眼下杜伯就陷入到这种危险之中。

其实周宣王的怒火主要还是由于对童谣的恐惧而产生的。这种丧国的恐惧令他失去理智,急于发泄。

盛怒之下,周宣王就开始给杜伯上纲上线了,这等不忠之臣,要他何用?推出朝门,斩首示众!

百官面如土色。

忽有一人站出来连说“不可”!

原来是杜伯的好友,下大夫左儒。左儒劝说周宣王不必在意这些谣言,谣言么,这些东西不在意就好了,那尧统治的时代还发了九年大洪水呢。如果杀了杜伯这不是说明这是真的了吗?民心必乱。

他哪儿知道,周宣王眼下心虚的厉害,这一个破事接着一个的,哪儿有一个吉利的啊,再说自问自己也不是尧舜禹汤那样的大贤,没仔细啊没仔细!

周宣王说左儒你这就不够意思了,你这不是违抗圣旨,重友轻君么?意思是难道我在你心里还不如杜伯吗?

这是已经乱扣帽子了。

但是左儒也是一个耿直性子,直接告诉周宣王自己是帮理不帮亲,谁对帮谁。您要是杀了杜伯,天下人都会认为您可不是明君了,我呢不能劝阻您,那我也是不忠了。您要非杀杜伯不可,我就跟他一块死。

周宣王一听,嘿,我这一世英名还毁在杜伯身上了?怎么着,你还威胁我一起死?我今天还就非杀不可!

传令左右立马将杜伯推出斩首。

左儒回家之后,自刎而死。

这场君臣争论以两位大臣的生命代价换来了周宣王的不心安。

的确,他心里明白,杜伯、左儒都是国家忠臣,但是他就是因为这些谣言心念大乱,而且那些争论更让他心烦,必须让他们闭嘴,永远闭嘴。但是完全安静之后,完全自己一个人说了算之后,又有谁能替他解忧呢?杜康?那时候还没有呢!只能自己一个人面对可怕的预言,根本没有解决的办法。而且自己还是对不起杜伯和左儒的。自己是明知故犯。

俗话说心病还需新药医。

但是周宣王自从斩了杜伯,逼死了左儒,再也没有人敢直言不悔了。这或许就是刚愎自用的必然结果。

这心病逐渐发展到夜里失眠,白天恍惚,语无伦次,进而遗忘。基本上冲着老年痴呆症的方向去了。

到了四十六年秋天,或许是气候凉爽,看着身体好点了,周宣王决定去郊外游猎。也是,疏散疏散筋骨,或者对病体有益。

到了郊外,看着一片树林郁郁葱葱,空气清新,周宣王顿时觉得真是精神为之一振。号令军士不得践踏庄稼,损毁树木,侵扰百姓。围猎有赏,比赛现在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