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灭绝

分类: qsxs

加入书架
驾于人类的“新人类”出现时,他首先要做的,就是灭绝人类。在日本,在美国,在非洲,各方面势力开启了一场智力与武力的角逐:无辜的非洲族群该何去何从,科研学生又该如何拯救只剩28天寿命的孩童,这支小分队能够逃脱政府洒下的天罗地网,顺利完成任务吗?

只有幕僚长对总统说的笑话报以莞尔,其他人全都沉默不语,脸上写满困惑。万斯紧盯着国家情报总监。年长的沃特金斯迎上总统的视线,没有表现出丝毫紧张,只是淡淡地答了一句:“这是国家安全局的报告。”

万斯想起来,华盛顿近郊的雷斯顿曾出现过致死率很高的病毒,联合国陆军传染病医学研究所和疾病对策预防中心曾一同进行了封锁隔离。这次也是这种问题吗?

万斯将视线重新落回报告,开始阅读。

刚果民主共和国东部的热带雨林中出现了新生物种群。若任由这种生物繁殖,不仅对美国国家安全保障有重大威胁,甚至可能导致全人类面临灭绝。1977年由施耐德研究所发布的《海斯曼报告》中,已就这一事态做出过警告。

万斯将报告从头到尾仔细浏览了几分钟,然后将身子靠在沙发背上。他终于明白为什么这次会议要邀请科技顾问参加了,于是语带讥诮地说:“这不会是伊斯兰极端主义分子写的吧?”

沃特金斯仍然用公事公办的语调说:“这是可信的情报,是具备专业知识的分析员详细调查后的结果。”

“好了。”万斯打断道。这份报告让他倍感不快,不是报告的内容,而是报告本身就不该存在。“我想听听加德纳博士的意见。”

发言权被礼貌地转移给了一旁待命的五十岁左右的科学家。加德纳支支吾吾地说:“二十世纪后半叶就有科学家预料到会发生这场危机。总统简报里提到的《海斯曼报告》,只是反映相关议题的资料之一……”

这一本正经的回答让万斯再次感到震惊,除了感慨科学家的所思所想已超出他的理解能力外,还有一种从心底涌起的屈辱感。出现了将导致人类灭绝的新物种?谁会相信这套鬼话?

“博士,你也认为这条情报可信?”

“只能说有可能。”

“我准备了一份《海斯曼报告》。”沃特金斯从文件夹中取出一份新材料,“相关的条目下已经贴了标签。就是第五节。”

万斯扫了一眼这份上世纪写的报告。待他读完,加德纳博士便说:“这次的情报是间接获取的。除了发出情报的人,没人能确认这种生物的存在。我认为美国政府应该派特工前去调查情况。”

沃特金斯接话道:“现阶段处理这个问题比较简单,成本也不高,估计几百万美元就能解决。不过,必须严格保密。”

“有没有具体方案?”万斯问。

“我已命令撰写《海斯曼报告》的施耐德研究所筹划应对之策,本周末就能提供选择方案。”

这话听起来不错。万斯的大脑飞速转动。作为战争当事国的总统,最好能尽快将多余的麻烦处理掉。他现在对这个问题深恶痛绝。

“就这样吧,方案出来了再给我看。”

“好的。”

早上的每日例会结束后,在九点开始的阁僚会议上,这些问题又被提了出来。经过短短两分钟讨论,国防部长拉蒂默总结道:“这是生物学上的问题,交给施耐德研究所解决就行了。”

最后,在总统的倡议下,所有人都低下头向上帝祈祷。

会议结束后,中情局特工进入内阁会议室,回收发给阁僚们的总统简报复印件。作为最高机密,这份材料必须送至兰利的中情局总部保管。2004年夏末举行的这次会议上,提及了什么情报,讨论了哪些问题,知晓答案的人全世界不足十个。

第2章海斯曼报告(1)

1

漫天沙尘中,三辆被改装成装甲车的gmcsuburban正在飞驰。最末那辆大型suv的后门敞开,载货平台上放着一张掉了腿的沙发,面朝后方。乔纳森·“猎鹰”·耶格正坐在这个临时搭建的射击平台上,目光炯炯地监视着后方。

还有五分钟才会抵达位于安全地带的宿舍。在巴格达长达三个月的工作总算要告一段落。

雇主西盾公司分配的全是保护来访者的任务。美国的报道组、视察战后复兴进展的英国石油公司董事、亚洲小国的大使馆工作人员——世界各国的重要人物走马灯似的到访,而保障他们安全的就是耶格及其同事。

开始执行保护任务时,强烈的阳光仿佛能刺穿肌肉,但现在已温和许多。傍晚时分,即使穿上防弹衣和沉重的战术装备,也会感到几分寒冷。随着气温的下降,这座布满灰黑色低层住宅的城市愈显荒凉。从明天开始就是长达一个月的假期,耶格却高兴不起来。他想留在巴格达。这里没有文明城市那样的和平,但对耶格来说,却是个虚拟游乐场。

低空掠过住宅屋顶的直升机、划破夜晚宁静的迫击炮弹的破空声、被遗弃在荒漠中的战车残骸,还有那总是漂浮着尸体的底格里斯河……

作为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五千两百年间,这里历经战乱。在二十一世纪初叶的今天,这里又遭到新敌人的入侵。尽管入侵的异族文明打着政治的名义,但真实目的无疑是深埋在地下的丰富石油资源。

耶格也明白,这场